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学习中外小说。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欣赏人物性格,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分析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把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体会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风格。
本单元学习内容:《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鲁迅《祝福》、海明威《老人与海》
我国小说的发展概况
魏晋志怪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
干宝《搜神记》
唐传奇小说:李朝威《柳毅传》
元稹《莺莺传》
蒋防《霍小玉传》
宋元话本小说
明拟话本小说:“三言二拍”
明清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等
白话小说(现当代小说)
远古神话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曹雪芹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知识积累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等。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全书共120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它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所以有人慨叹道:“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即朱门,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都是南柯一梦。《红楼梦》主题思想的研究历来是众说纷纭,鲁迅定义为“人情小说”,王国维则认为《红楼梦》一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胡适《红楼梦考证》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不管人们如何定义,都不妨碍《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红学界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红楼梦学刊》主编冯其庸更是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因此,在康熙朝,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曹雪芹
作者概况
曹雪芹(约1715—1763) 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雍正五年(1727)?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因挪用、亏空公款等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字画度日,“举家食粥酒常赊”,生活于贫困之中。巨大的变故使其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而曹雪芹大约在1763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离开了人间。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林黛玉因何进贾府?
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贾赦、贾政,一个女儿——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
贾演-贾代化
贾 敷
贾 敬
贾 珍
贾惜春
秦可卿
贾源-贾代善
史太君(贾 母)
贾 赦
邢夫人
贾 琏
王熙凤
巧 姐
贾迎春
贾 政
王夫人
贾 珠
李 纨
贾 兰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贾环(赵姨娘生)
贾 敏
林如海
林黛玉
宁国公
荣国公
贾 蓉
尤 氏
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通过林黛玉的视角去描绘贾府的境况,并在迎客声中让众多人物登场亮相。
情节概述
整体感知,理清情节结构:
(1) 初进荣府
(2~4) 拜见贾母、邢王夫人、三姐妹等。
(5~6) 初见凤姐
(7~11)拜见两位舅舅,介绍宝玉。
(12) 陪贾母进晚餐
(13~14)宝黛初会
(15~16)安排起居
赏析人物形象
本文主要人物
林黛玉
王熙凤
贾宝玉
小说对林黛玉的描写
他人之眼观:众人、王熙凤、 贾宝玉
所处环境+行为表现
与他人关系+行为表现
在黛玉在去贾府的路上,林黛玉是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体现了她怎样的形象特征?
小心谨慎、细心机敏
1.所处环境+行为表现
所处环境——贾府
1 外观宏伟
2 布局讲究
3 陈设华贵
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第1段)
外观宏伟
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第1段)
布局讲究
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zàn)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fǔ fú焕烟霞。
(第8段)
陈设华贵
透过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
“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所以我们说典型环境造就典型人物(性格)。
第7段:刑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婉
言
谢
绝
邢
夫
人
挽
留
表明了对刑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礼节,说明她大方得体、待人接物处处留心。
2.与他人关系+行为表现
饮食起居
绝
不
轻
易
从
事
第9段: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第10段: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第12段: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第12段: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
寄人篱下,处处谨慎小心
随
时
改
正
不
适
宜
的
对
答
第12段: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第14段: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言行谨慎,细心机敏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
言谈不俗、体弱多病
3.他人之眼观:众人眼中
王熙凤眼中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风姿出众
宝玉眼中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美貌多情
黛玉形象小结:
美貌多情 (多愁善感)
体弱多病 (娇美柔弱)
聪明懂理,知书达礼
谨慎小心,多虑敏感
欣赏人物形象
林黛玉
王熙凤
贾宝玉
林黛玉进贾府
出场描写
外貌描写
贾母之言
夸赞、关心黛玉
回王夫人
文中对王熙凤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王熙凤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地位、身份特殊。
凤姐出场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第5段)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wǎn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色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zhòu)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凤姐之貌
貌美
衣着华贵,却也俗气?
32
丹凤眼的人性格:
聪明高贵,天生忠肝义胆,有魄力,嫉恶如仇,见义勇为,路见不平必定拔刀相助,爱恨分明,诺守信用等。男人丹凤眼,必定高官;女人丹凤眼,天资聪慧。
三角眼:顾名思义就是眼型呈三角形,眼珠子被上眼皮覆盖。却不是好眼型,三角眼的代表性人物:秦桧。
从面相上说,长三角眼的人,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阴寒之气逼人。大都是妒忌心强、阴险狡诈、心狠手辣之人。
作者用“丹凤三角眼”勾勒出了一个聪明漂亮、具有杀伐决断的“凤辣子”。所以,王熙凤既是一个具有英雄气概的才女,又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wǎn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色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zhòu)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凤姐之貌
貌美
衣着华贵,却也俗气?
貌美之中藏着威严、狡黠
清代言妇女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清·李渔)。
性格泼辣、深得贾母宠爱。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贾母之言
原指没有正当生活来源的无赖,这里形容凤姐泼辣,是戏谑的称呼。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凤姐之言:夸赞黛玉、关心黛玉
不露痕迹地拍贾母马屁,既赞美了林黛玉,又奉承了贾母,更没忘在座的三春姐妹,可谓一箭三雕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才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凤姐之言:夸赞黛玉、关心黛玉
见风驶舵,善于察言观色,善于逢迎贾母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一连串问话、布置,可谓八面玲珑。关心黛玉实则在讨贾母欢心。
凤姐之言:夸赞黛玉、关心黛玉
善于应变、精明能干
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第6段)
凤姐之言:回王夫人话
王熙凤形象小结
A贾母戏谑之言
B见黛玉,恭维-拭泪-喜
C回王夫人:我先料着了
1.出场描写
2.肖像描写
3.语言及行动描写
“未写其形,先使其声”
写出其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头饰裙饰服装容貌
显示她的年轻貌美、华贵得势,也暗示她的贪婪、俗气、有威严、狡黠
性格泼辣
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八面玲珑
精明能干,受宠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贾宝玉
本文对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四个方面:
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西江月》二词的评判
摔玉
出场前勾勒
(第10段 )王夫人: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第11段: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为溺爱,无人敢管。
王夫人: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姐妹们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若一日姐妹们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上一喜,便生出许多事来。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与世俗格格不入、不符合封建正统观念的要求,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叛逆者”
出场后正写
第13段: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
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多情善感、 率性而为、 英俊潇洒、
性格
厌恶功名、
个性张扬、 特立独行
《西江月》
世务:指的是结交达官、应酬官府、遵守礼教。
文章:指的是八股文,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偏僻:偏激,不端正。
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二词评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
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由富而穷
命运
无所作为
《西江月》
写法:明贬实褒、寓褒于贬
作用:赞扬他蔑视世俗,鄙弃功名,追求个性解放,独立不羁的叛逆性格。
想一想——如何理解贾宝玉这一“摔玉”行为?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恨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通灵宝玉,《红楼梦》中的神话形象,本是女娲炼就的一块顽石,因无才补天而随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入世,幻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也称“通灵玉”,贾母将之称为贾宝玉的命根子。
“摔玉”是宝玉性格鲜明的突出表现。“玉”是天命的象征,宝玉的摔玉正表现出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还有什么比这一行为更能说明宝玉的叛逆性格呢?
贾宝玉形象特征
出场前的侧面描写
孽根祸胎 混世魔王 疯疯傻傻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 内帷厮混
与世俗格格不入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
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西江月》二词的评判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于家于国无望。
独立不羁叛逆封建
(似贬实褒)
拓展延伸:本文写人时,主次、详略、虚实结合,集体与单独介绍相结合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写法
人物
详写
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
略写
王夫人、邢夫人、迎春三姐妹等
实写
贾母等众人
虚写
贾赫、贾政
单独写
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
集体写
迎春三姐妹等
回顾总结: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正面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物、人、景的烘托。
具体说来: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环境烘托、作者或作品中人物作出的描述、评价
描写人物的方法
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电视剧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