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新课标:了解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认识其主要特点;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认识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高中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西方主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时空坐标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时期
材料: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日知等译《雅典政制》
思考: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主要机构是什么,有何特点?
(1)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村社实行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2、中世纪时期
基层单位:
管理者:
职责:
(1)庄园
庄园
庄园主或管家
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审判;庄园自给自足,在各自的领地独立行使权利。
城市居民:
夺权方式:
基层单位:
城市管理:
(2)城市
手工业者、商人
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行会
城市政权主要由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教会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它是西欧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基层治理
(1)概况: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2)表现:
国家 时期 表现
英国 1835年
美国 建国后
法国 大革命后
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
3、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基层治理
(3)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社区组织形成的原因
(4)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基层治理的举措
(1)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2)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3)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4.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参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决策。
社区
基层组织:
社会功能:
5.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西方的基层治理之路有什么特点?
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自主权逐渐扩大;
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的发展围绕地方自治的民主性和独立性进行,即对内的民主治理和对外的独立自主;
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1、西方社会救济保障的起源——中世纪时期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一:据统计,宗教改革前至少有 110 座养育院和 2000 多家施物所归教会所有,在这些场所接受救济的贫民有近 9 万人,费用占教会收入的 1/3。
——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材料二:林里吉斯圣三一行会规定:当会员陷于贫困时,有权利从行会的收益中获取生活救济。获取的多少则要视情况而定。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
材料三 中世纪的庄园对贫困佃农的救济,包括为寡妇和幼子谋生,对孤儿提供监护和救助。另社会举办的慈善活动,其善款多用来修建医院,修缮道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此外也会为穷人提供食物,帮助少女完婚或进入宗教,帮助儿童上学或学工。英国王室、贵族和富商也经常通过宴会、酒会的形式来资助贫民,帮助其维持生计。
依据材料思考:中世纪时期西方有哪几类社会救助机构?
教会救助、行会救助、封建庄园救助
材料: 无论是救济活动的双方,还是救济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施救者可以是贵族领主也可以是平民百姓,救济方式既可以是给予实物也可以是给予钱财亦或是提供公共服务等。
此时的社会救济性质是一种应急性的补救措施,而非预防性的社会保障。慈善活动的发起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灾害的产生,根据灾害的情况决定施救者和受助者以及救助的形式和内容。灾害一旦过去,慈善活动也就停止了。
依据材料思考: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救助有什么特特点?
救济的随意性;应急性的补救
(2)建立:
国家 时期 表现
英国
德国
美国
2、工业文明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7世纪初
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1935年
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劳工与资本家的矛盾逐渐显露。社会救济制度开始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3)发展:
①积极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缓和了社会矛盾;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消极影响: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造成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4)评价:
初形成,第一部社会保险法
195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保险法。
渐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全覆盖,让亿万人享有基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更公平,突破城乡分割的藩篱
建立起了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课堂小结
生命
人权
社会保障
基层治理
古希腊:村社
西欧封建社会:庄园/行会/
近代民族国家:地方自治市镇
二战后:社区
社会救济:英《济贫法》
社会保险:德《疾病保险法》
社会保障:美《社会保障法》
福利国家: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
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
答案:C。解析 [古希腊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由题干可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的人年满十八岁经过登记后可以享有公民权,这符合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
C
课堂巩固训练
2.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等。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教堂”“法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庄园不仅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还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故选C项。A、B、D三项不全面,排除。
C
3.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 )
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
B.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
C.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
D.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
解析:选A。中世纪后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这样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存在的众多行会组织是城市中同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的联合组织。市民通过行会组织的政治中心及市政厅来对城市进行管理,故选A项。
A
4.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 )
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B.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C.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可以看出原来没有公民权的人也获得了公民权,公民的自由权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扩大民主范围,不是公民大会如何运行的问题,故B项错误;村社职能的扩大,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没有体现保护平民利益的目的,故C项错误;认可公民权由“氏族族籍”变为“村社”登记,由血缘变为地域,这种变化推动了雅典民主的确立,推动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故D项正确。
D
5.16世纪的伦敦,一百年来(每年选举一次)有24个市长是绸缎、丝绒商,17个是呢绒商,14个是食品杂货商,其他每个同业联合会都有六七个人当选过。此外,伦敦市政参事和众议院议员也往往是12个大型同业联合会的成员。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深刻的是( )
A.市民通过行会控制市政
B.市民通过选举开始参政
C.市民与君主开始共施政
D.行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
解析:有24个市长是绸缎、丝绒商,伦敦市政参事和众议院议员也往往是12个大型同业联合会的成员,说明伦敦市民通过同业联合会即行会参与并控制市政活动,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选举问题,排除B;材料也没有涉及君主的信息,排除C;材料反映行会对市政的影响,不能说是城市经济的灵魂,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A
6.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即不论家庭大小和生活支出多少,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它规定,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这些规定反映出英国( )
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B.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C.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D.救济观念走向人道
答案:A。解析:1834年处于工业革命时期,“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可以为社会提供自由劳动力,此法案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出现社会矛盾,故B项错误;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的颁布反映了英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不能反映法律体系的完善,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对救济阶层的限制,不是救济观念,故D项错误。
A
7.有位于高处、豪华的领主住所;有简陋的农奴茅舍;有包括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领主主持的法庭处理领地内部事务;农奴以劳役地租的方式承担义务。这样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中世纪庄园 B.中世纪城市
C.东汉豪强地主庄园 D.门阀士族辖地
解析:依据材料中“农奴、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领主以及劳役地租”可知是中世纪西欧的庄园,故A项正确;城市不符合劳役地租的信息,故B项错误;中国东汉和魏晋时期没有教堂,故C项和D项均错误。
A
8.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下列言论能体现西方福利制度实质的是( )
A.“各自凑钱的聚餐”
B.“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
C.“一人为人家,人家为人人”
D.“资本家吃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
解析:选D。西方福利制度的实质是缩小贫富差距、稳定社会秩序。A项属于西方福利制度的实施方式,故A项错误;B项属于西方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故B项错误;C项属于西方福利制度的实施方式,故C项错误;“不得不给工人香肠”体现出缩小贫富差距、稳定社会秩序的实质,故D项正确。
D
9.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跌入深渊。”她说的“安全网”应指( )
A.社会保障体系 B.强化国防保障
C.发展粮食生产 D.劳动安全保护法
解析:选A。材料中“梯子”“安全网”是象征性的说法,梯子的含义是指社会存在一定的财富高低差别以驱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向上奋斗,安全网是指建立社会保障的福利项目,减少因贫富悬殊过大而引发的社会动荡。故选A项。
A
10.罗斯福上台后,为了确保失业者和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罗斯福突破主要依靠私人和社区援助的传统救济制度,政府强力地介入失业救济,极大地增强了救济力度,迅速扩大了救济面。该措施(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C.有效地解决了失业问题
D.维护和增强了失业者的自尊
【答案】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强力地介入失业救济,极大地增强了救济力度,迅速扩大了救济面”的措施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社会救济是罗斯福新政的组成部分,故B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社会救济不能增强失业者的自尊,故D项错误。
A
11.从19世纪晚期开始,欧洲国家在德国率先示范下,采纳了社会改革方案,引入了失业补偿金、最低工资法以及疾病、事故和失业保障,对工作时间和条件也做了规定。这些改革( )
A.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设想
B.为后来建立福利制度提供借鉴
C.体现了民主政治已经成熟
D.有利于工人阶级开展合法斗争
B
【答案】B。【解析】“从19世纪晚期开始,欧洲国家在德国率先示范下,采纳了社会改革方案,引入了失业补偿金、最低工资法以及疾病、事故和失业保障,对工作时间和条件也做了规定”这属于资本主义早期的社会保障行为,为二战后福利制度提供了借鉴,故选B项;“欧洲国家在德国率先示范下,采纳了社会改革方案”属于资本主义缓解国内矛盾的做法,来抵制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欧洲国家在德国率先示范下,采纳了社会改革方案”其目的是保障社会的弱势群体,缓和国内矛盾,与民主制度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引入了失业补偿金、最低工资法以及疾病、事故和失业保障,对工作时间和条件也做了规定”可以消除工人阶级的斗争,排除D项。
12.19世纪80年代德国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疾病、失业、养老保险等体制,俾斯麦因此被称为欧洲社会福利计划的奠基人。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德国( )A.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B.重视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完善
C.为了对外战争而改善人民生活
D.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答案】D。【解析】据材料“19世纪80年代德国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疾病、失业、养老保险等体制,俾斯麦因此被称为欧洲社会福利计划的奠基人”,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突显出来,为解决这些矛盾,俾斯麦在德国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故选D项;材料只提到德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并没有涉及人民生活水品,排除A项;此时社会福利制度才建立,并不是完善,排除B项;德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解决国内问题,排除C项。
D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