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课件(2课时 共20+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课件(2课时 共20+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3 14:57:20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2021年秋统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语文园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课时
课前导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读文章,想画面,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那么,怎样更好地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交流平台”,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吧。
读教材中三位同学的对话。
交流平台
思考:
三位同学告诉了我们哪些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交流平台
见其形
听其声
闻其味
视觉
听觉
嗅觉
第三位同学说能从文中“闻”到味道,我们能接着他的话具体说说吗?
如读《走月亮》时,我仿佛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果园里果子的甜味,还有成熟稻子的稻香味……
你们还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呢?
读《观潮》时,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堤上人山人海的情景,仿佛听到了观潮人发出的赞叹声。
读《繁星》时,我仿佛看到了繁星满天的景象,感受到了星星温柔的光芒,像母亲给予的温暖。
读《秋晚的江上》时,我仿佛看到了倦鸟归巢,夕阳映照江面的景象,似乎听到了鸟儿疲惫的鸣叫。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写的《春》当中一个脍炙人口的片段——“春风图”,它运用了多种感官来展开描写。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说说片段中运用了哪几种感官来写春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视觉
触觉
听觉
嗅觉
同学们结合句子进行分析,对其中运用的感官描写的方法都分析得很准确。这就告诉我们,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可以更好地丰富文本。
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写作技巧,长此以往,相信我们的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读下面的词语,想一想,上下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词句段运用
理解词义
人声鼎沸
释义: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释义: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锣鼓喧天
释义: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震耳欲聋
释义:响声直达极高的天空。形容声音非常响亮。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释义:形容小声说话。
释义:暗地里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释义: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
释义: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形容声音小,表示安静。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形容声音大,表示十分欢乐、热闹等。
形容声音
想象画面
元宵节到了,大街上张灯结彩,(
),有舞狮子的,扭秧歌的……热闹极了。
球场上(
),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
)。
教室里学生们情绪高涨,歌声(
)。
响彻云霄
震耳欲聋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上课铃声响过以后,教室里(
)。
太阳落山了,月亮(
)地升起,星星在(
)地交谈着,空旷的原野里偶尔传来一两声响动,想必是蟋蟀在(
)。
悄无声息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运用词语描绘画面时,要注重合理性,不能生拉硬拽,影响表达效果。
注意: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
.
雷雨
烟花

小狗
读一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
.
.
.
.
.
.
.
.
.
.
.
.
.
我发现左边的词语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右边的词语表示时间短暂。
起风了,霎时尘土飞扬,树枝乱摆,发出沙沙的响声,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地小了,一切又归于平静,树又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练一练

院子里,小朋友们小心翼翼的点燃烟花。“砰”的一声响,一粒烟花顿时冲向空中,绽放出一朵花。越来越多的烟花被点燃,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寻来,一会儿工夫,周围挤满了人。
烟花
午后,乌云遮住了烈日,天渐渐阴沉下来。忽然,雷声大作,一场雷雨下了起来,瓢泼似的。过了一会儿,雷声小了,雨也渐渐变小了,慢慢地停了下来。
雷雨
午后,小狗卧在院子里晒太阳。忽然,一只蝴蝶飞到了它面前。一时间,它跟着蝴蝶满院子跑。一个没注意,就不见了踪影。不过,我们都不着急,因为它最是记得回家的路。过了一会儿,小狗果然摇头摆尾的回来了。
小狗
1.描写的事物符合实际;
2.写出事物变化的过程。
要求:

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
课堂小结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20张PPT)
2021年秋统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语文园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2课时
课前导入
字如其人,能写一手好字,就是人生的第一张名片。我们一起来练字吧!
书写提示
这是《观潮》中的一段文字,描写了潮来时的壮丽景象。书写这段话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起笔空两个字,再开始写第一个字。
字的大小要一致,不能忽大忽小。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整齐。
写一写
唐朝有位诗人,因擅长写山水诗而著名。宋朝大诗人苏轼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就是

日积月累
王维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zhài
wéi
fǎn
tái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他擅长写五言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助学资料
王维(约701-761)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同“寨”,栅栏。
但:却。
闻:听见。
返景(yǐng):同“返影”,夕阳返照的光。
复:又。
青苔:潮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植物。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
只听见人说话的声音。
夕阳的一抹余晖直射树林深处,
又照到林中幽暗处的青苔上。
译文
诗人通过寥寥数语,描写了空谷人语、余晖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表达了自己豁然开朗的心境,耐人寻味。
感悟诗情
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朗读时应以明快的节奏、欢快的语气读出诗人的豁然开朗。
古诗朗读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词朗诵大赛
读读背背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课外拓展
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
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课堂小结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