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09 14:2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合计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是 ( )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 618年
2.下列对隋朝与秦朝相似之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短命王朝 B.都城都在长安 C.都因暴政而亡 D.都是统一王朝
3.隋文帝的最大业绩是 ( )
A.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B.结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
C.改革行政机构,重视选拔人才 D.减轻赋税徭役,大力发展农业
4.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作出了很多创造发明,右图是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它叫 ( )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5.唐太宗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是 ( )
A.和亲政策 B.封赏政策
C.剿杀政策 D.恩威并施政策
6.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 ( )
A. 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B.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C.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唐玄宗
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7.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元朝设立的管辖今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是: (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9.随着高考、中考的临近,考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种考试制度? ( )
A.禅让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10.唐朝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说明当时人们普遍推重: ( )
A. 明经科 B. 秀才科 C. 进士科 D. 状元科
11.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从侧面来分析,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B.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科举考试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重视明经考试。
12.今天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为: ( )
A吐蕃 B 南诏 C 回纥 D靺鞨
13.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
A.秦兵马俑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14.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某些风尚的是 ( )
A.新罗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日本人
15.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16.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17.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18.史书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 政治重心转移到南方
19.宋代富人的代步工具主要是 ( )
A.轿子或马车 B.牛车 C.驴车 D.轻舟
2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当权者苟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这个朝代的建立者是 ( )
A.赵普 B.赵匡胤 C.赵匡义 D.赵构
21.棉纺织业开始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时是在 ( )
A.北宋时 B.南宋时 C.唐朝时 D.元朝时
22.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王朝是
哪个民族的? ( )
A.契丹族 B.回纥族 C.蒙古族 D.满族
23.元朝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信仰的宗教是: ( )
A. 道教 B.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佛教
24.元朝时,专门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 (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25.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最远到达大西洋沿岸 B.先后七下西洋,经过20多年
C.第一次从刘家港出发 D.目的是为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二、识图题(18分):
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0分)
图一 图二
(1)图一是什么时期在什么地区出现的纸币?(2分)当时的名称叫什么?(2分)
(2)你对图一的纸币有何评价?(2分)
(3)图二是什么时期发行的纸币?(2分)名称叫什么?(2分)
2.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8分)

(1)判断《宋妇女剖鱼图》中女子可能是何区域人。(2分)
(2)猜想一下她蒸鱼常用什么燃料?(2分)用什么油?(2分)
(3)宋代南北方的饮食有什么差异?(2分)
三.材料解析题(22分)
阅读下列材料:(7分)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⑴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位皇帝的评价?(1分)
⑵这位皇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2分)
⑶被这位皇帝发现和提拔的著名人物是哪两位?(2分)
⑷该皇帝统治期间,唐朝的经济文化如何?(2分)
2、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到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三: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摘自《明史·职官志》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制度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中央官制?(1分)举出一位曾在其中任重要职务的重要官员?(2分)
(2)材料二记载的是什么制度?(2分)“中书省”是什么机构?(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2分)文中的“帝”指谁?(2分)材料三相对于材料一和二在制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中的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四.(10分)简答题: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

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
② ③
请回答:
(1)“用史实说话”,请你分别用两个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6分)
① 、 ;
② 、 ;
③ 、 。
(2)简要分析唐代中外交流频繁的原因(2分)
(3)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大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 (2分)
玉溪洛河民族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
初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二、识图题(共2小题,18分)
26.识图,回答问题。(10分)
(1)北宋时期 、四川地区 (2分) 交子(2分)
(2)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 (2分)
(3)南宋(2分) 会子(2分)
27. 识图,回答问题。(8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共22分)
29.(15分)(1)唐朝(1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宋璟等(任写一个,2分)
(2)行省制度(2分)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2分)
(3)明朝(2分)明太祖朱元璋。(2分)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分)
(4)皇权在加强,相权在削弱。(2分)
四.简答题(1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