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少年中国说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3 11:4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课件
“说”是文体的一种,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说明某个道理。“少年中国”是“年轻的中国”的意思。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作者以“少年中国说”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的光辉前程的展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少年中国说
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重点)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学习目标
目 录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WORDS AND PHRASES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TEXT SCENERY
第三部分|课文风景
EXERCISE NAVIGATION
第四部分|习题导航
EXTRACURRICULAR RELATED
第五部分|课外相关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作家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与其师康有为导维新变法,并称“康梁”。文学上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一生著作多,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少年中国说》: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作者流日本之时。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攻陷天津和北京等地。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国是“东亚病夫”,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散布悲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梁启超逃亡日本后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到日本的当年就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体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无耻谰言,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WORDS AND PHRASES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识字表



tāi



zāi

lín

huáng

xiè
写字表









同音字


xiè



飞泻



感谢



泄露



卸载
qián



潜伏



乾坤



钱财



前面




履行



铝材



旅游



屡次
jiāng



新疆



缰绳



将来



僵硬
词语释义


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yù yù huáng huáng)
矞矞皇皇
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隼,一种凶猛的鸟。

(yīng sǔn shì yì,fēng chén xī zhāng)
鹰隼试翼
风尘吸张
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出来,发出耀眼的光芒。干将,古代宝剑名。硎,磨刀石。

(gān jiāng fā xíng,yǒu zuò qí máng)
干将发硎
有作其芒
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

(tiān dài qí cāng,dì lǚ qí huáng)
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
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上极远的地方。
(bā huāng)
八荒
表示赞叹,相当于“啊”。
(zāi)

TEXT SCENERY
第三部分|课文风景
13 少年中国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
作者指出建立少年中国的力量在于“中国少年”——富有创新精神和爱国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提出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主张。
赏析
首句点出少年的责任,明确全文主旨。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告诉我们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这些词语是步步推进的,作者先写“智”,“智”了就会“富”,“富”了就会“强”,“强”了就可以“独立”,“独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会“进步”,“进步”了才会“胜于欧洲”,“胜于欧洲”了最后才会“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
“红日初升”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
3
作者以激昂饱满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因中国少年奋发有为,少年中国豪迈崛起的振奋民志、激动人心的画面: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赏析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象征少年中国昂扬崛起;“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象征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象征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奇花初胎,矞矞皇皇”象征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干将发硎,有作其芒”象征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描写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写时间之长,空间之广,为下句所表现的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前景。
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以及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两个感叹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感染力,读后使人心潮澎湃。
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而全在我们的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们国家就聪明,少年富有我们国家就富有,少年强大我们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们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们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们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们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地球,我们国家就称雄于地球。
一轮红日刚刚升起,万道金光射向大地。黄河从地下涌出,一泻万里,奔腾浩荡。潜伏的东方巨龙从深渊中腾空而起,它的鳞爪在云中舞动飞扬。幼虎在山谷里怒吼,成百上千的野兽都吓得胆战心惊,四散奔逃。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神奇的花刚孕育蓓蕾,是那样的华美瑰丽,富丽堂皇。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出来,发出耀眼的光芒。少年中国像个巨人屹立在东方,头顶着苍天,脚踏
译文
着黄土大地。少年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无限广阔的疆域。他的前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
多么美丽啊,我们的少年中国,他同苍天一样不会衰老!多么壮大啊,我们的中国少年,他们同少年中国一样万寿无疆!
结构图示


《少年中国说》(节选)
提出观点
直抒胸臆
展望前程
中国少年 发愤力强
少年中国 繁荣富强
主题思想


课文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感悟: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让我们弘扬民族精神,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灿烂的文化武装自己,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疑难探究


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探究:为了写出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当我们的眼前呈现出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时,自然会感觉到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那样的朝气蓬勃,富有青春的活力,他们在地球上的出现,犹如红日初升,黄河奔流,是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写作特点


大量运用铺排手法。
本文语言高度凝练、概括,气势宏大,感情饱满。文章多为四字铺排,而且押韵,运用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EXERCISE NAVIGATION
第四部分|习题导航
习题导航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朗读点拨:朗读第1自然段时,第一句话提出观点,要铿锵有力。第二句话是排比句,并在内容上逐层递进,我们读的时候,气势要逐步增强。第2自然段多为四字短语,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浓重炽烈,朗读时要饱含真挚的情感,读出少年中国的朝气蓬勃。第3自然段要读得高亢,充满力量。
背诵点拨:首先要弄清层次,第1自然段提出观点后,阐述少年与中国的关系,这些词语是步步推进的。第2自然段运用了大量比喻,顺序为“红日”“河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等,记住顺序,背起来就容易多了。第3自然段总结全文,表达了对“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祝愿。
习题导航


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课文的意思,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答案:课文用“红日初升”“河出伏流”“潜龙腾渊”“乳虎啸谷” “鹰隼试翼”“奇花初胎”“干将发硎”来赞美少年中国。
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答案:中国少年承担着让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强大富庶的中国为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强所以少年强。两者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习题导航


课文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
点拨:我们可以到图书馆翻阅书籍或在网上搜集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与同学一起交流,并选取材料制作手抄报。
EXTRACURRICULAR RELATED
第五部分|课外相关
知识积累


形容少年的四字词语
>
意气风发
朝气蓬勃
生龙活虎
初生牛犊
后生可畏
风华正茂
知识积累


有关少年意气风发的诗词
>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美文感悟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luán)鞭棰(chuí)之惨酷,唯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唯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sī)亡可翘足而待也。
梁启超说:造成今天衰老腐朽的中国的,是中国衰老腐朽的人的罪孽。创建未来的少年中国的,是中国少年一代的责任。那些衰老腐朽的人有什么可说的,他们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日子不远了,而我们的少年才是新来并将与世界结缘……中国如果成为牛马奴隶,那么烹烧、宰割、鞭打的残酷遭遇,只有我们少年承受。中国如果称霸世界,主宰地球,那么发号施令的尊贵光荣,也只有我们少年享受。这与那些气息奄奄将与鬼做邻居的老朽有什么关系?他们如果漠然对待这一问题还可以说得过去,我们如果漠然地对待这一问题,就说不过去了。假如使全国的少年果真成为充满朝气的少年,那么我们中国作为未来的国家,它的进步是不可限量的。假如全国的少年也变成衰老腐朽的人,那么我们中国就会成为从前那样的国家,它的灭亡不久就要到来。
译文
答:梁启超先生用形象化的表现手法揭示了中国老朽与中国少年对于民族和时代迥然不同的责任心,在鲜明、冷峻的对照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鲜明主张。
这段文字是课文节选的前一部分,梁启超先生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指出造成国势衰微的根源——“中国老朽”,亦即制度的因袭、官员的守旧;接着指出创建少年中国的力量在于“中国少年”——富有创新精神和爱国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
阅读小语
1. 这段文字与课文选段有什么联系?
自悟空间
2. 我们作为当代的中国少年,可以为中国的发展做些什么?
示例:我们是幸福的新一代,也是肩负重大责任的新一代。我们的今天决定着中华民族明日的复兴。我们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勤学好问的精神,学知识,练技能,强体魄,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时刻准备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课件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