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
对待生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诗人减克家以“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为题,在对比中突显了鲁迅的伟大。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感受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重点)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难点)
学习目标
目录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WORDS AND PHRASES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TEXT SCENERY
第三部分|课文风景
EXTRACURRICULAR RELATED
第四部分|课外相关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作家简介
资
料
减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著名的诗人、作家。1925年首次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诗歌《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现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写作背景
资
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减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在写这首短诗时,诗人曾说:“对于这样一位巨人作全面的歌颂,那是很难下笔的。我只是概括地从他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上来表现他的伟大。”
WORDS AND PHRASES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同音字
字
词
fǔ
yuàn
yě
俯
(
)
俯下
愿
(
)
情愿
野
(
)
野草
辅
(
)
辅导
苑
(
)
文苑
也
(
)
也许
府
(
)
政府
院
(
)
院落
冶
(
)
陶冶
怨
(
)
抱怨
釜
(
)
破釜沉舟
的
de:有的 吃的
dì:目的 有的放矢
巧记:小明乘坐的( de )的( dī )士最先到达了目的( dì )地。
多音字
字
词
dī:打的 的士
处
chǔ:处理 为人处世
chù:到处 教务处
巧记:这个地处( chǔ )郊外的小区里处( chù )处鸟语花香。
词语释义
字
词
比喻为生活所迫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帝国主义将中国人民当牛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niú mǎ)
牛马
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
例:为了纪念在那次战斗中牺牲的勇士,人们修建了这座雕像。
(jì niàn)
纪念
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形容某种精神或某个事物千古流传。
例:他这种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品质将不朽于人世间。
(bù xiǔ)
不朽
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例:欺压人民的人没有好下场。
(xià chǎng)
下场
近义词
字
词
—
俯下
低下
—
情愿
宁愿
—
永远
长久
—
到处
处处
反义词
字
词
—
伟大
平凡
—
俯下
仰起
TEXT SCENERY
第三部分|课文风景
27 有的人
鲁迅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思考。《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
2
第一个“活”字写出了诗人的鄙夷和轻蔑之意,表达了诗人的痛恨;第二个“活”字是诗人对鲁迅先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表达了诗人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和凶残的本质;“啊,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讽刺。“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达得形象充分,刻画了鲁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对两种人的生与死进行评价。
段解
全诗的总纲。诗人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前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生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3
4
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
第二部分
(第2-4自然段)写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赞颂了给人民当牛马的精神,揭露了反动统治者腐朽和骄横。
段解
写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相反的态度。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5
6
一个“摔”字,表现了人民的力量,“垮”字写出了反动统治者失败的命运。“摔垮”与“记住”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对革命者的无比热爱。
“青青的野草”给人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春风”“到处”“青青”等词语,是诗人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不朽精神的热烈歌颂。
“刻入”表明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们已经臭名昭著,比尸首“烂”得更早。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7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鲁迅以及像鲁迅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第三部分
(第5-7自然段)写人民对这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给人民当牛马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而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只能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
结构图示
课
文
批判
歌颂
骑在头上
刻入石头
为了人民
只为自己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举得很高
看到下场
把他摔垮
烂得更早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行尸走肉
虽死犹生
生与死的评价
对人民的态度及
人民对他的态度
主题思想
课
文
这首诗在怀念鲁迅先生的同时,通过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感悟: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让我们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做一个勇于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的人。
疑难探究
课
文
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人?
探究:这首诗写了两种人,一是指反动统治者,他们是一心追求名利的人,是损害人民利益的人,是愚弄人民、残酷剥削人民的人,是被人民憎恶的人,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
一是指鲁迅先生和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他们是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是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是维护人民利益的人,是被人民爱戴的人,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写作特点
课
文
对比的手法。
诗中的每一小节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描写,每一小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使得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
EXTRACURRICULAR RELATED
第四部分|课外相关
知识积累
课
外
描写人民公仆的四字词语
>
大公无私
率先垂范
无私奉献
任劳任怨
鞠躬尽瘁
克己奉公
高风亮节
清正廉洁
知识积累
课
外
关于人生意义的名言警句
>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知识积累
课
外
关于社会变革的古诗
>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对待生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诗人减克家以“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为题,在对比中突显了鲁迅的伟大。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