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5.1.2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5.1.2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12 17: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五四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之《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一、概述本节是初中生物课中非常重要的一节,也是非常难理解的一节。它位于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之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那么,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呢?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关知识。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本节需要
2课时。今天学习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熟记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抗原、抗体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动画和故事材料,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并尝试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体免疫功能的神奇,学会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
1、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的难点。在教学中,尽量多地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运用生动、风趣、活泼的语言感染学生。充分解读课本上卡通插图的含义。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器官结构的形状、位置和功能。通过带着问题阅读素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难点,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通过看图、阅读、讨论、答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次,整个教学过程以形象的动画设计和卡通图片,配合教师生动的比喻、举例,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交流法。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教具。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有的人被感染后症状明显,病情严重,甚至失去生命;有的人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没有被感染。这说明了什么?
生答:说明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不同的人免疫能力也不尽相同.
(二)、合作探究:人体的三道防线及两个免疫。
1、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资料分析: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
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提问: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具有什么作用?生答: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作用提问:第一道防线由什么组成?作用是什么?(生快速看课本总结)
生答: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人人体,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动画演示:皮肤的保护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师生一起总结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及功能,加强记忆理解。
2、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提问: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
生答:人体皮肤、黏膜受损或者人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提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侵入了人体,那么人体是不是就一定会得病呢?
生答:不一定。
(教师引出第二道防线。学生看课本,讨论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功能。)
生答: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分布在和组织、器官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动画演示:溶菌酶的作用和吞噬细胞的作用。
师生总结: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功能一:溶解病菌。功能二吞噬消化病原体。讨论:前两道防线的特点?
①人人生来就有的
②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教师引出)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链接生活:(学生讨论)思考:
①、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病房里进行治疗,为什么?
②、身体伤口化脓现象,是什么细胞起作用的结果?
③、有些受伤的动物为什么会去不断舔舐自己的伤口?
3、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本节难点)资料分析: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疫苗或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则往往患病,为什么?(引出第三道防线)思考:(小组讨论)
①、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②、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
③、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抗体抗原是如何工作,清除病原体的?
生答:①、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使之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叫做。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如(病原体、疫苗、移植器官)等。
②、用概念图表示出抗原、抗体的关系及吞噬细胞在清除抗原过程中的作用。
③动画演示抗体抗原的结合过程,讲解免疫的特异性。
思考: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吗?(免疫特异性的实际应用)
生答:不能,特定的抗原只能产生特定的抗体,而这种抗体不能对其他抗原起作用——免疫的特异性。
④回顾总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⑤讨论:第三道防线的特点?
生答: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⑥讨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三)课堂小结:
①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
②两个免疫的特点
(四)课堂演练
1(聊城中考)下列哪项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①杀菌物质②吞噬细胞③免疫细胞④免疫器官⑤皮肤⑥黏膜
A.③④
B.①②
C.④⑤③
D.⑤⑥
2.能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A.病原体
B.抗原
C.病毒
D.抗体3.(济宁中考)某人幼时患过天花病后,就再也没有患过天花病,原因是体内产生了相应的(
)
A.抗原
B.溶菌酶
C.抗体
D.淋巴液
4.溶菌酶可以杀灭细菌,它的功能机理是(
)
A.破坏病菌的细胞膜,使病菌溶解
B.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C.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D.使侵人体的病菌中毒而死
5.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C.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D.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五)当堂检测
6、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020

3月,由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已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_______
,进入人体后_________

从而提高了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2)①?⑤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
(填数字)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
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功能,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
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
H1N1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功能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性免疫。
(六)回顾提升教师总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意识到了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哪些做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呢?
生答:①锻炼身体②规律作息③均衡营养,合理膳食④保持愉快心情⑤注意个人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