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人的生殖
正视生殖
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的新个体,开始于一个小小的、单细胞的受精卵。
精子
卵细胞
男性生殖器官侧剖面(图)
1
2
3
4
男性生殖器官侧剖面(图)
1
2
3
4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男性生殖器官侧剖面(图)
储存和输送精子
1
2
3
4
附睾
男性生殖器官侧剖面(图)
输送精子
1
2
3
4
输精管
男性生殖器官侧剖面(图)
1
2
3
4
阴茎
男性生殖器官(图)
女性生殖器官的侧剖面(图)
4
1
2
3
女性生殖器官的侧剖面(图)
4
1
2
3
卵巢
形成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女性生殖器官的侧剖面(图)
4
1
2
3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
女性生殖器官的侧剖面(图)
4
1
2
3
子宫
孕育胎儿和形成月经
女性生殖器官的侧剖面(图)
4
1
2
3
阴道
精子进入的通道和排出月经以及产出胎儿的通道
女性生殖器官(图)
受 精 过 程
受精
大家
一起做游戏!
精卵结合过程
精子的故事
精子们在操场集中,很兴奋。
教官:同志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平常叫你们注意锻炼,今天是你们上场的时候了。一会你们就将跟卵子姑娘进行历史性的相亲。 精子们轰动。
精子甲(陶醉):相亲!太好了! 精子乙(斜眼):激动什么,是集体相亲。 精子甲:集体相亲也好啊? 精子乙:真搞不清状况,集体是说我们精子,卵子小姐 只有一个。 精子甲:。。。。。。。 教官:同志们,出发!
大家集合在一个深深的孔道前。 教官:同志们:你们眼前的这个孔道叫阴道! 精子们:哇,阴道诶~
教官:不要高兴,这个地方会下酸雨! 精子们:酸雨?听起来很恐怖的样子。 教官:对。你们中的一半经过阴道的时候会被腐蚀掉! 精子们(害怕的):啊!那另一半呢? 教官:会昏倒! 精子们:。。。。。。。。。 教官:不过平常锻炼的好的,昏倒后会醒过来继续前进。 顺利通过的精子们:现在可以见到卵子小姐了吗? 教官:不,你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不归路,一条是通往卵子小姐后花园的路。你自己选择吧。
终于幸运选择正确通道的精子们,
因为一路的折磨有点迷糊。
精子甲对精子乙:啊,亲爱的卵子小姐! 精子乙:我不是卵子! 精子甲(紧抱着乙):卵子小姐。。。 精子乙:靠,都说了我不是卵子了!
两个精子在迷糊中同归于尽。
男性:睾丸
附睾
输精管
阴道
子宫
输卵管
女性:卵巢
阴茎
受精过程
男性:睾丸
附睾
输精管
阴道
子宫
输卵管
女性:卵巢
阴茎
受精过程
妊娠3周
妊娠8周
妊娠3周
妊娠3周
妊娠8周
妊娠11周
妊娠3周
妊娠8周
妊娠11周
妊娠15周
妊娠3周
妊娠8周
妊娠11周
妊娠15周
子宫内的胎儿、脐带和胎盘
胎儿的营养与代谢
母体
胎儿
脐带
胎盘
子宫
一位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4千克。各部分增重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各组成部分 重量(千克)
胎儿 4
胎盘 1
羊水 1
子宫 1
乳腺 1
增多的血液 2
母体贮藏的营养物质 2.5
其他物质 1.5
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
分娩的大致过程
母亲临终喂奶,女婴含乳生还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
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生命是伟大的
创造生命的人更是伟大
母亲用生命和爱
创造我们的人类
让我们谢谢母亲
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
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DIY: 采访母亲
采访你的母亲,了解母亲孕育你的过程,体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的意义。
超连接:中国母亲网http://www.muqin./index.htm
直播分娩:http://imedia.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35/1/class003500005/hwz91150.htm
学到了什么?
男性:睾丸
附睾
输精管
阴道
子宫
输卵管
女性:卵巢
阴茎
受精过程
胎儿的营养与代谢
母体
胎儿
脐带
胎盘
子宫
动动脑
当女性一侧卵巢失去功能或被手术摘除,她还有生育能力吗?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资料分析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表明:每年全球约80万婴儿感染艾滋病,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
据报载:小丁丁的母亲有多年吸毒史,他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脸色青紫,哭闹不停,两条小腿不时抽搐。 人们吃惊的发现:只要闻到未散尽的毒烟,他便平静下来。小丁丁染上了毒瘾。
想一想:爱滋婴儿和吸毒婴儿的出现说明 了什么?
你对怀孕的母亲有何建议?
宝贝,如果你活着,记住我爱你
●人物档案 一位母亲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摸了几下,他高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 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却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妇科医生龚晋含泪讲述救援经历
母罹难,女婴含乳头活了
龚晋是一名年轻的妇科医生,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妇科工作。5月12日刚好飞抵成都探亲。5月13日,龚晋来到重灾区都江堰参与救援,他在现场的身份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三天来,他抢救近200名伤者。回忆起连续几日的救援场景,龚晋不胜唏嘘。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龚晋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龚晋说,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
“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龚晋掩面而泣。一个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在妇产科见惯了初生的妈妈给自己孩子喂奶的场景,而此时此刻,这样一个幸福的场景却让他产生无法抑制的悲恸。
5月16日,龚晋加入了广东省第二批医疗救援队,在绵阳周边展开了医疗救援工作,开始以一名医生的身份投入“战斗”,他在现场以更加坚强的声音去鼓励那些伤者:放心,你们要挺住。第18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1节:人的生殖
常熟市第一中学 陈亚丽
学情分析: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神秘感,渴望了解这部分知识;另一方面又会有羞怯的心情。上好这一节课,对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社会道德责任感无疑有重要作用。因此,我精心设计教学,本节课围绕“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主线,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得出结论。同时想方设法采取适合学生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的作用,将人体生殖知识的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破学生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大胆学习的心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这部分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②简单描述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②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体验生命来之不易,学会关爱生命,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增进与父母的交流;
重、难点:
①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②胎儿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换;
③感受生命的可贵,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流程:
正视生殖—生殖细胞—生殖系统—受精—胚胎发育与营养—分娩—感受母爱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各种宝宝图片,设疑:可爱的宝宝从哪里来?导入新课。
一、正视生殖
1、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2、人的新个体,开始于一个单细胞的受精卵。
二、认识生殖细胞
观察精子和卵细胞结构图,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
三、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
观察分析男、女生殖系统结构图并总结:
1、男性: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储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2、女性:
卵巢——形成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子宫——孕育胎儿和形成月经
阴道——精子进出的通道和排出月经以及产出胎儿的通道
四、新生命的孕育
(一)受精
1、观察《受精模式图》,想一想:受精卵在什么部位形成?当受精卵植入子宫之前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生活动:按序排队——精卵的结合过程
(二)胚胎发育与营养
1、学生活动:模拟孕妇
2、胎儿营养与代谢:
想一想:胎儿在母体内怎样获得营养和排除废物的?胎儿和母体的血液想通吗?
资料分析:艾滋婴儿与吸毒婴儿给我们的启示
(三)分娩
观察《分娩示意图》,简述分娩过程。
想一想:如果胎儿位置不正,头上脚下怎么办?认同母亲分娩过程承受的痛苦与面临的危险。
五、回顾生命产生孕育的过程,感受母亲的痛苦与快乐,布置DIY:采访母亲。
六、全课小结:学到了什么?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