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练习 2021年暑假 复习 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练习 2021年暑假 复习 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3 05:5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暑假作业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16分)
1.下列做法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运动员打羽毛球时用力握住球拍 B.郊游爱好者远足时要穿上旅游鞋
C.地面铺设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 D.自行车转动部分要经常加润滑油
2.起重机以0.5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的拉力是2000N,若起重机改用2m/s的速度吊起同一个重物匀速下降,则钢丝绳的拉力是(  )
A.等于8000N B.小于2000N C.等于2000N D.大于2000N
3.小明正在观看足球比赛,他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中飞行的足球,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将立即静止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推力的作用 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4.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5.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B.赛车能快速启动和刹车,是因为赛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D.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踢出后才具有惯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汽车驾驶员看见车外树木向车后运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C.小轿车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D.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三级跳远比立定跳远跳得更远
7.一本物理书放在课桌上(如图),静止时下列各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8.金属球用细绳挂在向左匀速行驶的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所示。细绳突然断开,金属球可能掉落的位置是(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二、填空题(14分)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汽车突然加速时,汽车的牵引力___________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同时乘客身体由于___________将向后倾倒。
1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处于_________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此时小球_________惯性(选填“有”或“没有”)。
11.重100N的木箱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板上,用水平推力F推木箱。若F=15N时,没推动,木箱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___N;若F=30N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___N;若撤去F,木箱做减速运动,它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12.在测定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_N,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N。如果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重复上述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原来比较将______。
1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弹簧测力计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
1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表面上在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false,它们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是:false______false;它们所受的拉力大小关系是:false______false(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作图题(4分)
1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随着倾斜的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画出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16.如图,一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作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摩擦力。
四、实验题(18分)
17.甜甜和同学一起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低端时的速度相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处静止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__________运动;
(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下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图。
18.在如图所示的“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
(1)当两个盘子里装着砝码______相同时,,玩具小车是平衡的。 玩具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应满足______关系。
(2)若把玩具小车转动一小角度,目的是让两个力的方向______;松手后,玩具小车 __ 静止。(“会”或“不会”)
(3)若在右边的盘子里增加一个砝码,而左边的盘子的砝码不变,则小车受到的两个力大小就 __ ,此时小车______(“平衡”或“不平衡”)。
1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利用细线、长木板、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台上进行实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_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当停止拉动木块后,木块由于__________会维续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乙、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在利用甲图装置进行实验时,拉动木块由静止到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丁所示。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3s后木块开始运动,分析图象可知,当木块所受拉力为0.4N时,木块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五、综合题(18分)
20.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细线跨过定滑轮的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滑轮与细线的摩擦,且滑轮与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用力F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
(1)实验中砝码的作用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___________是否有关.
(2)对于用该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f,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木板与水平桌面之间要保持光滑才能够完成该实验
B.该实验中不用匀速拉动木板
C.该实验中只有匀速拉动木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摩擦力f
D.该实验中只有匀速拉动木板,拉力F才等于摩擦力f
(3)某同学向左缓慢(可以视为静止)拉动木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拉动的时间是不断变化的,于是找来一个拉力传感器,通过电脑对数据的处理后得到了如下所示表格:
时间/s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传感器示数/N
1.0
2.0
3.0
4.0
5.0
6.0
5.2
5.2
5.2
5.2
现象
砝码、木块与木板间无滑动
砝码、木块与木板间有滑动
由表格知,该同学观察到拉力传感器示数为5.2N时,此时砝码、木块与木扳的状态是_____;
A.砝码、木块与木板间一定有滑动B.砝码、木块与木板间一定无滑动
C.以上两种情况均有可能
(4)该同学仍然用第(3)问中的器材进行实验,当他用12N的拉力F匀速拉动木板的时候,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2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8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0N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N/kg)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压;
(3)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压和接触面的粗精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公式f=μF压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A 6.B 7.A 8.B
9.大于 惯性
10.非平衡 有
11.15 30 30
12.2 0 变大
13.2 2
14.等于 等于
15.
16.
17.同一高度 一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匀速直线 乙 甲
18.质量 二力平衡 不在同一直线 不会 不相等 不平衡
19.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惯性(或具有惯性) 压力 无关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0.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B C 6.8
21.(1)20N;(2)80N;(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