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6章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6章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36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2 22: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人教版 八年级上
体积;体积
乙;0~50 mL
1
2
3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乙;50
见习题
4
5
6
底部
天平;量筒
B
见习题
7
8
9
见习题
10
11
见习题
A
12
见习题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偏大;偏小
14
13
见习题
1.量筒的作用:用来测定液体________,或采用排水法间接测定小固体的________。
课堂导练
体积
体积
2.量筒的读数:视线应与量筒内凹形液面的________相平。若仰视读数会偏小,若俯视读数会偏大。
课堂导练
底部
3.(中考·江西)在练习使用量筒时,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选用如图所示中的________量筒,其量程是________。
课堂导练

0~50 mL
4.如图所示是三位同学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
课堂导练

50
5.测量密度的原理:ρ=________。
课堂导练
6.测量密度的工具:利用________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________测量物体的体积。
课堂导练
天平
量筒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课堂导练
【点拨】利用题中选项A、C、D的步骤即可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另外,量筒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
【答案】B
课堂导练
8.(2021·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级月考)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的密度时,有如下实验步骤,其中不必要的是(  )
A.测烧杯的质量
B.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C.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
D.测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课堂导练
【点拨】按照题中选项B、D、C的顺序即可测出盐水的密度,而不需要测烧杯的质量。
【答案】A
课堂导练
9.(2020·宿迁)小明想知道橡皮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的____________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课堂导练
课堂导练
【答案】零刻度线;右
【点拨】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用天平测量橡皮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橡皮的质量为________g;他又用量筒和水测出橡皮的体积为8 cm3,则橡皮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课堂导练
11.2
1.4
10.(2020·黔东南州)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的自来水密度进行了测定:
课堂导练
(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向_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实验正确操作,测出自来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114.8 g,将部分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丙所示,为________g。
课堂导练

平衡螺母
60
54.2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自来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4)在向量筒倒入自来水时,如果不慎有水溅出,则测出的自来水密度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课堂导练
偏大
1.01×103
11.(2020·河南)郑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课后训练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 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 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课后训练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________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点拨】最小的5 g砝码放入右盘之后指针向右偏,说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大于烧杯和石榴汁的质量,但超出的质量小于5 g,所以此时应将5 g的砝码取下,再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m总=50 g+10 g+2.4 g=62.4 g,石榴汁的质量m=m总-m烧杯=62.4 g-40 g=22.4 g,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V=20 mL=20 cm3;石榴汁的密度
【答案】②将5 g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62.4;③20;④1.12×103
课后训练
(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课后训练
【点拨】石榴汁有残余,会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小,最终密度偏大;只需要调成②③①④,这样测的空烧杯的质量就将残留的石榴汁质量包含在内了,最终结果会更加准确。
偏大
②③①④
12.(2021·南京模拟)小刚做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移动游码至标尺的__________________处,若此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使天平平衡。
课后训练
左端零刻度线

(2)将蜡块放在天平______盘中,另一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蜡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蜡块放入盛有50.0 mL水的量筒中,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读得量筒的示数为60.0 mL,则该蜡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计算得出蜡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课后训练

8.4
10.0
0.84×103
13.(中考·泉州)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
课后训练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
课后训练
【点拨】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________g。
课后训练
【点拨】空玻璃杯的质量m0=20 g+5 g+2.4 g=27.4 g。
27.4
(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课后训练
【点拨】在给玻璃杯装适量石英粉后,应测出玻璃杯和石英粉的总质量,记为m1。
玻璃杯和石英粉
(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2。
课后训练
【点拨】将石英粉倒出,再装水至标记处,同样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2。
玻璃杯和水 
(5)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课后训练
(6)这种测量方法所测得的石英粉密度比实际值________(填“大”或“小”)。
课后训练

14.(2020·哈尔滨)某小组同学想测量铅球的密度,准确测得铅球的质量后,测量体积过程如图所示,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________,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思路点拨】当铅球从水中取出时,铅球表面不可避免会沾有水,故导致加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大于铅球的实际体积;然后根据
【答案】偏大;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