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18 17:32:09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一、单选题
1.(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下图为我国某作物近10年种植面积(万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符合图中信息的经济作物最有可能是(  )
A.甘蔗 B.马铃薯 C.稻谷 D.棉花
(2)推测该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最明显的产区是(  )
A.广西 B.内蒙古 C.山东 D.西藏
(3)该农作物空间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生产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B.推动相关企业加强品牌塑造
C.减少国家对农民的种植补贴 D.次宜种植区退出该作物种植
【答案】(1)D
(2)C
(3)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中国的农业与工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农作物的判断,结合材料可知该种作物在新疆地区种植面积较较大,因此可以根据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推断,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山环绕,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光照充足,热量丰沛;温差大;晴天多,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据此判断,该作物为棉花,D正确;甘蔗属于热带地区的作物,稻谷属于喜温喜湿的作物,新疆气候干旱,不适宜种植水稻;马铃薯属于粮食作物,据此判断ABC错误,故答案为:D。(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结合上题分析,该作物为棉花,棉花是喜热作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所以气候干燥但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最适宜种植棉花,据此进行判断中国的广西、内蒙古、西藏等不适宜棉花的种植,而山东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棉花的种植,但是由于棉花在采摘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山东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致使种植棉花的效益下降,所以种植面积减少,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3)本题考查农业生产集聚的影响,农作物向优势区域聚集,可以充分农作物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农业生产向质量效益转换,提高农作物的效益;推动农作物的深加工,带动与该农作物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会提高优势种植区域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次级种植区域的竞争力下降,进而使得这些区域种植面积下降,甚至不再种植该种农作物。而该农作物向优势区域集中,会可能会导致农户种植面积增加,进而增加国家对农户的补贴。据此判断ABD正确,C错误,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答案为:C。
【点评】经济作物亦称"工业原料作物"、"技术作物"。一般指为工业,特别是指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我国纳入人工栽培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作物 (如棉、麻等)、油料作物 (如芝麻、花生等)、糖料作物 (如甘蔗、甜菜等)、三料 (饮料、香料、调料) 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等。
2.(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其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结构偏离度为正,则说明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则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下图为1969~2014年美国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969~2014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产业吸纳劳动力空间明显增加的行业是(  )
A.制造业 B.服务业 C.种植业 D.金融业
(2)产业结构变动会对城市产生一定的影响,就美国东北部城市群而言,该区域的(  )
A.城市服务种类剧增 B.工业区位优势增强
C.水资源短缺问题加重 D.农业总产值显著下降
【答案】(1)A
(2)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结合1969~2014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该区域第一产业的产业偏离度小于0,说明第一产业不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第三产业的产业偏离度大致等于0,也不具备吸纳劳动力的优势;而第二产业一直以来产业偏离度大于0,说明第二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A正确,服务业、金融业属于第三产业,种植业属于第一产业,BCD错误,故答案为:A。(2)结合三大类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且数值较大,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增强,而第二产业主要以工业为主,说明工业的区位优势得到增强,B增强。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仅能说明农业不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但不能说明农业的农业总产值下降,D错误;城市服务种类的多少与城市规模有关,城市规模及产业结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城市服务种类的变化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A错误;美国东北部靠近五大湖沿岸,水资源充足,C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B。
【点评】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3.(2020高二上·咸阳月考)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 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 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 非毛管孔 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 59 17 45 4.62 503
常绿阔叶林 63 16 47 3.18 648
楠竹林 52 12 40 2.08 312
灌木林 73 17 56 7.79 1833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楠竹林 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楠竹林
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
A.地表径流大 B.植物种类多 C.枯枝落叶多 D.年均温较高
【答案】(1)C
(2)D
(3)A
【知识点】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楠竹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小,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小,容易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所以是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故本题选择C。(2)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灌木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大,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大,对应的产生径流的时间最迟也就是最长。故本题选择D。(3)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说明土壤肥沃。植物种类多,正是说明土壤中养分多而活跃,有机质多的表现,B选项有关联;枯枝落叶可以增加土壤的腐殖层,增加有机质,C选项有关联;年均温度高会有利于促进土壤微小生物的活动,增进有机质的积累,D选项有关联。土壤有机质主要是和土壤肥力还有土壤中微量元素有关,和地表径流水量的大小关系不大,排除A。故本题选择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的功能。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吸收噪声;释放氧气,净化空气的功能。该题中主要考查不同林地的水土保持的功能。根据题干可知,饱和持水量越小,越早出现地表径流。从而可以的适宜水土保持和径流时间最长的林地。土壤的有机质跟气候、植被、地形、土壤pH、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4.(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我国沿岸流始于渤海湾西部,自北向南有辽南沿岸流(图中①)、鲁北沿岸流(②)、苏北沿岸流(③)、浙闽沿岸流(④)等。下图为冬夏季我国沿岸流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图示同纬度日本暖流流经海域相比,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盐度较低是由于(  )
A.降水量少 B.河流汇入多 C.蒸发量小 D.海域较封闭
(2)苏北沿岸流(  )
A.导致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 B.冬季较弱,夏季较强
C.受长江入海径流影响显著 D.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3)浙闽沿岸流方向随季节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暖流流向随季节变化 B.海水温度随季节变化
C.季风风向发生季节变化 D.海水盐度随季节变化
【答案】(1)B
(2)C
(3)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河流、洋流等因素,我沿岸流流经海域由于处于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陆地淡水河流带来大量的水量,对沿岸地区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使得盐度较低,B正确;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与日本暖流流经海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上,蒸发量差异不大两者在降水量上差异不明显,全国沿岸流地区海域与外海接壤,据此判断ACD错误,故答案为:B。(2)结合图中洋流的流向,苏北沿岸流由北流向南部,有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沿岸地区海水等温线应向南凸出,A错误、D错误;该沿岸流海域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西北季风与洋流的流向一直,对洋流具有加强作用,夏季东南季风与洋流的流向相反,对洋流具有阻碍作用,因此该洋流冬季较强,夏季较弱,B错误;该洋流流经长江入海口处流向偏离海岸线,可能是受到长江如海径流量的影响,沿岸洋流流向发生偏转,C正确,故答案为:C。(3)浙闽沿岸流流经台湾海峡,冬季和夏季风向发生改变,导致洋流流向发生改变;日本暖流流向固定,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不会改变洋流流向。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各大洋表层的海水,受蒸发、降水、结冰、融冰和陆地径流的影响,盐度分布不均:两极附近、赤道区和受陆地径流影响的海区,盐度比较小;在南北纬20度的海区,海水的盐度则比较大。深层海水的盐度变化较小,主要受环流和湍流混合等物理过程所控制。根据大洋中盐度分布的特征,可以鉴别水团和了解其运动的情况。在研究海水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平衡关系,探索元素在海水中迁移的规律和测定溶于海水中的某些成分时,都要考虑盐度的影响。此外,因为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在现场直接准确测定海水的密度,所以各国通常测定盐度、温度和压力,再根据海水状态方程式计算密度。
二、综合题
5.(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下图)是发达的欧洲国家,国土面积小,山多,资源贫乏;主要出囗的瑞士钟表以其精良的手工工艺,高昂的价格享誉世界。当2015年以来瑞士钟表出口额大幅下降。针对这一现状,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发展医药化学工业(通过先进的工艺提炼制成高级化工产品),主要以产业园为载体。目前瑞士医药化工产品逐步成为该国出口的主产品,出口额位于世界前列。
(1)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分析,瑞士钟表业出口额下降的可能原因。
(2)推断瑞士政府选择医药化工业成为该国主导产业的理由。
(3)分析瑞士以产业园为载体发展医药化工业的好处。
(4)说明我国与瑞士医药化工业合作的可能方向。
【答案】(1)科技发展各类电子显示增加,获取准确时间方式增加,钟表市场需求减少;高科技手表的出现对传统手表的冲击;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价格高,市场有限
(2)教育科技发达,基础条件好;瑞士自然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应当选择附加值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医药化工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瑞士位于内陆地区,山地多,运输不便;医药化工产品体积小,便于出口
(3)瑞士面积小,集中产业园区建设可节约土地,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医药化工业共用基础设施,降低成本;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缓解资源短缺;加速了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协作,形成规模效应;可以集中处理废弃物,降低污染防治成本。
(4)我国向瑞士出口简单化工品;从瑞士进口高级化工品;共同研发医药化工品;从瑞士引进技术生产高级化工品等。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欧洲;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出口额下降主要从市场需求减少,以及竞争产品增加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瑞士手表价格昂贵,市场较为狭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高科技手表的功能更为齐全、价格便宜能够部分替代瑞士手表进一步缩小了其市场。获取准确时间方式增加,钟表的市场需求减少;高科技手表的出现对传统手表的冲击;价格较高,市场狭小。(2)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结合材料可知,瑞士工业发展的劣势是国土面积较小,资源缺乏,对外交通不便;优势有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工业基础雄厚等。而医药化工科技含量较高,体积较小,便于出口,发展医药化工可以充分发挥瑞士的优势条件,减少不利条件的影响。瑞士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应当选择高附加值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医药化工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瑞士位于内陆地区,山地多,运输不便;医药化工产品体积小,便于出口。(3)主要考查工业集聚的意义。工业集聚可以使企业共享资源、共用基础设施,促进技术交流和协作, 形成规模效益,同时结合瑞士的工业区位条件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技术先进等方面逐一分析。具体而言:瑞士国土面积小,集中分布可节约土地,降低产业发展的成本;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缓解资源短缺;加速了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协作,形成规模效应。(4)本题考查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与瑞士相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医药行业技术水泊与瑞士相比较低,在双方合作中,可以加强贸易往来:我国可以向瑞士出口科技含量低,普众性化工产品;从瑞士进口科技含量高的高级化工产品;我国虽然整体水平较瑞士低,一些领域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双方可以加强技术的交流与协作,共同研发医药化工品,共同攻克世界性的难题;为了提高我国医药化工产业的发展水平,还可以从瑞士引进技术生产高级化工品等。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成本因素较多,各项成本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区位吸引力不同。成本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原料指向。某些原料消耗量远大于产品重量的行业(如炼铁),或原料不易运输且容易变质的行业(如水果、蔬菜、水产等加工工业),区位尽量靠近原料产地。 (2) 能源导向。某些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能源费用占很大比重的行业(如电解铝),区位尽量靠近廉价的能源产地。 (3) 市场导向。某些产品不易运输的行业(如硫酸),或随时需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的行业(如日用品工业),区位多靠近销售市场。 (4) 劳动力导向。需占用大量劳动力并在产品成本中工资占较大份额的行业(如采矿、缝纫等),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多选择在劳动力资源充裕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发展。 (5) 技术导向。有些高技术工业,要求靠近科技中心;对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的行业.
6.(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有朝霞和晚霞之分。空中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霞的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艳丽的橙红色,成为火烧云,每当出现,都会成为人们朋友圈疯传的照片。同时,辛勤劳作的农民还总结出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下图为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描述霞的形成过程。
(2)推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原因。
(3)说明朝霞、晚霞、火烧云照片总会被人晒到朋友圈的理由。
【答案】(1)早晨和傍晚,由于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经过厚厚的大气层;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被散射,因此地平面上只剩下透射能力很强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这些光经过空气分子和杂质等散射后,天空形成绚丽色彩
(2)日出前后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水汽多和较大颗粒物较多,大气状态十分不稳定,预示云雨天气即将到来,随太阳高度升高,大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阴雨天气;日落前后出现大红色、金黄色的晚霞,说明天气比较干燥,同时太阳下落后大气趋于稳定,大气对流较弱,空气较稳定,天气一般较好
(3)美丽、壮观;出现时间短;区域性较强。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有朝霞和晚霞之分”,结合图示可以分析出霞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线中的不同波段的光被散射的结果。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被散射,透射能力很强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经过空气分子和杂质等散射后,天空形成绚丽色彩。(2)先明确谚语的含义是“如果早上看到了天空有彩霞,那么可能会有坏天气来临,最好不要外出;而如果晚上看到了彩霞,则预示着未来将是好天气,就可以畅快出行了。”日出前后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天空中西边水汽多和较大颗粒物较多,大气状态十分不稳定,随太阳高度升高,大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阴雨天气;日落前后出现大红色、金黄色的晚霞,说明西边天气比较干燥,同时太阳下落后气温降低,大气趋于稳定,天气一般较好。(3)朝霞、晚霞、火烧云照片总会被人晒到朋友圈被疯传,说明此种现象被人们认为值得展示给他人观赏,可以从霞出现的时间短暂、区域受限性方面分析,并且外观美丽,有观赏价值。
【点评】一般来说,在夏季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很少尘埃,如果当时出现了红色的云团,我们把其称为早霞。这表示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随着太阳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渐密,因此可能会出现刮风下雨一类的坏天气,所以说,白天的时候如果看到了红色的霞光,那么大家还是尽量不要出门的好。而傍晚,由于一天的阳光加热,温度较高,低空大气中水分一般不会很多,但尘埃因对流变弱而可能大量集中到低层。因此,如果出现鲜艳的晚霞,说明晚霞主要是由尘埃等干粒子对阳光散射所致,所以说晚上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红色的云霞,那么就证明第二天的天气一般不错,适合出行,这就是为什么是叫做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7.(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在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的推动下,冰雪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许多地区为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建设,冰雪主题小镇也应时而生。融合冰雪、旅游、文化、健康多元素一体的冰雪小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下表示意冰雪小镇建成数量。由于我国冰雪运动开展较晚,冰雪小镇的建成时间更短,目前冰雪小镇还存在很多问题。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20年(预计)
8 16 26 40
简析我国冰雪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小镇建设缺少特色品牌,部分地区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季节适应性差;我国冰雪运动起步晚,冰雪产业链不健全;冰雪小镇建设时间短,数量少,缺乏建设经验和专业人才;公共配套和服务不匹配;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体投资。
【知识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分析文字材料我国冰雪运动开展晚,尤其雪上运动的发展还不到10年的时间,冰雪小镇的建设时间更短及图形材料可知:我国冰雪运动起步晚,冰雪产业链不健全;冰雪小镇发展时间短,数量少,可能出现缺乏建设经验和专业人才;由于发展时间短因此公共配套和服务不匹配。“在国家积极扶持特色小镇的优惠政策之下,很多地区为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建设,冰雪主题小镇也应时而生"说明我国冰雪小镇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体投资,在小镇建设过程中,缺乏自主创新,小镇建设缺少特色品牌。为迎合国家政策,争取国家资金支持,部分地区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冰雪小镇以冰雪为主题,因此季节适应性差。
【点评】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1)开发条件评价,①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资源的集群规模越大,地域组合类型越丰富,则其游览价值越大。
②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此距离越小,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其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越便捷,资源开发条件越好。
④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游客规模。⑤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规模要与其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8.(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泡沫的主要成分是空气和水,一般情况下是水体中藻类或微生物死亡、破碎后形成的简单蛋白质分子、油脂和木质素。在它们充当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水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泡沫。若无人类污染物的影响,泡沫大多数是无害的。但部分藻类和微生物也会释放有毒物质,甚至有毒气体。与有毒泡沫接触后会对生物的皮肤和粘膜造成危害。部分海岸会形成长时间、大面积的“泡沫海洋”(下图),对鸟类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分析说明“泡沫海洋”对生态可能产生的危害。
【答案】泡沬长期不消退,遮蔽光照,影响生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生物死亡;有毒物质或气体,破坏皮肤和粘膜造成海洋动物死亡;鸟类翅膀上的防水层消失,鸟类就无法起飞,使鸟儿患上致命的低温症;破坏水域环境食物链,水域生态环境恶化。
【知识点】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解析】【分析】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泡沫长时间停留在海面上,会遮蔽阳光,使得水下因缺乏阳光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影响海水中氧气的含量,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造成死亡;这些泡沫会对人体有一定负面影响,比如泡沫反出的阳光可能会刺激眼睛,泡沫还有可能会刺激一些过敏人群,一些患有哮喘病或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也会遇到麻烦等;泡沫海洋甚至会导致鸟类的大范围死亡,因为这些疏水性蛋白质泡沫会导致鸟类翅膀上的防水层消失,羽毛无法防水,鸟类就无法起飞,这就使鸟儿患上致命的低温;泡沫海洋还会破坏水生生物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点评】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1 / 1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一、单选题
1.(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下图为我国某作物近10年种植面积(万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符合图中信息的经济作物最有可能是(  )
A.甘蔗 B.马铃薯 C.稻谷 D.棉花
(2)推测该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最明显的产区是(  )
A.广西 B.内蒙古 C.山东 D.西藏
(3)该农作物空间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生产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B.推动相关企业加强品牌塑造
C.减少国家对农民的种植补贴 D.次宜种植区退出该作物种植
2.(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其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结构偏离度为正,则说明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则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下图为1969~2014年美国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969~2014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产业吸纳劳动力空间明显增加的行业是(  )
A.制造业 B.服务业 C.种植业 D.金融业
(2)产业结构变动会对城市产生一定的影响,就美国东北部城市群而言,该区域的(  )
A.城市服务种类剧增 B.工业区位优势增强
C.水资源短缺问题加重 D.农业总产值显著下降
3.(2020高二上·咸阳月考)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 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 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 非毛管孔 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 59 17 45 4.62 503
常绿阔叶林 63 16 47 3.18 648
楠竹林 52 12 40 2.08 312
灌木林 73 17 56 7.79 1833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楠竹林 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楠竹林
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
A.地表径流大 B.植物种类多 C.枯枝落叶多 D.年均温较高
4.(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我国沿岸流始于渤海湾西部,自北向南有辽南沿岸流(图中①)、鲁北沿岸流(②)、苏北沿岸流(③)、浙闽沿岸流(④)等。下图为冬夏季我国沿岸流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图示同纬度日本暖流流经海域相比,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盐度较低是由于(  )
A.降水量少 B.河流汇入多 C.蒸发量小 D.海域较封闭
(2)苏北沿岸流(  )
A.导致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 B.冬季较弱,夏季较强
C.受长江入海径流影响显著 D.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3)浙闽沿岸流方向随季节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暖流流向随季节变化 B.海水温度随季节变化
C.季风风向发生季节变化 D.海水盐度随季节变化
二、综合题
5.(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下图)是发达的欧洲国家,国土面积小,山多,资源贫乏;主要出囗的瑞士钟表以其精良的手工工艺,高昂的价格享誉世界。当2015年以来瑞士钟表出口额大幅下降。针对这一现状,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发展医药化学工业(通过先进的工艺提炼制成高级化工产品),主要以产业园为载体。目前瑞士医药化工产品逐步成为该国出口的主产品,出口额位于世界前列。
(1)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分析,瑞士钟表业出口额下降的可能原因。
(2)推断瑞士政府选择医药化工业成为该国主导产业的理由。
(3)分析瑞士以产业园为载体发展医药化工业的好处。
(4)说明我国与瑞士医药化工业合作的可能方向。
6.(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有朝霞和晚霞之分。空中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霞的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艳丽的橙红色,成为火烧云,每当出现,都会成为人们朋友圈疯传的照片。同时,辛勤劳作的农民还总结出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下图为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描述霞的形成过程。
(2)推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原因。
(3)说明朝霞、晚霞、火烧云照片总会被人晒到朋友圈的理由。
7.(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在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的推动下,冰雪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许多地区为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建设,冰雪主题小镇也应时而生。融合冰雪、旅游、文化、健康多元素一体的冰雪小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下表示意冰雪小镇建成数量。由于我国冰雪运动开展较晚,冰雪小镇的建成时间更短,目前冰雪小镇还存在很多问题。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20年(预计)
8 16 26 40
简析我国冰雪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8.(2020高三上·广州期末)(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泡沫的主要成分是空气和水,一般情况下是水体中藻类或微生物死亡、破碎后形成的简单蛋白质分子、油脂和木质素。在它们充当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水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泡沫。若无人类污染物的影响,泡沫大多数是无害的。但部分藻类和微生物也会释放有毒物质,甚至有毒气体。与有毒泡沫接触后会对生物的皮肤和粘膜造成危害。部分海岸会形成长时间、大面积的“泡沫海洋”(下图),对鸟类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分析说明“泡沫海洋”对生态可能产生的危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C
(3)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中国的农业与工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农作物的判断,结合材料可知该种作物在新疆地区种植面积较较大,因此可以根据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推断,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山环绕,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光照充足,热量丰沛;温差大;晴天多,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据此判断,该作物为棉花,D正确;甘蔗属于热带地区的作物,稻谷属于喜温喜湿的作物,新疆气候干旱,不适宜种植水稻;马铃薯属于粮食作物,据此判断ABC错误,故答案为:D。(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结合上题分析,该作物为棉花,棉花是喜热作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所以气候干燥但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最适宜种植棉花,据此进行判断中国的广西、内蒙古、西藏等不适宜棉花的种植,而山东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棉花的种植,但是由于棉花在采摘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山东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致使种植棉花的效益下降,所以种植面积减少,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3)本题考查农业生产集聚的影响,农作物向优势区域聚集,可以充分农作物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农业生产向质量效益转换,提高农作物的效益;推动农作物的深加工,带动与该农作物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会提高优势种植区域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次级种植区域的竞争力下降,进而使得这些区域种植面积下降,甚至不再种植该种农作物。而该农作物向优势区域集中,会可能会导致农户种植面积增加,进而增加国家对农户的补贴。据此判断ABD正确,C错误,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答案为:C。
【点评】经济作物亦称"工业原料作物"、"技术作物"。一般指为工业,特别是指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我国纳入人工栽培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作物 (如棉、麻等)、油料作物 (如芝麻、花生等)、糖料作物 (如甘蔗、甜菜等)、三料 (饮料、香料、调料) 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等。
2.【答案】(1)A
(2)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结合1969~2014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该区域第一产业的产业偏离度小于0,说明第一产业不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第三产业的产业偏离度大致等于0,也不具备吸纳劳动力的优势;而第二产业一直以来产业偏离度大于0,说明第二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A正确,服务业、金融业属于第三产业,种植业属于第一产业,BCD错误,故答案为:A。(2)结合三大类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且数值较大,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增强,而第二产业主要以工业为主,说明工业的区位优势得到增强,B增强。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仅能说明农业不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但不能说明农业的农业总产值下降,D错误;城市服务种类的多少与城市规模有关,城市规模及产业结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城市服务种类的变化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A错误;美国东北部靠近五大湖沿岸,水资源充足,C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B。
【点评】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3.【答案】(1)C
(2)D
(3)A
【知识点】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楠竹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小,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小,容易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所以是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故本题选择C。(2)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灌木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大,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大,对应的产生径流的时间最迟也就是最长。故本题选择D。(3)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说明土壤肥沃。植物种类多,正是说明土壤中养分多而活跃,有机质多的表现,B选项有关联;枯枝落叶可以增加土壤的腐殖层,增加有机质,C选项有关联;年均温度高会有利于促进土壤微小生物的活动,增进有机质的积累,D选项有关联。土壤有机质主要是和土壤肥力还有土壤中微量元素有关,和地表径流水量的大小关系不大,排除A。故本题选择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的功能。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吸收噪声;释放氧气,净化空气的功能。该题中主要考查不同林地的水土保持的功能。根据题干可知,饱和持水量越小,越早出现地表径流。从而可以的适宜水土保持和径流时间最长的林地。土壤的有机质跟气候、植被、地形、土壤pH、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4.【答案】(1)B
(2)C
(3)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河流、洋流等因素,我沿岸流流经海域由于处于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陆地淡水河流带来大量的水量,对沿岸地区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使得盐度较低,B正确;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与日本暖流流经海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上,蒸发量差异不大两者在降水量上差异不明显,全国沿岸流地区海域与外海接壤,据此判断ACD错误,故答案为:B。(2)结合图中洋流的流向,苏北沿岸流由北流向南部,有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沿岸地区海水等温线应向南凸出,A错误、D错误;该沿岸流海域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西北季风与洋流的流向一直,对洋流具有加强作用,夏季东南季风与洋流的流向相反,对洋流具有阻碍作用,因此该洋流冬季较强,夏季较弱,B错误;该洋流流经长江入海口处流向偏离海岸线,可能是受到长江如海径流量的影响,沿岸洋流流向发生偏转,C正确,故答案为:C。(3)浙闽沿岸流流经台湾海峡,冬季和夏季风向发生改变,导致洋流流向发生改变;日本暖流流向固定,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不会改变洋流流向。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各大洋表层的海水,受蒸发、降水、结冰、融冰和陆地径流的影响,盐度分布不均:两极附近、赤道区和受陆地径流影响的海区,盐度比较小;在南北纬20度的海区,海水的盐度则比较大。深层海水的盐度变化较小,主要受环流和湍流混合等物理过程所控制。根据大洋中盐度分布的特征,可以鉴别水团和了解其运动的情况。在研究海水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平衡关系,探索元素在海水中迁移的规律和测定溶于海水中的某些成分时,都要考虑盐度的影响。此外,因为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在现场直接准确测定海水的密度,所以各国通常测定盐度、温度和压力,再根据海水状态方程式计算密度。
5.【答案】(1)科技发展各类电子显示增加,获取准确时间方式增加,钟表市场需求减少;高科技手表的出现对传统手表的冲击;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价格高,市场有限
(2)教育科技发达,基础条件好;瑞士自然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应当选择附加值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医药化工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瑞士位于内陆地区,山地多,运输不便;医药化工产品体积小,便于出口
(3)瑞士面积小,集中产业园区建设可节约土地,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医药化工业共用基础设施,降低成本;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缓解资源短缺;加速了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协作,形成规模效应;可以集中处理废弃物,降低污染防治成本。
(4)我国向瑞士出口简单化工品;从瑞士进口高级化工品;共同研发医药化工品;从瑞士引进技术生产高级化工品等。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欧洲;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出口额下降主要从市场需求减少,以及竞争产品增加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瑞士手表价格昂贵,市场较为狭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高科技手表的功能更为齐全、价格便宜能够部分替代瑞士手表进一步缩小了其市场。获取准确时间方式增加,钟表的市场需求减少;高科技手表的出现对传统手表的冲击;价格较高,市场狭小。(2)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结合材料可知,瑞士工业发展的劣势是国土面积较小,资源缺乏,对外交通不便;优势有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工业基础雄厚等。而医药化工科技含量较高,体积较小,便于出口,发展医药化工可以充分发挥瑞士的优势条件,减少不利条件的影响。瑞士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应当选择高附加值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医药化工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瑞士位于内陆地区,山地多,运输不便;医药化工产品体积小,便于出口。(3)主要考查工业集聚的意义。工业集聚可以使企业共享资源、共用基础设施,促进技术交流和协作, 形成规模效益,同时结合瑞士的工业区位条件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技术先进等方面逐一分析。具体而言:瑞士国土面积小,集中分布可节约土地,降低产业发展的成本;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缓解资源短缺;加速了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协作,形成规模效应。(4)本题考查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与瑞士相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医药行业技术水泊与瑞士相比较低,在双方合作中,可以加强贸易往来:我国可以向瑞士出口科技含量低,普众性化工产品;从瑞士进口科技含量高的高级化工产品;我国虽然整体水平较瑞士低,一些领域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双方可以加强技术的交流与协作,共同研发医药化工品,共同攻克世界性的难题;为了提高我国医药化工产业的发展水平,还可以从瑞士引进技术生产高级化工品等。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成本因素较多,各项成本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区位吸引力不同。成本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原料指向。某些原料消耗量远大于产品重量的行业(如炼铁),或原料不易运输且容易变质的行业(如水果、蔬菜、水产等加工工业),区位尽量靠近原料产地。 (2) 能源导向。某些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能源费用占很大比重的行业(如电解铝),区位尽量靠近廉价的能源产地。 (3) 市场导向。某些产品不易运输的行业(如硫酸),或随时需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的行业(如日用品工业),区位多靠近销售市场。 (4) 劳动力导向。需占用大量劳动力并在产品成本中工资占较大份额的行业(如采矿、缝纫等),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多选择在劳动力资源充裕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发展。 (5) 技术导向。有些高技术工业,要求靠近科技中心;对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的行业.
6.【答案】(1)早晨和傍晚,由于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经过厚厚的大气层;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被散射,因此地平面上只剩下透射能力很强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这些光经过空气分子和杂质等散射后,天空形成绚丽色彩
(2)日出前后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水汽多和较大颗粒物较多,大气状态十分不稳定,预示云雨天气即将到来,随太阳高度升高,大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阴雨天气;日落前后出现大红色、金黄色的晚霞,说明天气比较干燥,同时太阳下落后大气趋于稳定,大气对流较弱,空气较稳定,天气一般较好
(3)美丽、壮观;出现时间短;区域性较强。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有朝霞和晚霞之分”,结合图示可以分析出霞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线中的不同波段的光被散射的结果。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被散射,透射能力很强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经过空气分子和杂质等散射后,天空形成绚丽色彩。(2)先明确谚语的含义是“如果早上看到了天空有彩霞,那么可能会有坏天气来临,最好不要外出;而如果晚上看到了彩霞,则预示着未来将是好天气,就可以畅快出行了。”日出前后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天空中西边水汽多和较大颗粒物较多,大气状态十分不稳定,随太阳高度升高,大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阴雨天气;日落前后出现大红色、金黄色的晚霞,说明西边天气比较干燥,同时太阳下落后气温降低,大气趋于稳定,天气一般较好。(3)朝霞、晚霞、火烧云照片总会被人晒到朋友圈被疯传,说明此种现象被人们认为值得展示给他人观赏,可以从霞出现的时间短暂、区域受限性方面分析,并且外观美丽,有观赏价值。
【点评】一般来说,在夏季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很少尘埃,如果当时出现了红色的云团,我们把其称为早霞。这表示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随着太阳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渐密,因此可能会出现刮风下雨一类的坏天气,所以说,白天的时候如果看到了红色的霞光,那么大家还是尽量不要出门的好。而傍晚,由于一天的阳光加热,温度较高,低空大气中水分一般不会很多,但尘埃因对流变弱而可能大量集中到低层。因此,如果出现鲜艳的晚霞,说明晚霞主要是由尘埃等干粒子对阳光散射所致,所以说晚上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红色的云霞,那么就证明第二天的天气一般不错,适合出行,这就是为什么是叫做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7.【答案】小镇建设缺少特色品牌,部分地区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季节适应性差;我国冰雪运动起步晚,冰雪产业链不健全;冰雪小镇建设时间短,数量少,缺乏建设经验和专业人才;公共配套和服务不匹配;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体投资。
【知识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分析文字材料我国冰雪运动开展晚,尤其雪上运动的发展还不到10年的时间,冰雪小镇的建设时间更短及图形材料可知:我国冰雪运动起步晚,冰雪产业链不健全;冰雪小镇发展时间短,数量少,可能出现缺乏建设经验和专业人才;由于发展时间短因此公共配套和服务不匹配。“在国家积极扶持特色小镇的优惠政策之下,很多地区为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建设,冰雪主题小镇也应时而生"说明我国冰雪小镇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体投资,在小镇建设过程中,缺乏自主创新,小镇建设缺少特色品牌。为迎合国家政策,争取国家资金支持,部分地区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冰雪小镇以冰雪为主题,因此季节适应性差。
【点评】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1)开发条件评价,①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资源的集群规模越大,地域组合类型越丰富,则其游览价值越大。
②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此距离越小,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其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越便捷,资源开发条件越好。
④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游客规模。⑤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规模要与其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8.【答案】泡沬长期不消退,遮蔽光照,影响生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生物死亡;有毒物质或气体,破坏皮肤和粘膜造成海洋动物死亡;鸟类翅膀上的防水层消失,鸟类就无法起飞,使鸟儿患上致命的低温症;破坏水域环境食物链,水域生态环境恶化。
【知识点】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解析】【分析】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泡沫长时间停留在海面上,会遮蔽阳光,使得水下因缺乏阳光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影响海水中氧气的含量,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造成死亡;这些泡沫会对人体有一定负面影响,比如泡沫反出的阳光可能会刺激眼睛,泡沫还有可能会刺激一些过敏人群,一些患有哮喘病或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也会遇到麻烦等;泡沫海洋甚至会导致鸟类的大范围死亡,因为这些疏水性蛋白质泡沫会导致鸟类翅膀上的防水层消失,羽毛无法防水,鸟类就无法起飞,这就使鸟儿患上致命的低温;泡沫海洋还会破坏水生生物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点评】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