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山谷回声真好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山谷回声真好听》
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
模式结构:情境导入——引导掌握(感受体验)——情境表现(创编)——总结全课
学情分析:
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从意志力上看,他们显露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但在总体上说,其意志品质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要加强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进一步的训练。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形象生动、郎朗上口的儿歌,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曲短小精炼,由五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第一、二、五乐句运用重复变化的手法,使旋律简单、明快而流畅;第三、四乐句以旋律的完全重复以及力度的强弱对比,生动地秒回了山谷回声这一音乐形象。
教学目标:
在聆听自然界声音和游戏中能够听辨出声音的强弱.
2.学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能创编歌词并用歌声表现声音的强弱。
3.能用声音模仿,表现“回声”这一自然现象,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从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并能创编歌词用歌声表现声音的强弱。
教学难点:较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效果。
设计理念:
本课以老师带小朋友去郊游为故事线索,通过情境导入——引导掌握(感受体验)——情境表现(创编)——总结全课。将学的内容如身势动作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学习歌曲、拓展延伸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创设了一个童趣盎然的教学情境。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学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在教学中,始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通过音乐学习,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并且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音乐课的教学课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音乐创造,完善评价机制。
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出发,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体验探究法
2.合作学习法
3.模仿学习法
4.媒体演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老师带你们一起去郊游,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啊?
生:山谷中
师:在这个美丽的山谷里,你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呢?
生:小鸟、小溪、小草......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美丽的山谷里,小花露出了甜甜的笑脸,小鸟也唱着动听的歌声,远处的高山时隐时现显得格外的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做踏步拍手、拍腿等身势律动,师引导学生感受强弱。
引导掌握(感受体验)
1.感受强、弱。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注意到我们刚刚都做了哪些动作,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师:你们观察的很认真,在我们的音乐里,我们把大的、重的声音叫做“强音”,用字母“f”表示;把小的、轻的声音叫做“弱音”,用字母“p”表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发出的声音是强的?什么发出的声音是弱的?那我想考考大家,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发出的声音是强的?什么发出的声音是弱的?(学生回答)
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强和弱,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快乐连线
169545911225师:原来,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强和弱。那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模仿打雷、大雨、小雨和雨滴不同的声音吗?带领学生用拍桌子、搓手、弹舌、拍腿表示不同力度的感受,进行连线游戏。
290830293370 3.游戏——我是小小配音家
师:刚刚同学用声音来表现了下雨,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用我们的肢体语言表现一段故事场景:
根据老师朗诵,大家表演。“早晨的空气真是清新啊,兔妈妈带着小兔一起到山谷中采蘑菇,它们一路走啊采啊,不知不觉中‘沙沙沙’下起了小雨,雨水落在树叶上,慢慢地聚集成小水珠滴落下来。‘滴答滴答’滴在它们的小脸上、小脚上。雨越下越大,‘哗哗哗’从空中洒落下来,在地上溅起朵朵水花,忽然一个惊雷响起‘轰隆隆’,吓得小兔它们赶紧躲到了山洞里,不知过了多久,雨终于停了,它们又踏上了回家的路。”
师:刚才同学们表演的很棒。没想到大家还是配音天才呢!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
三、情境表现——学唱歌曲
1.学一学:回声
2021205673100师:这雨终于停了,小兔回家了,我们也该出去看看了!(课件:一幅彩虹图,师生听乐律动,播放伴奏一遍)。让我们跟着小鸟飞起来,跟着小兔跳一跳。同学们呢快看,那是什么呀?
生:彩虹!
师:哇,原来是彩虹呀,让我们和它打声招呼吧!
教师做回声,学生感悟。师:喂,你好吗?回:喂,你好吗?
师:咦,这是什么声音啊?生:......
师:原来,这就是山谷的回声,那山谷的回声和老师喊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呢?生:......
师:你听的真仔细,老师的声音大、强,而回声小而弱。回声和喊声是一样的,你喊什么,回声就传出一样的声音,但是回声弱一些。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和大山说说话吧,请同学们和大山一起来做老师的回声。(回声练习)
2.教师利用歌词让学生做回声练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师生喊声和回声的互动活动中,学生不知不觉攻破本课的难点,为学习歌曲打下铺垫。
学生自己尝试回声表演
歌曲学习
(1)听歌曲范唱,学生找出回声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和山谷玩得真开心。听,它还高兴地唱了起来。
758190387350师:山谷的歌声真好听!它还邀请老师一起唱呢?不过要注意听山谷的回声在哪儿呢?
2.师生配合演唱。教师唱前部分,学生唱回声部分。
师:你们听的真仔细,山谷请你们唱回声部分(师弹琴演唱前半部分,生唱回声部分)。
710565590550师:同学们,你们的回声轻轻的、柔柔的真好听!老师也想当你们的回声。(师弹琴生唱一遍,师唱回声部分)。
3.完整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那你们想一想山谷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师:那请你们跟着山谷,带着你们愉快地、高兴地心情再来试一试好吗?
【设计意图】教唱歌曲的环节,巧妙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唱歌,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愉悦身心,并能用正确的情绪表现歌曲,最后自信地参与表演活动,感受美、表现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歌词创编
(1)教师范唱如何创编
师:同学们,你们跟山谷学唱了歌曲,那你们还有什么话想要对山谷说呢?
师:你们有那么多的话想说给山谷听,我也有,我想唱给山谷听一听。(课件:出示创编歌谱)
226695-106680
分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创编的歌词
(4)学生评价
4.表演唱
【设计意图】该环节,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编活动,通过同学间的共同讨论、互相交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也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全课
1.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师:今天,大家郊游玩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生谈谈收获、感受。)
教师做总结
师:音乐无处不在,让我们做一个善于发现音乐的孩子!
167005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