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包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名篇的民间故事集,是研究某一国家的珍贵资料。这个国家是( )
A.罗马共和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014·菏泽)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有( )
①长城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记》 ④雅典卫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在幕府统治时代,武士集团是重要的政治力量,武士集团的首领称为“将军”,也称为幕府将军。在幕府时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
A.天皇 B.将军 C.大庄园主 D.贵族
某同学即将大学毕业,他想写一篇关于早期希腊社会的论文,他可以参考以下哪一部著作(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自然史》 D.《堂吉诃德》
在世界古代史上充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角色,并为东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
A.印度人 B.阿摩利人 C.阿拉伯人 D.犹太人
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
A.农奴制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查理·马特改革 D.大化改新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A.阿拉伯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日本人
体现了教义,并对阿拉伯半岛统一有影响的行动是( )
A.下令捣毁克尔伯古庙四周墙上的几百尊神像
B.规定各地穆斯林在作礼拜时,应面向麦加方向
C.把克尔伯神庙改为清真寺
D.将一块黑陨石作为伊斯兰教圣物
下列古国与其文明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古希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B.古巴比伦──《天方夜谭》
C.古印度──阿拉伯数字 D.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历史现象
原因
①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查理·马特改革
②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③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马可·波罗行纪》
④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廷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A.① B.② C.③ D.④
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大化改新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是( )
A.天皇掌握了实权
B.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
C.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
D.日本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每年因去麦加朝圣,会出现惨烈的踩踏事故。但还有许多虔诚的信徒,不惜一切代价前往。他们信奉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查理?马特改革
(2017·东营)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历史现象
原因
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查理·马特改革
B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马可·波罗行纪》
D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廷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A.A B.B C.C D.D
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其中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军事封建制度 B.地方实行郡县制
C.有条件的土地封赐 D.建立中央集权制
中世纪对加强亚、非、欧三洲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的是( )
A.各国政府使节 B.阿拉伯商人
C.伊斯兰教传教者 D.基督教会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创作的世界名要是( )
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伊斯兰教历法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穆罕默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穆罕默德修隐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伊斯兰教教历纪元的元年开始于( )
A.穆罕默德去世 B.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穆罕默德建立阿拉伯帝国 D.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②废除贵族世袭制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建筑或雕塑中,与世界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A.埃及金字塔 B.巴黎圣母院 C.清真寺 D.释迦摩尼塑像
在“幸运52”节目的现场,主持人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下列哪个国家(王朝)存在时间最长( )
A.罗马帝国 B.中国唐朝 C.拜占庭帝国 D.西罗马帝国
二、复合题
中国智慧深深影响了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彰显中国智慧,造福人类。请以隋唐科技成就为例,对此予以说明。
(2) 历史上,中国治理国家的方略也影响到邻邦日本。列举大化改新效仿隋唐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概述大化改新对曰本社会演进产生的影响。
(3) 中国外交智慧影响世界。1953年底,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名称是什么?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又提出了哪一倡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中央1号文件十四年聚焦“三农”,请写出下列与“三农”有关的信息。
(1) 元世祖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设立的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
(2) (改革)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
(3) 1861改革,废除了 ,规定农民获得解放时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材料二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1) 面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这种时局,在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涌现出了哪两位人物力挽狂澜,解决了危机?
(2) 日本历史上这位人物解决上述矛盾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为此该人物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有何影响?
(3) 阿拉伯半岛这位历史人物解决上述矛盾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有何影响?
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1) 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次改革的内容?
(2) 请分别说出与材料中改革有关的人物各一位。
(3) 这两次改革都分别有什么作用?
(4) 中日交往源远流长,那么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日本效仿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功,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段历史,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分析】《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真实反映了中古时代近东国家的社会状况。书中所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D项阿拉伯帝国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其中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民同故事集《天方夜谭》的识记能力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2. 【答案】D
【解析】【分析】题目中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是冲突的体现,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等,由此可知题干所给关键词主要体现了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城邦、大化改新、发达的中外交通
3. 【答案】C
【解析】【分析】阿拉伯数字、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体现了古代文明通过和平交流的方式传播,①长城和④雅典卫城属于文明成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的兴衰、阿拉伯文化
4. 【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的。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曰本幕府统治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在幕府时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
【知识点】武士和武士集团
5.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文化成就。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最早的史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自然史》是古罗马时期的著作,《堂吉诃德》反映了欧洲中世纪社会风貌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古代世界的主要文学艺术成就。本题难度不大。
【知识点】希腊城邦、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阿拉伯文化、哲学与法学
6. 【答案】C
【解析】【分析】在世界古代史上充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角色,并为东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阿拉伯人。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文化的交流。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7.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和查理马特改革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日本曾经效仿隋唐制度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ABC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学生要要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知识点】大化改新
8. 【答案】A
【知识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造纸术的发明、阿拉伯文化
9. 【答案】A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给了两个限定条件,即体现教义,也要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统一,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教,伊斯兰教信奉一神论,所以毁灭克尔伯古庙四周墙上的几百尊神像,一方面体现了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才是唯的真神这教义,另一方面,统一了阿拉伯众多的宗教信仰,有利于维护统一稳定的局面,正确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试题所涉及的史实都是人教版课本中没有的,这就需要学生们拥有较广博的课外知识,还要综合分析四个选项,只有A项具备题干中要求的两个条件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10.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天方夜谭》的识记能力。《天方夜谭》又名《—千零一夜》,是中世纪阿拉伯国家的一部民间故事集,著名的《阿拉丁神灯》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故事都出自这部作品。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天方夜谭》的识记能力。注意“天方夜谭”的“谭”不能错学成“谈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希腊城邦、阿拉伯文化
11.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622年他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带兵攻打麦加,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ACD对应关系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默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统一。本题有一定难度,其余选项需要考生联系所学其他知识,考查知识面比较宽。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12.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大化改新是日本模仿和学习中国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而进行的改革故答案为D
【知识点】大化改新
13.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此年为大化元年。这一事件史称乙已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知识
【知识点】大化改新
14.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每年因去麦加朝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也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地点。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的知识。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15.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故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大化改新。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知识点】大化改新
16.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622年他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带兵攻打麦加,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ACD对应关系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17. 【答案】D
【解析】【分析】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A项确立军事封建制度不是大化改新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地方实行郡县制不是大化改新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C项有条件的土地封赐不是大化改新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D项建立中央集权制是大化改新政治方面釆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
【知识点】大化改新
18.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阿拉伯商人对于中古世纪创造的阿拉伯文化融合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重大作用,B项符合题意;中世纪世界各国交流并不频繁;伊斯兰教传教者对于阿拉伯地区的发展统一起来很多作用;基督教会是欧洲的精神领袖。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古代文化交流的史实,考查学生基础。解答本题,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的兴衰、阿拉伯文化
19. 【答案】C
【解析】【分析】《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十人情和社会面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方夜谭》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20. 【答案】C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伊斯兰教历法是中世纪伊斯兰教国家所使用的历法,其中有两种历法最为有名,并且一直沿用直至如今一种是回历;另一种是波斯历。回历为太阴历,回历元年与穆罕默德从麦加迁移到麦地那密切相关,穆罕默德选择了迁移的这天为回历纪元,所以回历又叫穆罕默德历,穆斯林又称回历纪年元年为至圣迁都元年,回历元年1月1日相当于公元622年7月16日,回历一年分十二个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此题正确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教材中没有相关史实,学生需具备较丰富的课外知识,这也提醒学生不能死读课本,对知识应灵活拿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21.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上很多建筑或其中的壁画都体现了宗教的色彩,与宗教有关。希腊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卫城。它是现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腊时代建筑物。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麦加大清真寺坐薯在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貨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①和三大宗教无关,②③④符合题意。排除ABD,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史实
【知识点】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
22.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伊斯兰教。
【解析】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出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宗教领袖,又是政治首脑,为此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以及典型事例。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23.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根据所学知识,六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孝德天皇开始了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发布改革令,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排除④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大化改新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知识点】大化改新
24. 【答案】A
【知识点】金字塔与法老的统治、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伊斯兰教的创立、基督教
25.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7年一公元395年;唐朝的起止时间是公元618年一公元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拜占庭帝国的起止时间是公元395年一公元1453年;西罗马帝国的起止时间是公元395年-476年所以,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王朝是拜占庭帝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不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帝国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较大。学生要掌握本题中所涉及到国家建立和灭亡的时间。
【知识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阿拉伯帝国的兴衰、罗马帝国的兴衰、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二、复合题
26. 【答案】
(1)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建筑技术(赵州桥),火药等
(2) 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为日本确立了一妾在当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知识点】大化改新、万隆会议、多彩的文化艺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 【答案】
(1)
【第1空】司农司
(2)
【第1空】大化改新。
(3)
【第1空】农奴制。
【知识点】大化改新、元朝的民族融合、废除农奴制
28. 【答案】
(1) 日本:孝德天皇。阿拉伯:穆罕默德。
(2) 途径:大化改新。措施①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囯家管理;②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庯啁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啁制:③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3) 途径:创立伊斯兰教。影响:使阿拉伯半岛实现统一,統-一的阿拉伯囯家建立起来。
【知识点】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
29. 【答案】
(1) 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
(2) 孝德天皇、查理马特。
(3)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4) 朝;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知识点】大化改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