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体案 
学科 物理  教材 选修2-3 章节 3.1 课时数 1 
时间 
 制作者: 
 批准人:   
课题 第三章 、光的干涉 衍射和偏振 
第一节 、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 
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波的产生、分类和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2)知道波的衍射现象,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3)知道波的干涉条件、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特点。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34-36页,补充下列知识点,标出疑点) 
一、机械波: 
1、机械波的产生: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和 . 
2、机械波的分类: 
横波: 方向与 垂直的波. 
 波峰:凸起的最高处;波谷:凹下的最低处. 
纵波: 方向与 在同一直线上的波. 
 密部: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疏部: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 
3、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波长:在波动中振动状态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用 表示. 
在横波中,两个 波峰或两个 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 . 
二、波的衍射现象 
1、定义 
波可以 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 ,或者 . 
3、衍射是波 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 
三、波的干涉 
1、定义: 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某些区域振动 、另一些区域振动 ,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形成的图样叫做 . 
2、干涉图样及其特点 
①加强区与减弱区互相间隔. 
②加强区 加强,减弱区 减弱(加强区减弱区不随时间变化). 
③加强点:振动的振幅等于 . 
减弱点:振动的振幅等于 . 
3、干涉是波 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现象. 
 
课 
堂 
同 
步 1、 (多选)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绕正在发声的音叉走一圈,可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声音的干涉现象. 
B.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C.横波只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只能发生干涉现象 
D.声波比光波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相对较大 
E .插入水中的细棒对水波的传播影响甚微,这是波的干涉现象。隔着矮墙能听到外面人的讲话,是波的衍射现象。 
2、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  ) 
A.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B.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图甲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图甲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课 后 
反 
思 
课 后 
作 
业 1.下列现象属于波的衍射现象的是 (  ). 
A.“隔墙有耳”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C.“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D.夏日雷声轰鸣不绝 
2. 对于波长为100 m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同一均匀的介质中,此波长比20 m的声波传播得快 
B.不能被听见 
C.波长太长,不能产生明显的衍射 
D.不能产生干涉 
3.一列水波通过某孔的实际情况如图所示,现把孔的尺寸变小,或者把水波的波长变大,对水波通过孔后的假想情况的四幅图中,其假想错误的图示有 (  ). 
4.在空旷的广场上有一堵较高大的墙MN,墙的一侧O点有一个正在播放男女声合唱歌曲的声源.某人从图中A点走到墙后的B点,在此过程中,如果从声波的衍射来考虑,则会听到 (  ). 
A.声音变响,男声比女声更响 
B.声音变响,女声比男声更响 
C.声音变弱,男声比女声更弱 
D.声音变弱,女声比男声更弱 
5.两列波相叠加发生了稳定的干涉现象,那么 (  ). 
A.两列波的频率不一定相同 
B.振动加强区域的各质点都在波峰上 
C.振动加强的区域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的区域始终减弱 
D.振动加强的区域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不断地周期性地交换位置 
6.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遇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 
B.相遇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 
C.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D.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间听得清楚,这说明声波在相遇时互不干扰 
7.水槽中步调相反的波源S1、S2发出两列波长相等的水波,设某一时刻P点恰好是两波谷相遇,则 (  ). 
A.这两列波能干涉 B.P点始终就在波谷 
C.P是振动加强点 D.P的位移有时可为零 
8.如图12-4-13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时刻质点O正处在平衡位置 
B.P、N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向O点处移动 
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