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柳叶儿》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柳叶儿》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09 11:03:11

文档简介

柳叶儿
教学目标:
一、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二、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 课前学习:
1.查字词典;把文中的重点词语及注音解释抄写在积累本上。
2.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
3.试着尝尝过去人们吃的食物,诸如野菜、柳叶儿等等。
二、 课堂学习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展示预习成果。
(1)向大家介绍你所积累的生字、词语。
(2)交流你所了解到的长辈的童年生活趣事等。
2.速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这篇叙事散文是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我”在饥荒岁月里的童年趣事。)
3.独立思考:作者围绕“柳叶儿”从哪几方面来写童年的?
(试着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字概括)
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咏柳叶儿
(二)合作学习,探究理解。
1.讨论交流:
(1)本文重点写到抢柳叶儿吃,你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这在当时是件“极苦的事”还是“最乐的事”?
(2)在“我”看来“柳叶儿”的味道如何?
(在文中找出依据并作分析)
2.质疑解疑:(同桌讨论)
组织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二研读重点语句,学生回答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但不能脱离当时和现在的特定时代背景,不能离开儿童的心理特点。
3.融合情感:(小组讨论)
作者对“柳叶儿”具有何种感情?
(师作引导,结合饱含感情的语言。)
4.积累学习:说说你所知道的咏柳的诗句。(学生交流)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根据你所了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长辈的童年吃的食物,与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对比,以“吃”为话题,口头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后学习:
将“拓展延伸”的内容进一步完善,整理成书面材料,写到练笔本上。
教后记:(共12张PPT)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叶儿
宋学孟
学习目标
“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
涵;今天的幸福。
生动描写的方法。
一些语句饱含的感情。
初读课文,理清
文章的层次。
文章的层次:
这篇叙事散文写的是童年趣事,但写的是
童年以为是“趣”,但现在回忆起来是“苦中略带
些涩的滋味儿”的事。
第一部分(1、2)抒写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
第二部分(3—14)回忆小时侯爬高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的往事。
第三部分(15)再次抒写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精读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柳叶儿有特殊感情?课文是
怎样描述的?(背景)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么当时
感到“乐”呢?
3、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生动?谈谈自
己的见解。
4、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你认为哪些句子包
含了这种感情?完成探究·练习二
1、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点出了作者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
课文交代了抢柳叶儿吃的原因: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既可以想见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叶儿的作用——救命。
时间:“那一年,我八岁。”
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
二“乐”是抢柳叶儿的情景。
三“乐”是吃柳叶儿。
“乐”是实写,因为那时的“我”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但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是何等苦涩啊。
课文第9—11段具体描写清晨去抢柳叶儿的情景。具体写上树的情况。
“仰头看看”,
“天蒙蒙亮” ;
牙齿 “咯嘣蹦响”
“飕飕”地爬上去
肚皮“冷飕飕”的,
“露珠滴进脖子,
滚下去,
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树高
—时间早
--天气冷
--爬树技术高
--滋味并不好受
生动,如见其人、其景。
探究·练习二
1、“我”是真的这样看的。这个比喻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脑袋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多么好吃啊!
2、从中还可以体会到“我”的饥饿、瘦削到何种地步。这是真实的写照,从下文奶奶担心可以看出。
主题:
体会“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拓展:
今天,人们也吃野菜,请你以谈吃树叶、野菜为话题,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