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留心身边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课件出示:一朵朵桃花画面。
生欣赏,师:“这是什么?美吗?”
你们知道桃花一共有多少花瓣吗?导出“观察”一词。
师生共同书写“观察”。
2、你们平时对什么事物进行过仔细的观察吗?
生自由说:
今天,有一位朋友带着我们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好吗?板书并补充课题。生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
读书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识记生字:蔓、缠、竟
①读生字②交流识记生字
3、理解字词:
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
究竟:结束
偷偷地:悄悄地,不知不觉地
4、解决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接着我们来观察扁豆的生长。
出示课件:扁豆的生长图
5、同学们,你们知道扁豆是怎样长的吗?
文中的“我”听大人说过呢!课文中是哪里讲到的呢?
指名说并读第1自然段。
6、课件出示句子:这是真的吗?
谁来读,读出疑问的的语气,多让学生读。
师:说明作者一定要自己观察观察
三、学习2——3自然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划出你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理解词语:绕、缠、奇怪、决心、抖(生可以演示理解)
2、“我”为了观察扁豆的生长过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3、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奇怪,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
指导读句子“第二天竹竿的右边。”
4、作者明明让蔓儿向左缠,面它偷偷地向右长,你们觉得奇怪吗?让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读句子“我很奇怪究竟。”
5、自由读第3自然段,划出作者的观察过程。
6、指名说说作者的观察过程。师板书
半小时
两个小时
每隔1小时
四小时
7、师小结:扁豆就是通过“蔓儿”的抖动,缠绕“慢”地向上生长。你们明白了“扁豆的生长”吗?你们觉得它的生长怎么样?
有趣,你们喜欢吗?
8、谁能带着喜欢的心情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9、通过小作者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扁豆的生长过程。谁来说说小作者是怎样知道的呢?
“观察”
10、再读第3自然段,说说“我”是怎样观察的。
生说,师板书:
作记号
紧盯着
还注意到
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我”观察:仔细。
指导读,生齐读第3自然段。
11、作者通过自己实验、观察,终于明白了什么?
指名说。
出示句子:我终于爬的。
齐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好观察日记。
板书:
一次有趣的观察
半小时 做记号
生长 两个小时 紧盯着仔细
有趣 每隔1小时 还注意到观察
四小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导书写“蔓”。
2读中理解感悟,了解扁豆蔓儿向右绕着爬的生长规律,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懂得要多留心细观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 观看视频,引入新课。
观看一段爬蔓儿植物的爬蔓儿视频,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指导书写。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想想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听学生的汇报并板书:扁豆蔓儿向右绕着爬)
2认一认
出示课件,指导认读“蔓”和“蔓儿”,然后借助图片理解“蔓儿”就是指细长的不能直立的茎。
认读后,学生说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形。
3写一写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蔓”字的写法,教师讲需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
(3)学生写字,然后利用实投展示,学生评价。
(三)朗读二三段,抓住“观察”一词进行朗读理解。
1文中的我常听大人说,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他是怎样想的?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这是真的吗?”指名读。读后问读出了什么?(怀疑,不相信)板书:我不相信
出示“我不相信,决定自己观察观察。”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样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教师抓住如下重点内容。
(1)“特意”一词,在读中理解意思,并体会这个孩子的有趣。
(2)“偷偷地”一词,在读中体会蔓儿的有趣,并初步感受拟人修辞方法的好处。
(3)“究竟”一词,借助词典中的解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并教学生如何选取恰当的解释。
4让我们到第3自然段中去看个究竟吧。指名读第3自然段。
5学生汇报观察到了什么。
出示“我紧盯着它。过了半个小时,扁豆开始离开了记号,向右边移动。又过了两个小时,扁豆蔓儿离记号更远了。我还注意到,每隔一个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四个小时以后,扁豆蔓儿又转到竹竿右边,绕着缠上去了。”
(1) 学生自读,看看观察了四个小时,每个时间段都分别观察到了什么。通过朗读,课件辅助理解,说出不同时间段都观察到了什么。
(2) 理解“四小时”有多长。并结合“紧盯着”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孩子。(仔细观察)
(3) 想不想看看“我”在不同时间段捕捉到的画面呀?出示课件。
(4) 这四小时的观察中,我还注意到扁豆蔓儿的一个规律出示“每个一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
学生伸出手抖一下,说说用了多长时间(一秒)眨一下眼,就有可能 ,打个喷嚏,也有可能 ,伸个懒腰更有可能 。这是怎样的一种紧盯呀 出示“目不转睛”这再一次让我们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呀?(仔细观察)
(5)教师引读。
6整合文章出示“这是真的吗?”
“我很奇怪,决心看个究竟。”
“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我自己观察到的!”
(1) 分别读这三句话,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
(2) 重点读“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我自
己观察到的!”体会心情。(高兴)
(3) 再读,从哪感受到他的高兴?(“自己”一词和“!”)
(4) 再一次回题目。小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终于相信了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了。把先前的两个问号拉直,变为了叹号,让我们感受到这真是一次有趣的观察。
(5) 练一练:仿照例句,用“终于”写一句完整的话。
7课件出示?----!(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问号,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把问号拉直变为叹号。)
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真的吗?我不相信,决定自己观察观察。
春天,我在院子的墙根下种上扁豆。有一天,我发现泥土裂开了,扁豆长出了小蔓儿。我找了根小竹竿,立在它旁边。我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着缠上去。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起床了,跑去一看,扁豆蔓儿偷偷地绕到了竹竿的右边。我很奇怪,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我决心看个究竟。
星期天,我又把扁豆蔓儿从左边绕着缠在竹竿上,还在竹竿上用红墨水做了记号。我紧盯着它。过了半个小时,扁豆开始离开了记号,向右边移动。又过了两个小时,扁豆蔓儿离记号更远了。我还注意到,每隔一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四个小时以后,扁豆蔓儿又转到竹竿右边,绕着缠上去了。
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我自己观察到的!
一、教材分析
《一次有趣的观察》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整篇文章从题目到内容体现一个“趣”字:首先,这个题目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其次,“听大人说,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趣;其三,我种扁豆,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缠,而蔓儿偷偷绕到了竹竿的右边。这太有趣了!于是“我”便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心的观察,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
教学本课,要着重引导学生自己默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保护学生自己读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又身处农村,对身边常见植物有比较多的了解和较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很容易在教师引导下对课题产生好奇心,对生发较强的读书热情。加上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默读能力,课文语言又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在默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并不难。
三、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
2、练习默读课文。
3、喜欢观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究的热情,肯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②在默读课文过程中感悟课题的“趣”。
2、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探究欲望。
五、教学策略(教具准备)
1、通过课件出示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具有特殊生活习性的植物(牵牛花、芙蓉树、睡莲)图片,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适时出示扁豆图片,激发探究欲望。
2、读课题质疑,激发读书兴趣。
3、展示初读:检查生字读音,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在默读中感悟扁豆生长的“有趣”。
5、在交流中体验观察的乐趣,从而喜欢观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究的热情,肯动脑筋想办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依次出示:牵牛花、芙蓉树、睡莲、扁豆图片
师:这是什么植物?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2、由“扁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出“观察”一词。
板书:观察
大家知道吗?扁豆生长时会发生一种有趣的现象,大家想知道到吗?今天,我们就跟随一位朋友去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板书并补充课题,生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简要板书,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到课文中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提示:
①划出不认识的字,对照拼音读准确。
②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话,多读几遍,读通顺。
2、展示初读,纠正字音(重点纠正“蔓儿”读音)。
3、交流学情: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默读思考,感悟“有趣”(出示默读提示)
“我”听大人说, 。
起先,我 。
于是,我就 。
最后我终于相信 。
这真是一次 的观察。
(四)师生共同交流总结:
1、你觉得扁豆的生长有趣吗?有趣表现在哪些句子中?
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有趣的句子。
2、感悟有趣:
(1)句1: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
引导感悟趣一:扁豆是植物,它真的会向右绕着爬吗?
(2)句2: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起床了,跑去一看,扁豆蔓儿偷偷地绕到了竹竿的右边。
引导感悟趣二: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
(3)句3: 星期天,我又把扁豆蔓儿从左边绕着缠在竹竿上,还在竹竿上用红墨水做了记号。
引导感悟趣3: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4)句4:我紧盯着它。过了半个小时,扁豆开始离开了记号,向右边移动。又过了两个小时,扁豆蔓儿离记号更远了。我还注意到,每隔一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四个小时以后,扁豆蔓儿又转到竹竿右边,绕着缠上去了。
感悟趣4:扁豆蔓儿竟然会抖动,还会自己改变缠绕方向!
自由读第3自然段,划出作者的观察过程。
指名说说作者的观察过程。师板书:
半小时
两个小时
每隔1小时
四小时
小结:扁豆就是通过“蔓儿”的抖动,缠绕“慢”地向上生长。你们明白了“扁豆的生长”吗?
指导学生带着喜欢的心情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3、通过小作者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扁豆的生长过程。谁来说说小作者是怎样知道的呢?
“观察”
4、再读第3自然段,想想“我”是怎样观察的。
生说,师板书:
作记号
紧盯着
还注意到
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什么?
指导读,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
5、总结:学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终于明白了( ),我也终于明白了( )。
(五)讨论拓展:
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七、板书设计
18、一次有趣的观察
半小时 种
生长 两个小时 做记号
有趣 每隔1小时 紧盯着
四小时 还注意到
观察
八、练习设计
课后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好观察日记。
教学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
2、 学习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理清课文的思路。
3、 学习观察的方法,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究的热情,肯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经验导入,整体感知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到自然中观察的发现(指名交流,相机指导学生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观察有一定的目的,观察要细心,耐心)。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趣的文章,(师生共同板书:一次有趣的观察。)这篇文章有趣在哪里?请同学们读课文,用心思考,小作者为了弄清一个问题先后观察了几次?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 学生交流已经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学习学习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 熟读课文,解决问题
1、 学生自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 生生交流读懂的问题和读不懂的问题。
四、 师生共同交流总结。
1、 我听到了什么问题?
2、 我是怎么做的?
3、 我看到了一些什么?
4、 我观察到的结果是什么?
5、 结论: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有许多新发展。
五、 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六、 课后实践,进行观察,并写出观察日记。
同学们在课下可养花种草,并进行观察,培养兴趣。
板书设计:
18一次有趣的实验
观察一:发现小芽长出来。
观察二:故意让豆蔓儿向左绕,结果豆蔓仍然向右绕。
观察三:连续观察,详细观察四个小时,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