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 子

文档属性

名称 筏 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29 15: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筏 子一、作家作品本文选自《袁鹰散文选》。作者袁鹰,原名田复春,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风帆》《留春集》《京华小品》《秋水》 《袁鹰散文选》等。二、识记下列词语泻 xiè 心悸 jì 木罐guàn 筏 fá子 篙 gāo
一泻千里 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胆惊心悸 乘风破浪 提心吊胆 马不停蹄 惊涛骇浪 化险为夷 目不转睛 风平浪静三、朗读课文,分析结构一、( )
二、( )
三、( )
1、2写黄河的壮美,交代筏子出现的背景。3 — 9体验筏子的惊险,为赞美艄公做铺垫。10、11领略艄公的风采,表达由衷的赞美。四、分析课文内容1、第1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本段写黄河的凶险、壮美。为下文写_________________做铺垫。
2、第2段用对比的手法,以大水车之高衬托_________。黄河滚滚黄河主人的品格黄河之大3、第3段依然用对比的手法:以筏子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相比,从而衬托艄公技艺的高超。
4、第4段按照由_____及_____的顺序,写小筏子_____________,衬托艄公的技艺高超。其中叹词“啊”写出了作者的________之情。
5、第5段独句成段,起_________作用。小、轻汹涌的激流远近载的人多惊叹强调6、第6段用________的修辞写筏子的行驶之快。
7、第7段用_______的手法,写筏子小载货多。
8.第8段第①句以岸上人的_________与筏子乘客的_________相对比;第①②句是对艄公的_______描写,第③句是对艄公的______描写,这几句话突出了艄公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和划船技艺的高超。比喻对比提心吊胆从容谈笑侧面正面沉着、镇定、大胆、勇敢9、第9段前几句写坐筏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末句用______的修辞,写黄河之急,暗写艄公技艺高超
10、本段赞美了艄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高超的技艺,从而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点明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
11、用________的修辞,写筏子之______,再次赞美艄公技艺的高超。可以锻炼意志、毅力和细心比喻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最后一句反复快五、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描述艄公撑着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驶的情景,赞扬了包括艄公、乘客在内的“黄河的主人”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毅力,从而赞美了勤劳勇敢、智慧坚强的中华民族。六、写作特点对比和衬托七、阅读练习·探究一写黄河的大,以大水车衬托;同时羊皮筏子也衬托了黄河的水势浩大。
写黄河的深,用的是“效果”衬托的手法。即人们害怕的心情
写黄河的急,主要以急行的羊皮筏衬托。七、阅读练习·探究二1、不能删去。这样更能表现出人的惊奇程度,它们传神地刻画出岸上的人逐个点数时的惊叹之情。
2、不能删去。这写出了筏子奔跑的动态,用了反复的修辞,起强调作用。七、阅读练习·探究三1、说明渡河工具是简单的,意在突出战胜黄河的惊涛骇浪主要靠人,从而说明艄公高超的技艺。七、阅读练习·探究三2、写“险”的地方如:①第1段;②第3段中的“汹涌的激流”及“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噬了”;③第8段中“提心吊胆”、艄公目不转睛撑篙和小心注视水势;④第9段中连眼睛也不敢睁一睁;⑤第10段中的险恶风浪、惊涛骇浪等。七、阅读练习·探究三2、写“夷”及“如履平地”的如:①第3段中“鼓浪前进”;②第6段中“乘风破浪的轻骑”;③第8段中乘客从容谈笑以及它的两个比喻,还有艄公破浪前行;④第10段中战胜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如履平地;⑤第11段中更加轻快、安详。七、阅读练习·探究三2、“化”的原因不仅仅是艄公,还有乘客。这就是第9段中说的乘客的意志、毅力和细心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乘客随随便便往筏子上一蹲也会出大乱子的。第8段乘客的从容谈笑也是这一点的体现。七、阅读练习·探究三3、“就凭他……主人。”
不仅是对艄公的赞美,而且也是对包括乘客在内的征服自然的人类的赞美;不仅赞美人类的勇敢精神,而且赞美人类的智慧和细心。七、阅读练习·探究四这是用的对比衬托的手法。这样更能表现出人们出乎意料的感觉,起到突出战胜自然、成为“黄河主人”的人们的作用。八、词句品味·积累1、“万马奔腾”主要是形容声势、速度;“浊浪排空”主要是形容气势;“胆惊心悸”是以心情衬托出黄河惊涛骇浪的状态。
2、当然不能。这是用的拟人手法,表现的是人在筏子上的欢乐、详和的心情。学习检测一、注音Zhuó xiōng shāo gāo hài fá shì tuān三、阅读理解1.(1)不能。“射”与前文相照应,并且显示出这只筏子的气势和力度,也衬托了黄河的湍急。
(2)不能。“安详”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化险为夷后的情形,也衬托了人的镇定沉着和气定神闲。三、阅读理解2.《长江》从选材上主要表现繁忙的建设、运输景象;从表达方式上是抒情;从寓意上,长江是祖国的象征。《筏子》从选材上说明它是原始的、被淘汰的交通工具;从表达方式上是记叙;从寓意上,黄河是事情发生的地点、人物活动的背景。三、阅读理解3.对比:羊皮筏子体积小与承载的人多物重形成对比。
衬托有正衬:大水车——黄河的大。有反衬:岸上人提心吊胆——乘客从容笑谈,筏子之小——水车之大, 黄河之险——筏子之小。 有正衬、反衬错杂:小小浪头吞噬筏子,既正衬了黄河的凶险,又反衬了征服自然的人。三、阅读理解4.只凭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胆冲劲是不行的,要战胜凶险,征服自然,还得沉着、细心、机智和有毅力。三、阅读理解 5.赞美了征服自然的人类,赞扬了包括艄公、乘客在内的“黄河的主人”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毅力,也赞美了黄河的雄浑气势和自然伟力。从而赞美了勤劳勇敢、智慧坚强的中华民族。
拓展与探究1.Kǎi é dǔ yùn páo zhàng拓展与探究2、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上很多困难,只有靠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克服,但在成功的同时也不能对别人的处境幸灾乐祸,而要及时伸出援住之手,这样我们这个祖国建设的大军才能一个都不掉队地浩浩荡荡前进。拓展与探究3.不可以。因为“横”字更显示出黄河雄浑壮阔的气势。
4.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因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不仅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而且书写了一部悠长的文明史。拓展与探究6.不矛盾。正因为黄河泛滥,使人民尝尽了苦头,才有中华民族同黄河进行的无数次的搏斗,才有中华民族与天斗、与地斗的种种英雄业绩,才锻炼培育了人民坚韧不拔的性格。拓展与探究7.堤坡上青草覆盖,河堤两侧林带苍翠。黄河、大海不再发生灾害,黄河水清澈见底,大海也平静安乐。
8.升华了文章的中心,赞美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改革的成效,民族的振兴。拓展与探究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