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下)语文教学案
27、岳阳楼记(二)2008-6-4
【学习任务】
1、疏通文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课堂学习】
1、检查重点字、词、句的翻译。
2、指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指名逐段翻译课文,并简要概括每段大意。
①
②
③
④
⑤
4、小组合作研讨,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全文共可分为____部分,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行文思路,尝试逐段背诵课文。
6、分组讨论,研讨主旨:
①、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②、“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③、“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课堂检测】
1、阅读测试题:
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
2、“以物喜”照应前文 ,“以己悲”照应前文 。
3、“是进亦忧”中的“是”指代的是 。
4、这段文中,表达作者阔大情怀的句子是 。
5、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文中句回答) 。
【迁移延伸】
1、 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我们自然想到
《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
2、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教育。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举例: ①
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