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
湖北省丹江口市大坝中学 张小红 用户名:ZHXH2828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领悟文章的感情。2.掌握课文巧妙的构思及以小见大的写法,挖掘生活中可供写作的素材。3.学会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重点)2.学习并感受这篇散文在语言、构思与立意等方面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阅读能力和对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
2. 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学难点】在学习中理解“小”“大”其实是一体的东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蕴含在“小”(故事、细节、情节)里面的东西,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一、情境导入 1、老师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学生举手)请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
著名作家、大学教授莫怀戚一家三代人也去田野散步,看似一次平常的散步却有它的特别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把耳朵叫醒,边听边思考这样的问题: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知道了一件_____的小事,从这件小事中我又了解了:一个_____的
_____(提示:闭目端坐静心细听)(看文)
教法解读: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明确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二、听文入境 感知内容美 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知道了一件_____的小事,从这件小事中我又了解了:一个_____的_____.(提示填写内容及要求:完成短语即可)
教法解读: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明确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小事:我家老中幼三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
一个孝顺的我、慈祥的母亲、贤惠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儿子,一个令人羡慕、温馨、和谐的幸福、最老爱幼、家庭,一片初春的田野,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读文解情 体悟情感美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文章中的人物是美的、关系也是美的,其实这篇文章的美还在于它浓厚的人间真情和精确精当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下面就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能体现爱(亲情)的词语或句子,在文中圈点标注,完成下面的句子:
亲情是什么?有人说亲情是一缕阳光,可以让人感受到快乐和温暖,也有人说,亲情是一根绳子,将心和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在本文中亲情是母亲散步过坎儿时儿子对母亲的背负
三、品文赏美 细读课文,美点寻踪 自主-合作-展示
好的文章、好的语言,不仅要读,还要有所得。同学们,其实这篇文章的美还不仅在于它浓厚的人间真情,更在于精确精当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你认为精彩的、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的、你喜爱的语言划下来,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出来(这些句子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最自然的影响)并思考它好在哪儿,作点赏析批注。 (学生活动)
2、师:把你的见解讲给你的同桌听一下。同桌交流。
3、师:把你的讲解讲给大家听。
可能有的句子:(1)内容方面:写景句、传情句、哲理句
(2)结构方面:首尾 过渡 波折 层次
(3)表达方面: 修辞 句式 手法
1、细节描写显示“人情美”。
友情提示:细节是指人物细微的举止行动或细微的情节。它具有典型意义,如果运用恰当,会耐人寻味。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母亲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赏析:这两处细节描写,反映了两代人的具体心态,具体表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感情十分融洽的气氛,有一种浓浓的人情美。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赏析:这个背母亲的细微动作,不只有尊老的含义,也体现出了“我”具有的一种使命感。
2、景物描写展示“画面美”。
友情提醒:所谓景物描写就是环境描写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散文中景物描写作用就是为所歌咏的对象的特征服务的。其作用。一般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1、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2、是否渲染了气氛;3、是否设置了背景;4、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5、是否深化了主题;6、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赏析:作者从远到近分别描写了“新绿”“ 嫩芽”“冬水”这些显示出新春旺盛生命力的景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为散步提供了一个十分优美的环境,为后面儿子觉得走小路有意思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全文奠下一个礼赞生命的感情基调。
“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
赏析:这是描写母亲所见到的小路远处景物,照应了上文儿子所说的“小路有意思”。同时又流露出对生活的酷爱,以此为背景衬托出一家人的和睦、温馨,其乐融融。景美、情美相得益彰。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赏析:文章结尾再次强调这一段景物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句式整齐显示“语言美”。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赏析:该句结构大致相同,内容相关、句式对称,语句形式整齐、连贯,富有形式美和音韵美。
4、波折起伏体现“结构美”。
1、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母亲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3、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赏析:文中写散步,本该照直走下去,而文章却起了一个波澜:“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等到“我”出于爱母之心,决定走大路时,事情偏偏又不照“我”的决定发展,母亲要改走小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两处波澜不仅使记叙摆脱了平铺直叙的弊病,而且展示了“我”对母亲的挚爱,母亲对孙子的亲情。
5、言简意赅彰显哲理美。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赏析: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大词小用,其实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支永不停熄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师小结:说到这篇文章语言的欣赏,我们可重点关注“句子”。要品味它们的造型美、用词美、情趣美、蕴意美。要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
教法解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是理解散文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设计,让同学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并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四、教师寄语 1、结束语在我们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文中最后一段。
2、结束语亲情是永远鲜绿的长青藤,需要你我他用真心爱心和孝心去灌溉,让我们相亲相爱,传承中华美德。
3、课后寄语: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其实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给了我们生命的我们的父母。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孩子, 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朝阳, 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早春, 一只递给晚秋;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未来, 一只递给历史。
【教材简析】
八下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所选文章或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或是对崇高境界的解读,或是磊落坦荡胸怀的展示。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并不庞杂的文章,但是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自有其摇曳的韵致。看似一泓清浅可人的涓涓细流,却有那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着粼光。应该说,在纯自然状态的阅读中,让学生喜欢《散步》并不难,但想要真正理解《散步》就不那么容易,想要将《散步》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并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影响自己的人生取舍,则更难得。我希望将浅文深教,让学生自己的“悟”贯穿始终。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点拨,又有同伴之间思想感情的碰撞;既有个性表达,又有探讨论辩;有品评、有分析、有静思、有聆听、有画面、有声响……所有的手段,都为促进学生自己的领悟开路,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铭刻在学生的心里。(共10张PPT)
散 步
莫怀戚
乐桥镇初级中学 张 静
优美文章我来读
●朗读课文,体会浓浓的亲情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1、散步的人有:
2、散步的地点是:
3、散步的季节是:
4、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5、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母亲、我、妻子、儿子
田野
初春
分歧
朗读课文,感知亲情
品味语言,领悟亲情
●美点寻踪
景物美:自然美 生命美
人物美:朴实美 平凡美
情更美:庄重美 和谐美
合作交流,探究写法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明确: 一是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 。
二是“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也是对生活的使命感 。
写法归纳,学以致用
●“以小见大”的写法
所谓 “小”,就是 故事、细节、情节(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细节)
所谓“大”,就是指思想情感、立意、主旨 (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 )
故事层面:亲情。
寓意层面:使命感。
哲理层面:生生不息。
拓展延伸,拥抱亲情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
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
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
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
人的心中。
说说你家中的亲情故事
作业布置,回报亲情
●小练笔:《晒晒我家的幸福》
●双休日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外出活动一次(体验亲情美好)
●主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告诉他们你想他们,永远爱他们。
教师心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散步》教学设计
乐桥镇初级中学 张静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间至善至美的亲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蕴含的生活哲理。
3、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广告片)让学生说说短片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出示课题。
2、导入新课:
3、作者简介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己读或请人读,也可由学生推荐朗读水平好的同学来读。)
点评:感情深沉而愉悦、语速适中、语调适时调节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
抢答以下问题。(课件出示:考考你)
(1)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文中散步是在什么季节?(初春)
(3)散步是在什么地点?(田野)
(4)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分歧)
3、尝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读懂了什么?(允许学生多角度概括)
(三)品味语言,领悟亲情
1、美点寻踪:让你手中的笔动起来,让你的思维活跃起来,用你的眼睛去发现文章的美,然后把你的理解说给同学们听,期待你独特的感悟哦!
景物美(自然美 生命美)
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人物美(朴实美 平凡美)
找出文中能体现我和母亲、儿子、妻子之间和谐关系的句子,深情地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
情更美(庄重美 和谐美)
善待老人(母亲)—衰老的生命,爱护(儿子)—幼小的生命,是我和妻子(中年人)—成熟的生命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结:庄重美 和谐美—爱是理解、爱是尊重、爱是体谅、爱是呵护,一个拥有爱的家庭是幸福的,一个拥有爱的集体是温暖的,一个拥有爱的社会是和谐的。
2、质疑问难:你还有不懂的问题或不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四)合作交流,探究写法
1、合作交流。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指名2—3人回答。)
明确:
2、写法探究。
这篇散文写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作者有没有面面俱到,把生活中各种事情都拿来写呢?作者是怎样做的?
(作者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小结: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会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善于从身边的小事中发掘写作的材料,做一个有心人,从而使我们的作文增色添彩。
(五)拓展延伸,拥抱亲情。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说说你家中的亲情故事》
(六)作业布置。
小练笔:《晒晒我家的幸福》(必做题)
●双休日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外出活动一次(体验亲情美好)
●主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告诉他们你想他们,永远爱他们。)
(选做题)
(七)教师心语。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板书设计: 22、 散 步
莫怀戚
— 衰老的生命:善待
以小见大
幼小的生命:爱护
尊老爱幼
散 步
亲情
使命感
生生不息《散步》教学设计
乐桥镇初级中学 张静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间至善至美的亲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蕴含的生活哲理。
3、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约3分钟)
1、(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广告片)让学生说说短片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出示课题。
2、导入新课:家是爱的港湾,家是温馨的摇篮,家是快乐的城堡。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美好,都围绕着我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随散文大师莫怀戚一起去初春的田野上走一趟吧!
3、作者简介
莫怀戚:散文家,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约5分钟)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己读或请人读,也可由学生推荐朗读水平好的同学来读。)
点评:感情深沉而愉悦、语速适中、语调适时调节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
抢答以下问题。(课件出示:考考你)
(1)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文中散步是在什么季节?(初春)
(3)散步是在什么地点?(田野)
(4)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分歧)
3、尝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读懂了什么?(允许学生多角度概括)
(参考答案:文章通过写我们一家四口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最后和谐的解决了的故事,表现了浓浓的的亲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品味语言,领悟亲情(约10分钟)
1、美点寻踪:让你手中的笔动起来,让你的思维活跃起来,用你的眼睛去发现文章的美,然后把你的理解说给同学们听,期待你独特的感悟哦!
景物美(自然美 生命美)
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A处——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B处——这“新绿”,这金黄,这“嫩芽”,这春水,是自然美,也是生命美。
人物美(朴实美 平凡美)
找出文中能体现我和母亲、儿子、妻子之间和谐关系的句子,深情地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
预设: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
劝母亲散步。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以前很听她的话一样——儿子孝顺母亲,母亲信任、依赖儿子。 (一个什么样的母亲会让儿子很听她的话?一个什么样的儿子会让母亲很听他的话?)
儿子的发现: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小家伙很聪明,机灵。)
散步过程中,“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爱幼更需尊老,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
母亲改变主意——爱幼。
“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尊老爱幼。
小结:朴实美 平凡美——简简单单的文字,道出了母亲的善良,妻子的善解人意,儿子的天真聪明,还有我在家庭中的重心地位。
情更美(庄重美 和谐美)
善待老人(母亲)—衰老的生命,爱护(儿子)—幼小的生命,是我和妻子(中年人)—成熟的生命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结:庄重美 和谐美—爱是理解、爱是尊重、爱是体谅、爱是呵护,一个拥有爱的家庭是幸福的,一个拥有爱的集体是温暖的,一个拥有爱的社会是和谐的。
2、质疑问难:你还有不懂的问题或不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四)合作交流,探究写法(约10分钟)
1、合作交流。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指名2—3人回答。)
明确:
一是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 。(背的庄重,郑重其事)
二是“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也是对生活的使命感 。
2、写法探究。
这篇散文写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作者有没有面面俱到,把生活中各种事情都拿来写呢?作者是怎样做的?
(作者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所谓 “小”,就是 故事、细节、情节(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细节)
所谓“大”,就是指思想情感、立意、主旨 (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 )
故事层面:亲情。
寓意层面:使命感。
哲理层面:生生不息。
小结: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会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善于从身边的小事中发掘写作的材料,做一个有心人,从而使我们的作文增色添彩。
(五)拓展延伸,拥抱亲情。(约10分钟)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说说你家中的亲情故事》
(六)作业布置。(约2分钟)
小练笔:《晒晒我家的幸福》(必做题)
●双休日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外出活动一次(体验亲情美好)
●主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告诉他们你想他们,永远爱他们。)
(选做题)
(七)教师心语。(约3分钟)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最后让我们在《让爱住我家》的歌声中,把爱的种子种进我们的心田!(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板书设计: 22、 散 步
莫怀戚
— 衰老的生命:善待
以小见大
幼小的生命:爱护
尊老爱幼
散 步
亲情
使命感
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