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

文档属性

名称 祖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28 15: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祖 逖 司马光读准字音少有大志 司州主簿
蹴琨觉 左丞相睿
军谘祭酒 纠合骁健
给千人廪 使自召募
中流击楫 起冶铸兵
读清句读a.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b.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范阳祖逖, 少有大
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曰:“此非恶声也!”因起
舞。年少,年轻一起做,担任卧室,寝室半夜用脚踢、蹬这不祥的声音于是闻鸡起舞 ——东晋时,祖逖和刘琨二人为好友,常常互相勉励。半夜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后用来比喻志士及时奋发。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
居京口,纠合骁健, 言于
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
自相鱼肉, 遂 使戎狄乘隙,
毒流中土,今遗民 既遭残贼
,人思自奋,居住集合说对 由于比喻残杀、残害于是、就让如今,现在已经残害、伤害想着等到“让…做”,让他担任骁勇强健的人大王诚能命 将出师,使 如逖者统
之 以复中原,郡国豪杰,
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
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
,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如果 将领派像我这样的人代指军队来英雄豪杰向来的让供给军饷任命担任自相鱼肉——指自己跟自己或集体内部的相互之间残害、伤害。望风响应——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逖将其 部曲百余家
渡江,中流击楫 而誓曰:“祖
逖不能清中原而 复 济者,有如
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
,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率领敲打 船桨发誓肃清,清除再渡过江河驻军然后军队中流击楫中流:河流的中央。楫:桨。比喻收复失地的决心。关于祖逖 祖逖,晋代名将,字士稚。西晋末率亲党数百家南移,迁居京口。建兴元年(313年)要求北伐,司马睿(晋元帝)任为豫州刺史,率部渡江,誓复中原。所部纪律严明,得到人民响应,进屯雍丘,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其时匈奴刘曜与羯族石勒互相攻击,时机对晋有利,但东晋内部迭起纠纷,对他不加支持,终于忧愤而死。虽然祖逖事业没有完成,但是他的名字却载入史册,名垂青史。而他闻鸡起舞、艰苦磨练的事迹也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一代人。概括每段内容第一段:闻鸡起舞,表现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
第二段:请缨北伐,表现祖逖收复中原的强烈列愿望。
第三段:中流击楫,表现祖逖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的决心。
阅读第二段一 此段中祖逖的表现与谁的行为形成对比?
祖逖慷慨陈词,请求统军北伐,得到的却只有千人的军饷,连铠甲兵器都没有。胸怀收复中原大志的祖逖,与“素无北伐之志”的司马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祖逖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纠合骁健;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郡国豪杰,望风响应。阅读第三段一: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祖逖收复中原的决心的语言描写。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二文中那个典故比喻收复失地的决心?
中流击楫
阅读全文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祖逖北伐”,但开篇却写的是“少有大志”“闻鸡起舞”,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写“少有大志”“闻鸡起舞”是为后文做铺垫,它表明祖逖在晋朝暂时安定的时候,所表现的坚定信念和意志都是有一定基础的。
及渡江,司马睿让祖逖做军咨祭酒,这是军事顾问一类的官,但祖逖却“纠合骁健”,向司马睿之言要收复中原,面对祖逖义正词严的请求,司马睿是怎么做的?
他的这种做法和他的那种心态是吻合的?(原文)
面对司马睿的这种做法,祖逖采取了什么行动?
从中,你认为祖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司马睿给他名号,但不提供铠甲,兵器和人马?让他自行招募。
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他的这种做法与他的“素无北伐之志”的心理是吻合的。面对司马睿的这种做法,祖逖率领自己的部下渡江,而且在江中击桨发誓,要收复失地。从祖逖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忧国忧民、胸怀大志、遇事果断、能身体力行的人。 祖逖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虽然因得不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忧愤而死,但他却不失为有胆有识的一代名将。那么课文那些地方可以体现他的胆识来呢?大胆直言、力主北伐得不到支持,却矢志不渝,倾尽家资招兵买马言行有胆有识总结全文: 本文讲述了祖逖年少时闻鸡起舞,后力举北伐收复失地的故事。我们应该从祖逖身上学习些什么?我们应当像祖逖一样,从小立下大志,自觉培养和磨练我们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