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四)
【教学内容】
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四)——8、9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减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减法。
2.能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巩固减法的意义,能应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
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减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减法,从1个数里面去掉几。
(二)口算:
看谁能张口就答,要求能答的正确。
2-1= 4-3= 5-1= 6-3= 5-4= 5-2=
3-2= 5-3= 6-1= 6-2= 6-4= 3-1=
在学生说结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对计算的想法好、结果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
二、练习。
(一)你们刚才的表现真是棒极了!
所以,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幅图,看看,这幅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出示小狗的图片。(有6只小狗,跑了5只,还剩1只。)
根据图的意思如何列算式呢?
(二)完成口算题。
1+2= 5-3= 5-4=
3-2= 2+2= 6-3=
3+2= 4+2= 5-2=
三、总结。
(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又学会了什么?
(二)表扬鼓励表现积极、思维敏捷的学生。鼓励课下继续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口算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
2.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会看一图四式。
【教学难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口算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一)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
你能试着列出式子吗?
生:3+5=8。
生:5+3=8。
师:谁来说说3+5是把谁和谁合起来?那5+3呢?
师: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师小结:不管把左边的和右边的合起来,还是把右边的和左边得合起来都是8只小猴子。所以,这两种算法都对。
(二)还剩几只小猴子?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8-5。
师:为什么用减法?
生:要求还剩几只小猴子,就是从8只里面减去已经跳进去的5只。
师:说得非常好。那8-5等于多少呢?
学生思考,试着独立计算,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二、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一共有几朵花?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游水帘洞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5+3=8(只)
3+5=8(只)
还剩几只小猴子?
8-5=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