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能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感受歌曲的意境,培养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整体听唱法,引导学生参与听,唱,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装饰音及力度记号的歌唱处理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好,那么就请同学们先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它发出的声音,然后猜一猜是什么?(串铃)你能用它打出节奏吗?(出示节奏图)你还能打出什么节奏?它的音色怎么样?(音色清脆、悦耳)
叮铃铃,叮铃铃,这样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果加入到歌曲中那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二、学习新歌
1 初听,感受歌曲情绪
说说你听完这首歌的感受。(学生自由说)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放牧的少年在山坡上放羊)同学们可真会听音乐。这是一首湖南湘西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民歌。 这首歌曲旋律流畅,欢快活泼,歌词中唱到蓝天,白云,清清的小河,成群的鱼儿,绿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赶着羊群发出内心的欢乐歌唱。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多么动听的一首歌。就让我们走近这群可爱的牧童,去学唱他们的歌曲《叮铃铃》
2 再听
想一想:歌曲中叮铃铃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呢?(羊脖子上的铃声)
教师弹琴,学生模仿叮铃铃的声音
(1)一齐跟琴唱
(2)男生唱一句,女生唱一句,再合
(3)加入渐强记号演唱
看到渐强记号,我们应该怎么唱?(声音由弱到强,声音越来越明亮。)羊群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所以铃声一点点加强。
铃声从山谷传来时是一下子连续出现的吗?(是时有时无,飘忽不定的,虽然铃声飘忽不定但依然清脆悦耳)所以,这一段的铃声是断断续续,再连起来。
(4)用有弹性的声音表现铃声
歌曲中加入了铃声在表达歌曲的情绪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使歌曲的情绪更加的欢快)
(5)加入串铃的声音
加入,串铃的声音,让我们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 再听歌曲,学习吆喝声
想一想,歌曲中除了有羊脖子上的铃声,还有什么声音呢?(吆喝声,弹琴声)
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牧童,学一学吆喝声,感受放牧的快乐吧!现在,老师就邀请大家跟我去放羊了。
(1)一齐跟琴唱 嗬 注意装饰音 加渐强记号唱
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上大声的尽情的演唱,声音越来越强。(左手放在嘴边做嗬的动作)
(2)唱衬词 啰 啰 加入下滑音,渐弱记号演唱
啰 右手做甩绳的动作。
(3)男生唱吆喝声,女生唱铃声。
4、读歌词
我们俨然成快乐的小牧童。小牧童每天都是边唱歌边放牧的。真是快乐啊!为了能更好的唱好这首歌曲,感受牧童的快乐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
5、跟着音乐唱一唱
6、跟琴唱
学习第一段歌曲,教师弹琴,提醒装饰音的唱法,能跟着琴唱一唱吗?试一试。你们的节奏唱的很准确,现在想不想听老师唱一唱,你们看着歌词,心理跟着我唱
装饰音、#5是湖南民歌的特色。它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民歌风味
最后一句要唱的自豪,力度加强
跟琴完整唱第一段。再完整唱第二段
7、解决第二段歌曲结尾处唱法
比较两段歌词的结尾有什么不同?(第二段结束的地方多了一小段铃声)为什么结尾处要加这一小段铃声呢?这里应该怎样唱?(牧童赶着羊群回家,越来越远,所以,要唱的稍慢,稍弱)
8、带着欢快的情绪完整唱整首歌曲。
高山,白云,小河,鱼群再伴随着牧童的吆喝和羊群奔跑发出的铃声,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卷啊,让我们用歌声唱出这美丽的画卷。表现牧童发自内心的欢乐歌唱。
三、表演唱
1、师生接唱 男女生分着唱
2、用串铃和碰钟在间奏和长音处来伴奏演唱
3 、表演唱
四、简介湖南及湖南民歌的特点
同学们表现的很投入,老师已经被你们的歌声打动了,那一提到湖南同学们都会想到什么?
1.介绍湖南风土人情地域特产。
2、老师找了几幅湖南的美丽风光,我们欣赏一下
师:对,美丽富饶的土地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湖南人,而朴实的人们又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融进了民族歌曲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很强的民歌特点。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湖南民歌,叫《浏阳河》,听一听这首歌是唱谁的。(是唱给我们可亲可敬的毛主席的)
3.介绍湖南民歌特点。
你知道湖南民歌有什么特点吗?结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歌曲说一说
师: 湖南民歌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比如说浑圆嘹亮的_?±±???_、优美抒情的_?°?è°?_,气势磅礴的_?????¨??·???_、还有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等等,尤其是歌曲中衬词,装饰音,变化音的运用,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最后让我们再完整的唱一遍这首湖南民歌《叮铃铃》。感受湖南民歌的美。
五、小结
同学们,在你们的歌声中,老师看到了一个个快乐的小牧童。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喜欢民歌,唱响民歌,在音乐声中找到生活的快乐,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