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所示,若甲表示CO2和H2O,则( )
A.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呼吸作用
B.Ⅰ是光合作用,乙是呼吸作用,Ⅱ是糖类和氧气
C.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呼吸作用,Ⅱ是葡萄糖
D.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呼吸作用
2.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考察被严重污染的地表水体时发现两类景观:有机型污染水
体是变黑发臭,无机型污染水体一般是变绿。前者、后者生活着的主要生物依次是( )
A.光能自养生物、异养厌氧生物 B.异养厌氧生物、光能自养生物
C.化能自养生物、异养需氧生物 D.异养需氧生物、化能自养生物
3.硝化细菌进行细胞分裂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通过下列哪一条途径获得( )
A.硝化作用 B.化能合成作用 C.合成代谢 D.分解代谢
4.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或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6.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 3∶5,这是因为(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7.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
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8.制作泡菜、酸菜时,所用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
A.防止水分蒸发 B.防止菜叶萎蔫
C.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 D.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被抑制
9.硝化细菌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直接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A.有机物有氧分解 B.有机物无氧分解
C.周围物质的氧化分解 D.太阳光能
10.某举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11.下面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12.如果葡萄糖液中有一半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那么每消耗1mol葡萄糖,将产生( )
A.2mol二氧化碳 B.3mol二氧化碳
C.4mol二氧化碳 D.6mol二氧化碳
13.培养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培养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在所含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 )
A.前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C.前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D.后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14.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 2 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与t1相比,t 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 2相比,t 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 2 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 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 2 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15.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16.在菜豆种子的萌发初期,C02释放量往往比氧气的吸收量大三四倍。说明此时菜豆种子( )
A.只进行无氧呼吸 B.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C.只进行有氧呼吸 D.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17.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不多。这是因为( )
A.大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B.大量能量合成了磷酸肌酸
C.大量能量没有释放出来 D.大量能量随汗水流失了
18.发面时间过长,面里含水量增加的原因是( )
A.长时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水 B.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
C.酵母菌自身物质分解产生水 D.酵母菌能使面粉中的结合水变成自由水
19.下表中列出了4种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下,其中哪一种对外界条件的需求最能代表异养生物( )
生物 有机物 CO2 O2 H2O 矿物质 光能
Ⅰ √ √ √ √
Ⅱ √ √ √ √
Ⅲ √ √
Ⅳ √ √ √ √ √
A.Ⅰ B.Ⅱ C.Ⅲ D.Ⅳ
20.裸藻类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并需光,但生物学家却能在黑暗环境中栽培此裸藻(培养基内加入葡萄糖)。这说明( )
A.裸藻是异养生物 B.裸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裸藻既能营自养生活又能营异养生活 D.叶绿素行使功能时不需光
21.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如果两个生理过程产生了等量的二氧化碳,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
A.3∶1 B.1∶3 C.2∶1 D.1∶2
22.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分别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如果两组产生的CO2相等,则两组消耗的葡萄糖比为3:l
B.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分别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如果两组消耗等量葡萄糖,则两组释放的CO2总量与吸收的O2总量的体积比是3:4
C.丙酮酸可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D.人和乳酸菌都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23. 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变和氧化放能的枢纽物质是( )
A.葡萄糖 B.乳酸 C.丙酮酸 D.氨基酸
24.下图是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模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能量都是通过分解 等能源物质获得的,将能源物质转变成CO2和H2O要通过A过程: 过程。
(2)上述过程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 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B里,B代表 ;B是由ADP和C: 化合而来。
(3)B在人体内含量并不多,当人体大量消耗B时,细胞内的 就会释放能量供B不断合成。
(4)储存在B内的能量释放后供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所需,除了肌肉收缩及分泌外,还可供D 和E 等生理活动的需要。
25.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含量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请根据图回答:
⑴ A点表示植物组织的CO2较多,这些CO2是________的产物。
⑵ 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
⑶ 由B到C,CO2的量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⑷ 为了有利于储存蔬菜和水果,储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________?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 ______ 。
26.下图表示含水量不同的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CO2mg/(100g种子·h)]。请据图回答:
(1)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如何 。
(2)为了使种子安全贮藏,种子的含水量应控制在 以下。
(3)呼吸速率高的种子会出现发潮发热的现象,原因是 。
(4)还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降低种子的呼吸速率,确保贮粮安全 试举两例。 。
27.将动物的肝细胞研磨并除去ATP后,放入三只标号分别为Ⅰ、Ⅱ、Ⅲ的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和处理如图a所示。将实验用的3只锥形瓶的瓶口封闭后,放入20 ℃水浴锅中,1 h后的结果如图b所示。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⑴ 实验中可以看到的明显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瓶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⑵ 该实验的全部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4.(1)糖类、脂质、蛋白质氧化分解(2)热能ATP磷酸基(Pi) (3)磷酸肌酸(4)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合成代谢
解析:首先应明确图解的含义:糖类、脂质、蛋白质等能源物质经氧化分解释放能量,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 式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即:ATP。ATP又可断裂高能键释放能量,即:+Pi+能量,能量可用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如肌肉收缩、神经传导和生物电,合成代谢、吸收和分泌等。
25.[解析] 高等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但仍保留了无氧呼吸的能力。所以在A点时,氧的含量接近于0,释放较多的CO2,这是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原故。AB段随着氧含量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CO2的释放量减少。BC段氧含量不断增加,有氧呼吸越来越旺盛,CO2的释放量达到新的高峰。贮存水果时,要尽量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应选择B点所对应的氧的含量,这时有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
26. [解题思路]生物的呼吸作用与含水量密切相关,含水量越高,代谢越旺盛,所以贮藏种子应晒干,降低含水量。种子在呼吸过程中,有水的产生,同时有热量散失,使种子堆出现发潮发热。使贮粮安全、降低呼吸作用,可使用降温,充CO2等方法。
[解答] (1)含水量增加,呼吸速率加快 (2)13.5%(或13%) (3)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水,所释放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适当降低温度;减少空气中的O:量;增加空气中的CO2量;向装有粮食的密封塑料袋中注入氮气或CO2;杀灭病毒和害虫(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3. 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27。[解析] Ⅲ号瓶的酒精液滴发生了明显向左移的现象。说明Ⅲ号瓶肝细胞有氧呼吸消耗了更多的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量相等,但被吸收)。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就像为了使物体燃烧需要先提供能量,要启动细胞内能量释放的过程必须先花费一些能量。所以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既需要底物(葡萄糖),也需要ATP。故答案为 ⑴ Ⅲ号锥形瓶的酒精滴液在玻璃管中向左移动;Ⅲ;呼吸(有氧呼吸)。⑵ 肝细胞的呼吸作用需要葡萄糖和ATP。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