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
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冬雪”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学设计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
授课类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七课《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材分析
本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和巩固,也是对新知识的提前渗透。本课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是一首带有生物科普知识的儿童歌曲。歌曲学习不仅解决变化音的音准、弱起节奏等知识点问题,而且把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的淋漓尽致。
根据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感知雪花与生活的关系,体现学生对大自然、对小动物的关爱。
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结合五年级学生学习歌曲的特点,我确定本课为一课时,具体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人与音乐的亲密关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歌曲,让学生了解小动物冬眠的科普知识,并能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有感情的表现歌曲,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辨、模仿,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变化音。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积极想象、探索、创造、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表现音乐音乐。
教学重点
1.学习难点:歌曲中第三乐句的演唱。
2.学习重点:学生能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中有升5和弱拍起唱的乐句。
教学方法
听唱法、模唱法、对比法、启发式提问法、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雨声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音乐做律动。
2.课前三分钟小讲:我知道的冬天歌曲
二、导入新课
1.发声导入
呼唤冬天
你 好 冬 天 冬 天 冬 天!
三、学习新课
1.初听歌曲。
冬天真的来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为冬天带来了一个美丽的梦。请你们听一听下面那条旋律更能表现雪花飞舞犹如梦境般的场景呢?
雪 花 带 来 一 个 冬 天 的 梦
升记号的运用使这段旋律有梦境的感觉。唱到变化音的时候,我们伸出手,托起雪花,唱出雪花在飘的感觉。
2.雪花飘下来,小动物要冬眠了,要做美梦了,请你为小动物唱歌摇篮曲吧?
(1)边唱主干音,边做摇摇篮的动作。
(2)教师配合演唱。
(3)学生感受弱起小节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推动力、起伏)
(4)提醒学生用正确的呼吸演唱弱起小节的旋律。
小动物在摇篮里睡得可香了,它们正做着雪花带给他们甜蜜的梦!(出示课题)
3.聆听歌曲
在歌曲中找出升5和上面学的弱起小节旋律用动作表现出来。
6.填唱歌词。
8.处理歌曲,在唱告诉小动物的时候要唱的轻巧有弹性,并在间奏处小组讨论加入动作或象声词。
9. 加入律动演唱歌曲表找出恰当的词语表现歌曲的情绪帮助学生演唱。
10.加入引子演唱歌曲。
四、拓展实践
1.全班一起加入奥尔夫和小打乐器,小组合作表演,学生互评。
2.与美术结合边听音乐边剪雪花,布置板书!
五、教师小结
1.教师小结。
2.学生感受雪花飘落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