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3 1.4 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3 1.4 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2 15: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3第一章 第四节 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是一个凹透镜????????????????????????????????B.?望远镜的目镜是由凹透镜组成
C.?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D.?照相机的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3.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与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点M . 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1>n2,a为蓝光,b为红光??????????????????????????????B.?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C.?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不变?????????????????????D.?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
4.“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5.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空中的月亮是光源???????????????????????????????????????????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5km/s
7.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8.用照相机给全班同学拍集体像时,人都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则应(? )
A.?相机离人远些,拉长暗箱????????????????????????????????????B.?相机离人近些,拉长暗箱
C.?相机离人远些,缩短暗箱????????????????????????????????????D.?相机离人近些,缩短暗箱
9.萤火虫、镜子、烛焰、月亮,其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A.?萤火虫和镜子???????????????????B.?镜子和烛焰???????????????????C.?萤火虫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
10.如图,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  )
A.?右上方????????????????????????????????B.?左下方????????????????????????????????C.?左上方????????????????????????????????D.?右下方
二、填空题(共3题;共10分)
1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近视眼镜是一个________镜.(选填“平面”、“凸透”或“凹透”)
12.教室内投影仪在工作时,屏幕可以将整个教室照亮,此时屏幕________(是、不是)光源,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制成,一是可以反射________色光,二是在屏幕上发生的是________反射,使得电影院里各个角落的人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像.
13.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________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________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14.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问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15.请仔细观察图文,并完成下列表格:2013年2月24日,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3000亩梅溪湖在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下璀夺目,规模宏大的灯组幸福摩天轮如梦如幻,灯光长廊祈福大道美不胜收,妙曼的喷泉伴着悠扬的音乐起舞,还有新颖时尚的梅溪之光、人造月亮以及水中五色斑斓倒影流光溢彩,美仑美奂.梅溪湖灯会处处彰显“两型”理念,此次灯会的8000盏(组)灯笼和彩灯,采用LED照明,这种冷光技术相对传统灯展节能70%以上,灯展期间,近8平方公里的布展范围每天耗电仅1500度.区域内生活用水将全
部采用直饮水.所产生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再送回城市循环利用.片区内还将兴建一个中央垃圾处理中心,各地垃圾运抵中心后将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清出后卖掉,有机垃圾经处理后转化为沼气,再运输到热电冷三联产转化成电能,电网规划垃圾发电厂将产生5亿瓦的电力.
文中信息
所含物理知识
1
光源
2
悠扬的音乐
3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四、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6.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怎样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
(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什么?
五、计算题(共1题;共5分)
17.把一个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条纹,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干涉条纹间距什么样?.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目镜是一个凸透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一般的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组成的,只有早期的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该选项说法正确;
D、照相机的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分析】①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呈放大虚像.
②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的像,放大倍数不大;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
③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能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答案】B
【解析】【解答】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通过以上分析,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B.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以及其应用来解答此题.
3.【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看出,a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较大,根据折射定律得知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则知a为蓝光,b为红光,且有n1<n2 , 故B正确,A错误.
C、D、由公式v=c/n 分析可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小.故C不正确,D错误.
故选:B.
【分析】玻璃三棱镜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对红光的折射率,经过三棱镜后,蓝光的偏折角较大.由公式v=c/n 分析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
4.【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就要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故应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故选D.
【分析】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则像要变小一些,像要变小,则像距变小,物距变大.
5.【答案】B
【解析】【解答】由于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在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居于右下方,标本应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而移动物像实际上是通过移动标本实现的,所以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故选B.
【分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6.【答案】C
【解析】【解答】 A、夜空中的月亮反射的是太阳光,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
C、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 , 在真空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固体最慢,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 .
7.【答案】C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C正确;
D、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可解答此题.
8.【答案】C
【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此时要让全体同学都进入,则使像变小,就要使物距变大,像距变小,
故选C.
【分析】照相机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符合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9.【答案】D
【解析】【解答】由光源的定义知,萤火虫、烛焰能自身发光,是光源,镜子、月亮靠反射其它光源的光,不是光源.
故选D.
【分析】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根据光源的定义,判断物体自身是否可以发光.
10.【答案】D
【解析】【解答】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玻片标本实际位于视野左上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从右下方往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标本应向右下方移动.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的移动.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二、填空题
11.【答案】凸透;凹透
【解析】【解答】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距镜头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镜是利用对光起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
故答案为:凸透;凹透.
【分析】照相机是利用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近视眼镜是利用对光起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
12.【答案】不是;所有;漫
【解析】【解答】 ①屏幕反射光线,不是光源;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因为粗糙的表面发生漫反射,能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进入各个位置的同学的眼睛,使同学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
②屏幕是用白布制作的,因为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能使同学们看到多彩的画面.
故答案为:不是;所有;漫.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
②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13.【答案】幻灯;照相;放大镜;缩小;放大
【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2)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幻灯;照相;放大镜;缩小;放大.
【分析】(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解答题
14.【答案】解答:解:若焦距大的靠近物体,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物体变大了.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
15.【答案】解答:光的反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温度的变化,分子在做用不停息的热运动,物态的变化.
文中信息
所含物理知识
1
五彩斑斓的灯光
光源
2
悠扬的音乐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3
垃圾发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分析】对照关键词:五彩斑斓的灯光、悠扬的音乐、垃圾发电进一步所学物理知识
四、综合题
16.【答案】(1)会聚;11.0
(2)光屏上不是最清晰的像,像的位置确定不够准确
【解析】【解答】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而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凸透镜和凹透镜之间的焦点重合,故两个透镜间的距离为10cm+6cm=16cm .
故答案为:16.
【分析】(1)通过甲图所示的现象,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即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2)根据物距、像距的确定方法进行分析.
五、计算题
17.【答案】解:(1)偏振光具有的性质是光子的振动具有方向性,光的偏振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用单色光照射照射直径比较小的不透明圆盘时,在圆盘后屏上的阴影中心出现了一个亮斑,阴影的周围是明暗相间的环状衍射条纹.这就是泊松亮斑,是激光绕过不透光的圆盘发生衍射形成的.(2)若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大,所以干涉条纹会变疏;故答案为:偏振;衍射;条纹变疏.
【解析】【分析】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其光程差为空气层厚度的2倍,当光程差△x=nλ时此处表现为亮条纹,故相邻亮条纹之间的空气层的厚度差为0.5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