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变奏曲》教 学 设 计
【授课课题】《乒乓变奏曲》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
1、 欣赏《乒乓变奏曲》
2 、尝试变奏
【教材分析】
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的音乐主题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乐曲为2/4拍,全曲活泼欢快,音乐主题简洁,包含有五个变奏,表现了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像通常的变奏曲一样,主题非常简洁,带顿音的单声部旋律由左右手交替弹奏,灵巧轻快,好像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挡之下,一来一去,银光闪闪。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指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受乒乓球比赛时的激烈场面。并延伸到热爱运动、把运动的拼搏精神运用到学习上的思品教育中。
二、过程与办法:
创设情境,通过听、唱、演等音乐学习活动,熟悉音乐主题,能在熟悉主题的基础上,听出音乐的五次变奏。
三、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音区、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判断乐曲中出现的五次“变奏”。在聆听过程中逐步感受、理解变奏的含义,并能用所学过的节奏和节拍尝试简单的变奏。
【教学重点】乐曲的分析与欣赏、音乐形象的感受、曲式结构的了解。
【教学难点】“乒乓球”音乐形象的感受、“变奏曲”曲式结构的了解。
【设计思路】
一、组织教学,趣味导入。
播放钢琴曲《共产儿童团》的主题和变奏,教师带学生进行律动(变奏段的律动动作在主题段的动作基础上作些变化)。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变奏的律动元素,为本课变奏曲的学习做铺垫。
二、分段欣赏、突破难点:
分析、听辨各乐段,借助平板电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感受“乒乓球”的音乐形象、感性了解“变奏”与“变奏曲”。
三、拓展延伸、思品教育:
能运用所学过的节奏和节拍尝试简单的变奏。分小组创编,在平板电脑的钢琴键盘上弹奏出来,并且用葫芦丝吹奏出自己创编的变奏。并延伸到热爱运动、把运动的拼搏精神运用到学习上的思品教育中。
【教学方法】听辩法、模唱法、视唱法、比较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平板电脑、PPT课件、钢琴、葫芦丝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大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表现力、想象力、音乐感知力和思维能力等特点,并且积累了一定的乐理知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聆听——感受——参与——体验——创编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趣味导入。
1、播放钢琴曲《共产儿童团》的主题和变奏,教师带学生进行律动(变奏段的律动动作在主题段的动作基础上作些变化)。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愉快的音乐课堂,首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的变化做一做律动。
2、提问:在刚才的音乐中,大家都感受到了音乐怎样的变化呢?
【设计意图】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变奏的律动元素,为本课变奏曲的学习做铺垫。
板书“变奏曲”。
整体聆听,熟悉主题。
整体聆听。
聆听《乒乓变奏曲》全曲,并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听后交流。(启发学生自由联想)
进一步引导:“音乐适合表现哪一种体育运动?”教师弹奏主题乐句,学生边聆听边思考。
【设计意图】边听音乐边看图,用提问法师生共同分析乒乓球的音乐形象
熟悉主题。
教师弹奏主题乐句,学生边聆听主题乐句边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体会主题乐句的节奏。
教师弹奏主题乐句,学生边聆听边在平板电脑上划出乐曲的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进行。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平板电脑,边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主题旋律,边在平板电脑的键盘上画出主题乐句的旋律线。
(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在平板电脑上划的旋律线。
师生交流:“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小结:“波浪形的旋律进行,好像乒乓球在上下跳动。”
【设计意图】借助平板电脑,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划出旋律线,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手段,并且能让学生人人参与其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级性,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主题乐句的旋律线。
(4)指导学生边用手指着旋律线,边用“ping pang”模唱旋律。
(5)出示主题旋律谱例(课件)指导学生跟随琴声视唱主题旋律,唱出轻快跳跃的声音,表现打乒乓球时小球来回跳动的情境。
指导学生拿出平板电脑,调试出街机架子鼓,边视唱出主题旋律,边用平板电脑上的打击乐器伴奏。
【设计意图】
从整体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到关注音乐主题,再到熟悉主题旋律,符合学生听赏音乐“从整体到部分”的规律特点。通过模唱、感受主题乐句的旋律线、律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熟悉主题,尤其是边视唱主题旋律,边运用平板电脑上的街机架子鼓进行伴奏,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教学,学生兴趣浓厚。为聆听变奏部分打好基础。
三、分段聆听,感受变奏,探究不同的变奏形式。
1、听赏变奏一,教师范奏。
(1)聆听并思考:这部分音乐与主题乐句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两种变化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2)交流讨论:“主题是一个单声部旋律,变奏一的旋律是由右手演奏旋律,左手进行和旋伴奏。
2、听赏变奏二
(1)聆听并思考:这部分音乐与主题乐句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交流讨论:“主题是一个单声部旋律,变奏二的旋律是由左手演奏旋律,右手进行分解和旋伴奏。
(3)两种变化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4)交流讨论:“与原来主题的音乐形象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更活跃,更兴奋)
3、听赏变奏三
(1)聆听并思考:“变奏三的旋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交流讨论“音区变高了,主题旋律变得更活跃了。”(由八分音符节奏变成了十六分音符节奏)
(3)启发学生想象:“这部分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更紧张、更激烈......)
4、听赏变奏四和变奏五。
(1)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部分音乐与之前的音乐有什么区别?两次变奏又有什么不同?”
(2)交流讨论:“主题旋律变为下行旋律和上行琶音。变奏四右手弹奏主题,左手伴奏;变奏五是左手弹奏主题,右手伴奏。”
(3)启发想象:“这部分音乐使你想象到怎样的情景?”(乒乓球选手正在施展高超的球技进行激烈对抗......)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了解不同变奏的不同表现手法,感受变奏曲的特点,体验不同变奏的不同音乐形象。
四、全曲聆听,表现变奏,总结归纳
1、复听全曲,再次整体感受音乐形象的变化,跟着老师一起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请学生结合乒乓球的技术动作尝试为每次变奏设计相应的动作)
2、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什么是“变奏曲”。
3、介绍变奏曲。
“变奏曲”是一种乐曲的结构形式。它是把一个音乐主题作为基础,并对这个音乐主题进行多次变化而构成的乐曲。
4、引导学生尝试为乐曲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5、板书:《乒乓变奏曲》。
五、拓展延伸
1、合作编创: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种音乐要素进行编创。
(1)以《乒乓变奏曲》的主题乐句为主题,通过变化节奏、速度、节拍等要素,来创编自己的变奏曲,分小组进行创编,并在自己平板电脑上的钢琴键盘上弹奏出来。
(2)交流分享:各组交流自己的变奏成果,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尝试变奏,并结合我校智慧教室,用平板电脑上的钢琴键盘弹出自己创编的变奏曲(我校学生都有口风琴基础),充分体现出信息化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2、小乐器进课堂(葫芦丝演奏)
(1)用葫芦丝吹奏出自己所创编的旋律,分小组进行练习。
(2)交流分享:各组交流,用葫芦丝演奏出自己的变奏成果,并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结合我校小乐器进课堂,指导学生用葫芦丝尝试变奏,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演奏技巧.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梳理。
上完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运用节奏、速度、节拍等要素,来创编变奏曲,能够在平板电脑里的钢琴键盘上弹出自己所创编的变奏曲,并能够用葫芦丝演奏出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变奏曲,感受到了变奏曲的魅力,也知道了一些变奏曲的方法,变奏让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教育学生要热爱运动,锻炼好身体;在学习上要向运动员学习,要有不服输、坚韧不拔的精神。
【设计意图】创作是人的心灵深处本源的冲动,也是音乐教学的一大领域。节奏是学生最易感受的音乐要素,通过模仿、合作的创作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通过编创进一步加深对变奏手法和变奏曲的认识和理解。
板书设计:
乒 乓 变 奏 曲
音乐主题 + 变奏一 + 变奏二 + 变奏三 + 变奏四 + 变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