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分数意义的整理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分数意义的整理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2 21:3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意义的整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初步学会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分数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主体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量,也可以表示分率。
教学过程:
一、理解分数意义
1、出示课题
2、出示分数2/3,说说你对这个分数是怎么理解的?刚才提到了“1”,单位1具体可以指哪些?还有什么想说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单位)板书:单位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
3、板书a/b,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板书分数单位1/b)你能想到哪个除法算式的商?(a*b)有需要补充的吗?(b≠0)
4、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来看这样一句话:出示: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全天的5/8。你是怎么理解5/8的?怎样用线段图表示5/8?把谁看作单位1?还看出了什么?你知道婴儿每天睡眠时间是多少?(学生会想到3/8、1/8,3/5)
小结:刚才同学们能看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能看出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思考会得到不同的信息。
5、看图:说说你看到或者想到什么分数?
女生人数:5份
男生人数:1份
刚才出现了很多分数,让我们来捋一捋(板书)1/5、1/4、1/6,问:男生人数永远是这样的一份,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分数?4/5表示什么?5/6呢?表示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总结:不管是几分之一,还是几分之几,都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可以是部分与部分的关系。(板书:关系 部分与整体 部分与部分)
二、体会量与率的区别和对应关系
我们带着对分数的进一步认识来看以下两题:(先独立完成,再与同学交流)
6、(1)小明用1/5小时完成了数学作业。
(2)小红用了作业时间的1/5完成了数学作业。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填空:1/5小时把()平均分成了()份,……
1/5表示……
1/5小时和作业时间的1/5一样吗? 为什么?
你能确定谁的数学作业所花的时间多吗?
(目标:量与率的区别)
小结: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量,也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板书:具体量)
7、出示:小明从家去学校,1/10小时正好走了全程的2/3,照这样的速度,请你估计小明走完余下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比1/10小时多还是少?(读题思考、讨论交流)
余下的路程还要几分钟?
(目标:体会量与率的对应关系)
三、感受极限思想
8、今天我们通过对分数的整理与复习,对分数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分数分数还是一个数,
把它放在数的大家庭中,出示数轴。
(1)请同学介绍数轴,往左边延伸,数越来越小,往右边数越来越大。
(2)分数在数轴上也能找到它的位置吗?2/3,你能找到它吗?还能看到什么分数?
(3)自己在数轴上表示出你想要表示的分数。
展示:学生作品,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师:我发现同学们得到的分数的分母都是2、4、6、8等等,如果我想得到五分之几呢?怎么办?七分之几呢?任何一个分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的位置。
9、出示数轴:二分之一的数轴、三分之几的数轴……十分之几的数轴。观察这些数轴上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10、数轴上已经有了1/3、1/4、1/6、1您能找到1/5的大概位置吗?9/10呢?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我们从多角度全方位去研究分数,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四、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比一比。
(1)把10粒奶糖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 )粒,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奶糖的 。
(2)把10粒奶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 )粒,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奶糖的 。
(3)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 , 每段的长是 米。
(4)把3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的长是 米。
(5)学校买来5筒羽毛球,每筒12个。把这些羽毛球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 )个,是 筒。
2、根据今天的复习和你的经验,你能编几道题目给大家做做吗?如果有困难,可以找一找数学书、练习册上的内容,把容易错的或者不会做的题目摘录下来,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把它搞懂。
教学设计意图
梳理教材脉络,厘清知识前后间的联系,瞻前顾后,注重勾连,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张力,更显灵动与自然。在整体架构这节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形进行表征以发挥几何直观的作用,借助数形结合帮助学生通透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指向数学本质。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理解数学。
??????? 教学中,通过初步回忆并梳理与分数相关的知识经验后,引导学生联系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的关系情境,自由联想其它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关系,表示具体量的特点。在对一系列分数的理解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入。最后数轴的引入让学生在数轴上理解分数,体会分数与分数单位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数的大小以及相等关系,都有比较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