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读本
BOOKS THAT AFFECT A CHILD‘S LIFE
朝花夕拾 读书分享
阅读经典名家名作 感受大师情怀
读文学名著,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可以学到我们在家庭和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文学名著是前人留下来的精神瑰宝。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时间并不宽裕,那么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确保较高的阅读效率呢?
此处添加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的描述,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一
总 序
目 录
此处添加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的描述,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二
阅读准备
此处添加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的描述,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三
名师导读
此处添加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的描述,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四
阅读总结
此处添加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的描述,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一
总 序
一
总 序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古今中外无数的智者都对人生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火花,是丰富的精神世界。现在,我们选编的都是世界文学史上一流的作品,选取这些精华,结集成册,献给我们深爱的读者,既帮助家长和老师解决如何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重大课题;又让学生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提高阅读水平、扩展知识、丰富精神世界。
总序
此处添加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的描述,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二
阅读准备
二
阅读准备
作家生平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于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之后,认识到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重于医治肉体的病痛,便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之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
二
阅读准备
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及散文诗集《野草》是其代表作品。1923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鲁迅的主要作品还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之后随教育部前往北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此,以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二
阅读准备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尤其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陷入亡国的严重危机之中。这期间,洋务派实施“新政”,维新派发动“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革命”,最后均没有完成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失败告终。
这时,一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总结历次社会变革的经验教训,意识到中国民众的封建愚昧思想需要启蒙,中国的封建专制文化需要彻底改良,否则,任何变革都没有成功的可能。在这种精神启蒙救国的热潮中,五四运动拉开序幕。这场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追求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并以此作为清算反
创作背景
二
阅读准备
人道、非人性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思想武器。这场运动猛烈抨击了以“三纲五常”为
核心的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
五四运动激发了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一大批仁人志士参与其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等文学革命的主将们认识到,以文言文为载体的旧文学无法承担宣传新思想、新道德,进行思想启蒙的任务。于是,发动了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内容的文学革命。这场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新文学运动产生出大量的文学作品,显示出文学革命的成就。鲁迅的作品《呐喊》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辑成书,改为《朝花夕拾》。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曾经受到北洋军阀当局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1925年他因为支持学生运动,
二
阅读准备
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爱国进步学生,鲁迅遭反动政府的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来又遭到守旧势力的排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二
阅读准备
作品速览
《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狗·猫·鼠》
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
《无常》
描绘传说中的勾魂使者的《无常》;
《父亲的病》
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
《琐记》
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
《藤野先生》
回忆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的《藤野先生》;
《范爱农》
思念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变革的巨大热情和期望。
二
阅读准备
文学特色
“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早上开放的花在黄昏时凋谢了仍能拾起来,令人不忘却旧时的经历和有意义的故事。《朝花夕拾》中的10篇散文,都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文献。其中一些作品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有很强的思想性,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二
阅读准备
艺术特色
五个方面
1.夹叙夹议并融入自己的感情使作品富有张力。
2.杂笔手法的运用夹以评论,展示出作者真实而丰富的世界。例如对阿长妈妈的描写,对其深深怀念的同时揭露了封建腐朽思想。
3.善于以小见大,常常从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出发挖掘事物的本质。如《父亲的病》对误人庸医的控诉,深刻揭露了传统文化中的弊端。
4.喜用反讽手法,善用正话反说,言此而意彼。如《琐记》中对“衍太太”的描写娓娓道来而无不充满了指责和讽刺。
5.常用对比手法,在鲜明的对照中突出主题。例如《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喜爱和对猫的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如在《无常》中通过人鬼对比深刻地刻画了某些人的无耻。
此处添加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的描述,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三
名师导读
三
名师导读
名师点评
亲爱的小朋友,你是不是有着自己的秘密基地,在那里可以尽情地玩耍,可以放飞自己的梦想?童年的鲁迅也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秘密基地,那就是百草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
名师导读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
1
1
概括描写
前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后一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既写了儿童好奇的光,又使所写的景物符合人们的观察顺序。
三
名师导读
精华赏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文字素朴隽美,几乎全是白描,然而神态逼真,形象生动。白描之所以生动,首在准确:菜畦绿油油、水汪汪的,所以“碧绿”;石井栏多年经人攀爬,自然“光滑”;皂荚树干粗枝繁,用“高大”修饰再好不过;桑葚已经熟透,因此“紫红”;油蛉鸣声细弱,恰似“低唱”。
此处添加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的描述,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四
名师导读
四
阅读总结
名家心得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称为战士。战土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林语堂(著名作家)
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茅盾(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四
阅读总结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的赞词。学问比他更渊博的,以前有过,以后还有;像他这样把一时代治学的方法都抓住,左右逢源的随时随事都立在领导的地位,恐怕一个世纪也难见到一两位吧。
——老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忧的朋友。
——郑振铎(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四
阅读总结
真题演练
一、填空题
1.《朝花夕拾》是一部( )集,写于( )年,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名为( )。
2.《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 )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 )。
3.鲁迅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描写了在阅读( )和( )两个故事时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道德的( )和( )。
二、简答题
1.简述《朝花夕拾》的写作成因。
2.简要分析《朝花夕拾》中长妈妈和藤野先生的形象。
3.指出《无常》中的对比写法。
4.鲁迅小说中,狂人、孔乙己等形象各有什么典型的语言?各写出句来。
5.鲁迅在东京留学时为什么一开始选择医学?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
影响孩子一生的读本
BOOKS THAT AFFECT A CHILD‘S LIFE
感谢收看!
阅读经典名家名作 感受大师情怀
读文学名著,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可以学到我们在家庭和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文学名著是前人留下来的精神瑰宝。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时间并不宽裕,那么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确保较高的阅读效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