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三峡之秋》说课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三峡之秋》说课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09 10: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说教材:
《三峡之秋》是西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一篇写景课文。课文描写了长江三峡一天之中明丽、热烈、明亮、静寂的独特美景。作者通过认真细微地观察与体验,抓住了长江三峡中秋这一天中自然景物特点的变化,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时间顺序,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描绘出绚丽多姿的长江三峡秋景。作者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江三峡描绘的气象万千,充满生机和灵性。静心地品读着文章,就如同尽情欣赏着一幅绚丽壮美的三峡秋色图。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江河,对伟大祖国母亲的赞美之情。
说学情:
学生进入五年级后,阅读的方法、策略、习惯掌握得更多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更浓了。他们在阅读中尝试着运用四年来学到的阅读方法、策略、习惯。在逐年学习了一些优美的抒情散文后,学生对这类文章情有独钟。他们会先积极主动阅读,先领略文中描绘的美景;先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先品味并摘录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先深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但农村孩子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很少能到一些著名的自然景区旅游观光,不能亲身去体验、感受那些壮美的自然景观。因此,在深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应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设法搜集资料,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图像资料来弥补学生学习的困难。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三峡之秋一天中美景的不同特点,积累好词佳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江三峡秋天之美;
情感目标: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秀丽景色,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能力目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领悟作者抓住一天内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特点来描写三峡之秋的写作方法。
说教法
课标中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进入五年级后,在阅读中感受、理解、分析、鉴赏的能力都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本课教学中,我将设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运用自主探究法、谈话法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分析、品味文章的意境,去感悟作者要抒发的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母亲的炽热之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把已学习掌握的各种阅读方法,有机地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去发现体会文章中的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去探索为什么美。
说学法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反复吟诵、领悟作者精美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在今后的语文实践中去自觉地学习使用。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江三峡的图片 不同时间段三峡的美丽景色等)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步感知
三、精读课文
四、全班交流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六.拓展学法
七、小结
八、作业布置
早晨
中午
下午
夜晚
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色,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和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成熟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明丽
早晨: 景物—露水、橘柚树、太阳
特点—露珠闪耀,绿叶金实
三峡—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热烈
中午: 景物—群峰、阳光、长江
特点—群峰披甲,金麟巨莽、激荡跳跃
三峡—热烈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平静而轻缓
下午: 景物—雾、长江
特点—青色的雾、长江如带子
三峡—平静而轻缓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光,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夜晚: 景物—渔火、灯标、驳船、山、月亮
特点—云母石似的月,朦胧 、清澈
三峡—宁静
这一天,正是中秋。
说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 明丽
成熟 中午—— 热烈 中秋
下午—— 平静
夜晚—— 宁静
说教学评价:
在《三峡之秋》这节课中,我能做到靠拢《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感受三峡一天中不同的景色,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认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课文,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导入部分,我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让从来没有到过三峡的学生对三峡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在精读部分,我安排了一读、二读、三读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三峡的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脑能力,又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