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一单元
·
第一课
大青树下的小学
你知道这是哪些少数民族吗?
导入新课
这些小朋友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导入新课
景颇族: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傣族: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阿昌族: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德昂族: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民族介绍
吴然:云南人,现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
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
《走月亮》、《小鸟在歌唱》等。
走近作者
作者介绍
听师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诵读课文
坝子
一犂两坝
bà
坪坝
飞扬
扬眉吐气
yáng
飘扬
我会认
坝
扬
巩固字词
读书
百读不厌
dú
朗读
摔倒
破碗破摔
shuāi
摔跤
我会认
读
摔
巩固字词
跌跤
滑跤
jiāo
摔跤
凤凰
凤毛麟角
fèng
凤尾竹
我会认
跤
凤
巩固字词
清洁
公正廉洁
jié
洁白
我会认
洁
巩固字词
好
hǎo(好像)
hào(好奇)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
读一读:看着天空中火红的太阳好(hǎo)像一个大气球,三岁的小姑
娘睁着大眼睛好(hào)奇地看着,妈妈发现了急忙拉她进屋。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加点的字是
多音字!
多音字
巩固字词
指粗大而结实。
【鲜艳】
【打扮】
【绚丽多彩】
【好奇】
【招引】
【粗壮】
【枝干】
绚丽,灿烂美丽。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鲜明而美丽。
吸引。
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修饰装扮出来的样子。
树木的主干与旁枝。
理解词语
巩固字词
早晨
书写指导:
上边扁小下边宽大,厂字下边两横中下横要长,竖提在下横处起笔。
晨
chén
结构:上下
组词:清晨
月夕花晨
造句:我每天早晨都锻炼身体。
音序:C
部首:日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绒球花
书写指导:
戈字横起笔稍向上拉、位置靠上,注意里边是短横、一撇,不要写成其它。
绒
róng
结构:左右
组词:绒毛
天鹅绒
造句:田野里开满了鲜艳的绒球花。
音序:R
部首:纟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皮球
书写指导:
王字稍窄小、下横变为一提,求字上横要短一竖要长,中间四笔要分开。
球
qiú
结构:左右
组词:地球
足球运动
造句:小明正在和同学们玩皮球。
音序:Q
部首:王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结构:左右
组词:汉人
十八罗汉
造句:我是一个汉族人。
音序:H
部首:氵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又字横稍短,起笔稍向上拉,顿笔后再写一撇。
汉
hàn
汉族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结构:左右
组词:娇艳
群芳争艳
造句:公园里开满了艳丽的花朵。
音序:Y
部首:色
书写指导:
丰字三横都稍向上拉,色字中间扁框内有一短竖不能忘。
艳
yàn
艳丽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结构:左右
组词:服装
心悦诚服
造句: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
音序:F
部首:月
书写指导:
月字要细窄,右上边横折钩要扁小、左边竖要长。
服
fú
衣服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结构:上下
组词:军装
装聋卖傻
造句:同学们都穿着整齐的服装。
音序:Z
部首:衣
书写指导:
上下都要扁,右上边士字下横要短,衣字两边的撇和捺要舒展。
装
zhuāng
服装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结构:左右
组词:扮演
乔妆打扮
造句:小芳今天打扮的格外漂亮。
音序:B
部首:扌
书写指导:
分字上边撇要低,捺要高一些,笔画不能相连,刀字折钩下边稍向左收。
扮
bàn
打扮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结构:左右
组词:读书
通俗读物
造句:同学们正在大声朗读课文。
音序:D
部首:讠
书写指导:
讠要窄小,右上边十字要扁小,中间是一横钩、不是冖。
读
dú
朗读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结构:左右
组词:寂静
风平浪静
造句:同学们正在安静地看书。
音序:J
部首:青
书写指导:
左右都要窄一些,争字扁框内有一横右边要出头、中竖上边不出头。
静
jìng
安静
我会写
巩固字词
停在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亭字上下要写紧凑,中间冖的横稍长、上边没有点。
停
tíng
结构:左右
组词:停止
停滞不前
造句:一辆小汽车停在学校门口。
音序:T
部首:亻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结构:左右
组词:粗糙
粗茶淡饭
造句:小明长得比较粗壮。
音序:C
部首:米
书写指导:
左边比右边要高一些,且字窄框内有两横,最下边一横要长。
粗
cū
粗壮
我会写
巩固字词
结构:左右
组词:人影
如影随形
造句:我们在大树的影子下乘凉。
音序:Y
部首:彡
书写指导:
景字要写窄、上下要写紧凑,右边三撇上下排列、下撇要长。
影
yǐng
影子
我会写
巩固字词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及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景是什么样的?
整体感知
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学校听讲……。
整体感知
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不同穿着的学生从各处来上学,他们主动给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给国旗敬礼,上课了郎朗的读书声传出来,很多山林里的动物走进校园,停在窗外静静地听课,下课了大家一块跳孔雀舞,做游戏……
精读思考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
精读思考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不同民族服装各具特色
,读到“绚丽多彩”眼前就出现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
精读思考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描写了孩子们课下玩耍的情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说明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同时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精读思考
在课文中用笔画出你觉得新奇的词语或者句子。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
精读思考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读到这些词句你眼前出现的画面?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
精读思考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边读课文边想象,在脑海中就会出现学生不同方式向小鸟打招呼,有的……有的……有的……向老师问候的画面,以及敬礼的样子。
精读思考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安静”
二字,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感受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
精读思考
来处不同
民族不同
语言不同
穿戴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
(民族团结
其乐无穷)
一起上课
一起读课文
一起跳舞
一起游戏
课文结构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的情景,让我们体会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之情。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
课堂小结
再见《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牌,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2)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4)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4)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3.第四自然段。
(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2)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3)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六、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共41张PPT)
第一单元
·
第1课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播放情境课文,品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美丽
互动课堂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这句话说明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互动课堂
用“从……从……从……”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小学生还可能从哪里走来?
早晨,从小河边,从山坳里,从一片绿色的草原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互动课堂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说明了它的特点吗?
绚丽
近义词
美丽
多彩
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
互动课堂
互动课堂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互动课堂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省略号说明校园中的美丽景色还有很多。
深深的热爱
互动课堂
一边读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带着对美丽的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向往,读这句话。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互动课堂
校园外
美
景
图
校园内
互动课堂
想一想:你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
月季花开得真好看。
这里的天就像蓝宝石。
互动课堂
课文仅仅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团结
互动课堂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有”字开头的排比句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
互动课堂
景颇族
景颇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自己的语言。——目脑纵歌节
汉族
汉族是中华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语、汉字、春节
傣族
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竹楼、孔雀舞、泼水节
互动课堂
阿昌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拥有自己的语言。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采茶、打制长刀
德昂族
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茶是最重要的饮料,善于种茶。——种茶、竹楼
互动课堂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互动课堂
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不仅仅是美丽、团结,它还具有什么特色呢?
欢乐
互动课堂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下课后的欢乐和自由自在
互动课堂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说明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小动物的出现突出了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
互动课堂
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你用下列句式来说一说吧!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
),有(
),还有(
)。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啦。
跳孔雀舞的
摔跤的
做游戏的
小鸟、松鼠、山狸
互动课堂
这是一所多么欢乐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现?
我发现这还是一所祥和的小学。
互动课堂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拟人
互动课堂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拟人
互动课堂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
学习认真
书声悦耳
互动课堂
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
互动课堂
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环境描写,用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小学生上课时的专心。
互动课堂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怎么不令人赞不绝口呢?让我们带着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读这段话。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互动课堂
总结:“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团结的
美丽的
欢乐的
祥和的
互动课堂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自豪
互动课堂
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互动课堂
学完了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吗?(课后第二题)
上学路上:……
上课时:……
下课时:……
点拨:只要找到与自己学校不同的地方,并能说明理由都对。
互动课堂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例: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在认认真真地写着作业,教室里特别安静,静得一根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互动课堂
大青树下的小学
美丽:山花烂漫
服装鲜艳
团结:多民族
好朋友
友爱
团结
欢乐:跳舞
摔跤
做游戏
祥和:安静
学习
结构梳理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
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
,
和
。
欢乐祥和
友爱
团结
主题概括
民族团结之歌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
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
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拓展延伸
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排比句。
例: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动物园里有好多动物,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铜钟挂在枝干上。
大象
熊猫
长颈鹿
狮子
老虎
课堂演练
二、我是小判官。(对的画“√”,错的画“×”)
1.我知道课文第一段的第一句写了四个民族的学生一起上学的情景。( )
2.我知道本文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场景。( )
3.本文描写的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在于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在同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
×
√
√
课堂演练
三、想想说说: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
小伙伴说说。
(1)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2)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3)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这是一所团结的小学
这是一所欢乐的小学
课堂演练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