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
期末联合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D(强加因果,口耳相传只是其传播方式,并不是其主流价值一直不变的主要原因。)
2.
D(A项,已然变未然,“纳入”和“将成为”表述错误,材料说的是“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B项“完全征服”表述错误,材料中是“片面征服”。C项“其内涵有相同性”表述错误,结合材料中“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与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可知,思维的整体观与阴阳观内涵不同。)
??3.
B(谈的是做人的道理:小善也要为,小恶也不能为。不是材料中提及的六种文化精神特质之一。)???
4.
①先开门见山,提出“要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观点。②然后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具体内容。③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
【评分建议】
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5.
①认真研究,提炼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做好传统文化的整理转化工作。②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加以固化,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③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使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
B(A项“对厨师的看不起”错,非要学戏是因为对戏的痴爱和报答父老乡亲的恩情。C项“生怕他辛辛苦苦节俭出来的钱丢了,不能置办新行头”说法片面,由原文“一半给19路军,一半置办新行头”可知,他还想帮助19路军。D项“表现出热爱以戏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主题”错,主题应该是“义”,一方面重义轻财,知恩图报;一方面讲民族大义,为抗战出力。)
7.
C(“结尾处欲扬先抑”错,结尾处没有使用欲扬先抑手法,“箱子最下边哔哔啦啦……也有闪亮的银元”是细节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赞美老戏骨。)
8.
①表现了主人公出身的卑微,以此反衬“他”的性格和精神,彰显了人物的人格
魅力。②以“他”象征一类人,增强了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使作品更有普遍意义。③使作品显得含蓄蕴藉,在娓娓道来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
9.
①他痴迷于戏,有戏剧天赋:他为戏而痴,因戏而亡,爱戏入骨;他学戏样样精通,戏剧表演精妙传神,广受赞誉。②他重义轻财,为人硬气:帮厨、唱戏,报答村里人的恩情;拒绝重金礼聘,拒绝给保长的爹唱戏;舍己救人,为救二大爷和小孙子被门柱砸死。③他支持抗日大业,彰显民族大义:主动为19路军义演,把自己一半的积蓄捐给19路军。总之,他一生入戏,一身是骨,是当之无愧的“戏之骨”。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B(原文为:上闻其死,哭谓近臣曰:“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句子大意是:皇上听说他去世,哭着对近臣说:“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倚重任用他,却突然去世,这不是这个人的不幸,是我的不幸啊!”)
11.D(“土地”属户部管辖。)
12.A(“所得往往与老师截然不同”不正确,原文王昭素说的“往往出吾意表”,意思是“往往使我意外”。)
13.(1)李穆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兄弟共同学习,心志淡泊。
【评分建议】“就”,到;“相与”,共同、一起;“泊如”,淡泊的样子;语句通顺;各1分。意思对即可。
(2)李穆操守品行端方正直,处事不因为生死而改变节操,是仁善而勇敢的人。
【评分建议】“端直”,端方正直;“易”,改变;“仁而有勇者也”,判断句;语句通顺;各1分。意思对即可。
14.①先说投降与否李煜可以自主。②接着说宋朝兵力雄厚、物资丰富,李煜不能与之抗衡,如果不投降恐怕会后悔。③说辞切中要害,善于抓住对方心理。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县人。李穆年幼时就能写文章,有卓绝的品行。他走路时拾到别人遗失的物品,一定要寻访到失主归还。跟随王昭素学习《易经》及《庄子》《老子》等书,透彻地探究作品的义理。王昭素对李穆说:“你所领悟的都是精微的义理,常常出乎我的意科。”而且对人说:“李生将来能成为肩负朝廷重任的人。”
后周显德初年,李穆以进士身份担任郢州、汝州的从事,升任右拾遗。宋朝初年,以殿中侍御史身份被选任为洋州通判。李穆到了洋州,处理积滞的案件,没有遗留的诉讼案件。调任陕州通判,有关官吏要调用陕州租赋到河南时,李穆以本州军粮不足为由,没有马上听从命令,因此被免职。又因为推举官吏时失误而被削去以前的资质。当时他的弟弟李肃担任博州从事,李穆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兄弟共同学习,心志淡泊。
开宝五年,李穆以太子中允身份被征召入朝。第二年,被授予左拾遗、知制诰。李穆与卢多逊同门受业,太祖曾对卢多逊说:“李穆生性仁惠善良,文章学识之外,没有他喜欢的。”卢多逊回答说:“李穆操守品行端方正直,处事不因为生死而改变节操,是仁善而勇敢的人。”太祖说:“确实是这样,我要任用他。”当时,朝廷将要进攻讨伐江南,已经安排分派了各位将领的兵力,但还没有发兵的理由。于是,就先召令李煜入朝,任命李穆为使者。李穆到江南传达皇上旨意,李煜以有病推托,并且说:“我侍奉朝廷而希望保全自己,现在如果这样,倒不如死了算了。”李穆说:“入朝不入朝,你自己决定。然而朝廷军队精锐,物力雄厚丰富,你恐怕不容易抵挡其锋芒,应该仔细考虑,切莫让自己后悔。”出使回来,详细地报告情况,皇上认为他传旨抓住了要点,言辞得当。江南人也认为他说的话很实在。
兴国八年春,陪侍皇上在崇政殿主持进士考试,皇上怜悯他瘦弱憔悴,当天即又授予他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五月,又征召他为翰林学士。六月,担任开封府知府,判断案精细敏捷,对奸佞狡猾之徒没有宽恕的,因此豪门大族敛迹,权贵不敢以私干政,皇上更加了解他的才能。十一月,升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一个多月之后,回家为母亲守丧,不久,服丧未满即官复原职。李穆多次上奏章请求为母亲守丧到三年期满,然而皇上下诏坚持要他复职,李穆更加哀痛忧伤,竭尽礼仪。兴国九年正月,早晨起床后正准备上朝,风眩病发作猝死,享年五十七岁。皇上听说他去世,哭着对近臣说:“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倚重任用他,却突然去世,这不是这个人的不幸,是我的不幸啊!”追赠他为工部尚书。
15.
C(“而夕阳的背景为诗歌增添了亮色”错误,“秋水”“夕阳”皆为哀景,衬托白鹭的孤独。)
16.
①这首诗集中笔墨描写白鹭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它的孤独与内心的渴望,这是粘。②诗人的用意却并不在写白鹭上,而是以鹭喻己,表现自己的处境及对李侍郎提携、举荐的希望,这是脱。③全诗句句写鹭,又句句写己,粘脱不露痕迹,可谓自如。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1)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2)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3)示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答到背诵篇目以外的诗句,只要是唐宋时期含“雁”字的诗句,无错即可得分。唐宋时期以外的诗句不给分。)
18.
A
缔造:意思是建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创造: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此处搭配“太平世界”,应选“缔造”。
狭隘:指不宽阔,更多的引申为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宏大宽广或非常局限。狭小:狭隘窄小,犹浅陋、贫乏。此处搭配的是“局部”,应选“狭小”。
并驾齐驱:比喻彼此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或地位相当。并行不悖:意思是指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根据语境“有时一个优点竟会成为另一个优点发展的阻碍”,应选“并行不悖”。
独占鳌头: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无出其右:没有能超过他的。此处强调天鹅飞得高,占据首位,应选“独占鳌头”。故选A。
19.
C
(就关联词主语位置而言,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主语应放在第一个关联词后面,排除A、D;就搭配而言,“范围高大”主谓搭配不当,排除B、D,并且后一分句宾语部分“没有任何理由骄傲”缺主语;就文段而言,假设语气优于因果,排除A、B。故选C。)
20.
①使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②三个排比句,看似强化了天鹅的不足之处,实则为后文强调天鹅的优点蓄势,表达上有抑扬变化之美。句式上呈连续否定,加强了语势。③通过与孔雀的对比来表现天鹅造型简洁之美。
【评分建议】答出两种修辞手法2分,分析两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若只分析一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分。
21.A(根据前后句意,所填句前半句应强调“全部”,与前文所列书法之美相对应:后半句应强调“表象”,与后句“内涵”相对应。故选A。)
22.①呈现出的是各种视觉美
②更注重审视书法内部的精神
③书法由点线的运动变化构成
【评分建议】每点2分,字数超过12字每处扣1分,意思接近即可。
23.【审题指导】
审题的关键是要理解两则名言的内涵,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然后综合立意。胡适的“功成不必在我”体现的是一种甘愿奉献、不图名利的高尚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则体现的是一种不推卸责任、积极主动、勇于担当的精神。新时代领路人的“我将无我”,强调的是为中国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而不计个人得失、不谋私利、鞠躬尽瘁、执政为民的优良品质;“不负人民”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满腔赤诚。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思考前辈们的感人事迹,结合自身的实际,写青年学子对国家、社会、人民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担当、使命等。
【参考立意】
心怀苍生,兼济天下
不忘初心,不负人民
躬身入局,担当作为
民族复兴我担当,青春绽放新光芒
怀揣家国情,我辈当奉献
牢记使命,勇担责任
不负家国志,青春当有为
责任扛肩上,使命记心间
胸怀家国有担当,不负青春不负己
【评分建议】参考
2021
年高考湖北省作文评分标准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
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期末联合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午9
卷满分150分,考试时
分
★祝考试顺利★
姓名、准
填写在试卷和答题
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
涂黑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
题区域均无效
1.考试结東
将本试卷和答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
题
时代到春秋
于生产力水平
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
对
的
不但老
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
便是贵为君主
应该一味地贪图享
尚书·夏
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
来或不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
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
国家衰败禾
根
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
以自
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
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的原因
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徳评价领堿,成为一种带有普
的超美学的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
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囯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
为求其真
见,我们都应该研究
贤著述
统文化精
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
物我之后,重訢
然的统
应自然
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期末联合考
文试卷(共8页)第
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
的关系
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
生生不息
天行健,君
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
刂毅
的
生生不息,奋斗
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
且是世界上唯一未
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
屈”的大丈夫精
扬
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
立意志,守正不阿
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
次之,君为轻
本主义
民是主体;人
戴;保民、养
大职责
维有两大特征
象的全体及与内在诸因素的联
统性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
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
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
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
劾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
国古代的社会理想
代表话语应是《礼记》
为公
修睦
谓大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
以说是
国人的梦想,这就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
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
接受并
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
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
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
文》以及
价值通过唱戏
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
(摘编自郭齐勇《
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肘
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
欢看戏,现在不喜欢
变
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
又
较好地传承发
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
们打开智
就可以观看
视频时,很多人
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
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
术力
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
剧电影《霸王别姬
4年登陆好莱坞杜
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
统文化,在不
和
被认
真正走向了世
(摘编自封寿炎《数
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期末联合考
卷(共8页)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