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明) 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曾于山之东坡居住,故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是杰出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伟大的诗人、词人,也是著名的书画家。他的诗文,尤其是词,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开一代豪放词风,对当时和后人的影响很大。 时年47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唐宋八大家 ” ——散文
“苏 黄” ——诗
“苏 辛” ——词
“宋 四 家” ——书法
苏轼、黄庭坚、 米芾、蔡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代表作品有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这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怀古: 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古代文人学士,登临山川胜地,凭吊前人遗迹,发为吟咏,叫做怀古。这类作品往往联系历史往事来抒发个人感慨。
解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注意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2、初步感受词人的思想感情。朗读欣赏大江东去,浪淘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瑜 字公瑾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本词上片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上 阙 所见:赤壁壮景
所想:千古人物 赤壁豪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通过比较明确:
共同点:
都气象开阔,辽远雄伟,写出了江水的汪洋恣肆。
不同点:
苏轼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在这里,奔腾不息,滚滚东去的长江已不仅仅是一条江水的名称,而是滔滔历史长河的代名词。“浪淘尽”将“大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联系到一起。作者面对波涛滚滚的江水发出感慨,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惊穿卷雪哪些词运用得准确又形象?赤壁壮景乱穿惊拍卷雪险怪高峭汹涌猛烈奔腾纯白形声形色夸张拟人比喻向往英雄 豪迈奔放思考:
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把眼前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描写得宏伟、壮阔、气势磅礴,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起何作用?
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下片主要写词人所思,他想到了什么?下 阙 所忆:周郎赤壁
所慨:人生如梦 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 对比当中,感叹自我 怀古伤今,思瑜叹己(1)说明周瑜当时非常年轻,才华横溢,很有作为。
(2)以美人衬托周瑜的潇洒风姿。
(3)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周瑜和君主的姻亲关系,是他得到重用的重要表现。提问:
1、写“小乔初嫁了”有什么特别含义?
大乔、小乔为江东著名美女,大乔为孙策之妻,小乔为周瑜之妻。相传曹操命曹植撰《赋》云:“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字公瑾,年轻有为,24岁拜为将、娶小乔为妻,34岁指挥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赤壁战役。美女 配 英雄小乔初嫁:年纪——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外貌——俊朗非凡
羽扇纶巾:气质——儒雅倜傥
谈笑间: 个性——自信从容
樯橹灰飞烟灭:才能——破敌奇功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作用:
突出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抒发了对英雄的赞颂与敬仰之情。儒将风度:从容闲雅,指挥若定,具有非凡的谋略和豪迈的气概。
比较思考:
引用典故方面,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写作背景简介:
嘉佑二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因与当权派政见不和,屡被贬官,甚至在1079年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词为被贬两年后所作。
仕途坎坷年老无为对英雄业绩的向往豪放洒脱
年轻有为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概的?
“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热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讨论 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流露了作者消极的人生态度,请谈谈你的看法。 消极豪放中略见苍凉
旷达乐观的情怀
导思点拨 求异创新 1)——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两句,正是作者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导思点拨 求异创新 2)——“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知命”,“早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这是一种人之常情,怎能说是消极的呢?导思点拨 求异创新 3)——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认识的?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豪放”表现的三个方面:
1、描绘壮丽之景。
2、刻画豪迈之人。
3、抒发壮志豪情。
所想所忆所慨乱石惊涛英雄豪杰周瑜年轻有为自己功业无成所见 整体感知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注:苏轼于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居黄州定惠院,作此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练习:对这首词的字句,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漏断中漏指漏壶,是古时计时的器具,本句指夜间,人们已入睡。
B、幽人指幽居者,孤鸿实为自喻,与幽人均指诗人自己。
C、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说寒枝上过于寂寞、清冷,雁不肯栖身。
D、本词书写了诗人孤独寂寞、孤高自赏的情怀,寄情于物,含蓄深厚,创造了物我和一的审美境界。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朦雨亦奇
若将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苏东坡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