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下课堂教学资料(课件+教案):第21课《错过》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苏教版八下课堂教学资料(课件+教案):第21课《错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10 08:31:21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错过
江苏省盱眙中学 刘立江
教学目标:
1.学习辨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
2.结合自己的体验品味语言的哲理性。
3.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重点: 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和语言的哲理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常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确实,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其实,人生活在社会中,又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过”,相信同学们也都曾错过某些东西,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错过呢?相信作家刘心武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贻误( ) 斑斓( ) 颟顸( ) 侥幸( ) 驾驭( ) 力挽狂澜( )
咀嚼( ) 情愫( ) 憬悟( ) 映衬( ) 滞涩( ) 变幻不定( )
2.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又发表了一系列小说,他的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我们知道,作家对于人生会有比常人高出一筹的认识和理解,阅读他们优秀的作品,就好似在倾听他们的真诚道白,会让我们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3.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思考:
(1)作者是如何引出“错过”这一话题的?作者又有着怎样的观点呢?
【明确】列举事实:购物和跳槽(是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典型事例)
摆出观点:人生中“错过”真正不少。
(2)生活中为什么会存在许多“错过”
【明确】“错过,一般来说(指出了普遍性),属于人生的常态”——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得失本是人生的常态,人有过错不值得大惊小怪。
(3)意识到“错过”,有什么意义的呢
【明确】意识到错过可以使我们在追悔中产生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使灵魂具备升腾的能力。没有意识不到错过就意味着灵魂堕人颟顸的渊薮。
(4)如何对待“错过”
【明确】 在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时,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冷静而成熟地驾驭。在对待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细细咀嚼苦果,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悟)仅醒悟了还不行还要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多半还可以化错过为掌握。(追)
【小结】全文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安排文章的结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的现象,从中提出观点“人生中错过真正不少”,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地对待“错过”,从而解决了问题,最后总结全文,深化了论述的中心。
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明确】 “人生”比作“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最根本的追求。
五.合作探究,疑点追踪
1.思考“错过”既然是“有所失”为何不仅“要习惯它”还“要品味它”。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参考】人生充满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错过,但错过自有意义,当你错过的是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时就可以在“追悔中产生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使灵魂具备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和把握力”;当你错过的是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这种由悟——追——掌握的过程值得回味,所以必须品味错过。板书:错过多习惯品位。
2.“在人生的终点上,含笑地说……”会让你回忆起哪篇小说的主人公曾讲过类似的话?
保尔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着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时,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保尔他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是因为他没有错过人生最大的追求——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3.“鲜花还需绿叶的点缀才显娇艳”最后一段中“鲜花﹑绿叶”各有所指,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参考】绿叶指小的错过,鲜花指人生道路上的收获,这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人生就是由错过与不错过构成经纬线,万无一失不可能特会使你的人生显得平淡,无一把握则会是你的人生毫无意义。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六.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错过”和“过错” 的意思一样吗?在现实生活中,你曾遇到过哪些“错过”?你当时是怎样做的?现在你觉得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七.课时小结,作业布置
这是一篇教育意义很强的杂文。我们学习了本文,不光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正确地面对人生中接踵而来的“错过”,在“错过”中体会人生的真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8张PPT)
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 一只蝴蝶在我眼前飞舞,我错过了嬉戏; 一个故事只讲一遍,我错过了聆听; 一段人生只走一回,我错过许多许多。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
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心灵交汇
大小错过真不少,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有的错过不再来,要细咀嚼这苦果。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只要大站不错过。
错 过
刘心武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年随父迁北京。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来又发表了一系列小说,他的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他出版多部小说集、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
刘心武在红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他还走进央视《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推进红学发展。有《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文 体
本文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即杂文。
它符合一般议论文的特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
整体感知
1、积累本课的字词。
2、联系文体知识,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引论):大小错过真不少
第二部分(§3—6)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有许多“错过”
第三部分(§7—13)解决问题(结论):怎样正确对待“错过”(习惯、品味)
第四部分(§14—15)总结全文:最关键最美好的不能错过
1、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第2、5段:事实论证
 第7、8段和第9、10段:对比论证
 第14、15段: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2、找出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加以品味,或对文中不懂的句子进行质疑。
研读课文
1、第14段的比喻句。
把人生比做“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做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做人生最根本的追求。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2、第15段的比喻句。
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即小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探究活动
1、文章中说:“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
2、刘心武《错过》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事例进行补充论证,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补充一些吗?
如:“鸿门宴”上,项羽一再错过了杀掉刘邦的机会;鲁迅错过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笔为民呐喊;肖像画上的一颗痣让王昭君错过了留在皇宫的机会,远嫁匈奴;“感动中国” 的大学生徐本禹错过了保送的机会,错过了都市的生活,志愿到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
结合实际,体验人生
  1、从文章来看,“错过”可以转化为“掌握”,也几近于“过错”。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你当时是怎样做的?学习了本文以后,你觉得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2、小赵在上初三以前,一直担任班干部。升入初三以后,班上进行班干部竞选,他听说初三很紧张,当班干部影响学习,于是没有参加报名。事后,他看到班干部们工作得很顺心,学习也没有受到影响,面对这次“错过”,他很后悔。
如果你是赵刚的好朋友,你打算怎样开导他呢?
1、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2、摘录文中你感触最深的句子,作为你的座右铭或是送给你的朋友。
总结提升
老 师 寄 语
错过 收获
错过河流,
那就要收获高山;
错过森林,
那就要收获草原;
错过了书写人生的第一页,
那就要在下一页,
记下最美的篇章。
学以致用
请你根据本文对”错过”的辩证分析认识,为徐本禹写一段颁奖词。
徐本禹,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2年7月开始到贵州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义务支教。
在许多人眼中,这个23岁的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本来会有令人羡慕的美好前程。他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如果顺着这条路子走下去,这个学业优异的年轻人今后还可以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出国留学。然而,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离开了繁华的都市,去岩洞小学教书……
颁奖词参考示例:
徐本禹,这个让所有国人湿润眼睛的年轻人,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只身来到贫困的农村义务支教,用自己年轻的肩膀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顶住了贫穷。用他的行动灼痛了我们的眼睛,他错过了繁华的都市,错过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他没有错过心中那神圣的季节,没有错过孩子的眼光。虽错过城市的风景,他却给山区带去了希望、光明。
写作练习
人的一生难免会有“错过”,回忆自己的经历,哪次“错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以“错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相信你能写出自己的“憬悟”或“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