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一、单选题
1.(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下图为2015年我国某村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村人口年龄结构说明,该村( )
A.农业经济发达 B.学校教育水平高
C.医疗卫生水平高 D.劳动人口外迁比例高
(2)据该村人口年龄结构推断,2016年后,该村( )
A.青少年人口比例提高 B.老龄化进程延缓
C.人口增长率下降 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答案】(1)D
(2)C
【知识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分布;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
【解析】【分析】(1)据图可以看出,该村20岁到60岁之间的男性劳动力严重缺失,20岁到50岁之间的女性也严重缺失,说明该地经济落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人口外迁比例高;学校教育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ABC错,D对。故本题选D。(2)读图可以看出,该地0-4岁的少儿人口比重小,说明该地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率下降,C对;青少年人口比例降低,A错;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B错;某地在某时段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固定值,D错。故本题选C。
【点评】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根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它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2.(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 广西一跃成为我国桑蚕业第一大省区,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中西部“种桑养蚕”、东部“绰丝织绸”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桑蚕养殖业空间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B.东部地区环境退化
C.广西生产成本较低 D.广西消费市场广阔
(2)我国桑蚕养殖业空间转移会导致蚕茧(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3)与太湖平原相比,广西发展桑蚕业的自然条件优越,主要表现在( )
A.热量丰富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答案】(1)C
(2)B
(3)A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但是自20世纪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劳动力价格迅速上涨,桑蚕养殖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导致成本增加,而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劳动力廉价,发展桑蚕养殖业的生产成本低,所以我国桑蚕养殖业发生空间转移,C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东部地区环境退化不是影响其转移的主要因素,AB错;东部地区人口更密集,经济水平更高,消费市场更广阔,D错。故本题选C。(2)我国桑蚕养殖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转移,形成了中西部“种桑养蚕”、东部“绰丝织绸”的局面,使加工厂与原料地相距变远,导致运输成本上升,B对;中西部交通相对不便,流通效率不会提高,C错;对出口数量、储存难度影响不大,AD错。故本题选B。(3)与太湖平原相比,广西所处的纬度更低,发展桑蚕业的热量更为丰富,A对;太湖平原地形更平坦,土壤更肥沃,水源更充足,BCD错;故本题选A。
【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等。
3.(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圣劳伦斯湾(下图)面积约 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127 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开始解冻。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圣劳伦斯湾海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暖流 B.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
C.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暖流 D.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
(2)卡伯特海峡的解冻期比贝尔岛海峡早一个月,原因主要是卡伯特海峡( )
A.附近海域较封闭 B.受暖流影响大
C.受冬季风影响小 D.接受太阳辐射多
(3)每年5月湾冰解冻时,受北风影响,浮冰主要集聚于圣劳伦斯湾的( )
A.南部 B.中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答案】(1)B
(2)D
(3)A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美洲
【解析】【分析】(1)据材料“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可以判断海流为逆时针流动排除CD,“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即海流是从高纬度水温低的海区流向较低纬度水温较高的海区,可以判断为寒流,A错,B对。故本题选B。(2)卡伯特海峡的解冻期比贝尔岛海峡早一个月,原因主要是卡伯特海峡所处的纬度低,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水温上升快,ABC错,D对;故本题选D。(3)每年5月湾冰解冻时,受北风影响,浮冰被北风推动,向南移动,所以浮冰主要集聚于圣劳伦斯湾的南部,BCD错,A对。故本题选A。
【点评】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此外,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4.(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乌尔米耶湖(下图)位于伊朗西北部阿塞拜疆地区巨大的中央低地底部,没出水口,最长为140千米,最宽为55千米,海拔1275
米,湖水深度春季为4~6 米,夏季仅1~2 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流域降水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其原因主要是冬春季节( )
A.受西风带影响 B.利于水汽凝结
C.空气对流旺盛 D.湖面宽广
(2)导致该湖夏季水深变小的原因是( )
①泥沙淤积
②蒸发旺盛
③入湖水量减少
④引湖灌溉用水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湖面临的变化最可能是( )
A.湖面上升 B.面积缩小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湖风增强
【答案】(1)A
(2)C
(3)B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由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整体位于大陆内部,气候较干旱,但由于所处纬度为37.50N,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带来一定的降水,所以该流域降水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A对;冬春季节或地形抬升均有利于水汽凝结,伊朗地形复杂,可以形成地形雨,冬春季节利于水汽凝结不是主要原因,B错;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空气对流并不旺盛,C错;湖面宽广度变化不大,D错。故本题选A。(2)导致该湖夏季水深变小的原因主要是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夏季降水少,入湖水量减少,②③对;冬季降水多,流量大,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更多,①错;根据材料可知,该湖没有出水口,可以判断为咸水湖,不能引湖水灌溉,④错。故本题选C。(3)该地气候干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更加旺盛,湖水减少,湖面下降;湖泊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减小,湖风减弱。ACD错,B对。故本题选B。
【点评】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二、综合题
5.(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江西省南部,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批南康人南下珠三角做家具活;90年代初,部分返乡木匠在家开办家具作坊,从国外进口木材,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销往全国各地;随后家具作坊数量迅猛增加,形成乡镇、村、家遍地开花景象,此为南康家具的“无中生有”阶段。2016年11月,赣州港(海关总署批复设立的江西第一个铁路临时开放口岸)开通,目前已有12趟中欧(亚)班列开通,直通中亚五国和欧洲经济腹地。现今的南康区已形成了集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家具基地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国中部的家具产业基地。下图示意南康区在江西省的位置和交通状况。
(1)概括“无中生有”阶段南康家具产业的特点。
(2)分析“无中生有”阶段南康家具以中低端为主的原因。
(3)说明赣州港开通对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作用。
(4)简述产业集群对提高南康家具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答案】(1)(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增长快等
(2)企业资金不足,规模小,生产加工能力受限;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低,缺乏高端家具制造能力;当时国内购买力较弱,中低端产品需求量大;起步晚,产业基础弱,家具产业的品牌意识差等
(3)赣州港开通,进口木材直接通关,(减少木材运输耗时,)降低原料成本;利于产品销售到全国和世界各地,扩大市场,增加销量;形成家具集散地,提高南康家具产业规模优势和知名度等
(4)家具产业集聚,促进技术创新(或促进品牌建设);增强专业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规模效益等。
【知识点】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解析】【分析】(1)据材料“随后家具作坊数量迅猛增加,形成乡镇、村、家遍地开花景象”分析可知,“无中生有”阶段南康家具企业数量多,增长快,规模小,分布分散等特点。(2)分析“无中生有”阶段南康家具以中低端为主的原因可以从企业规模、资金、技术、市场需求、品牌意识等方面考虑。据材料可知,90年代初,木匠返乡在家开办家具作坊,当时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低;所以缺乏高端家具制造能力。而且90年代初,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居民购买能力较弱,对高端家具需求量量小,对中低端产品需求量大;还有品牌意识薄弱等。(3)赣州港开通对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作用可以从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利于集散和提高知名度方面考虑。从降低成本来看:据材料“赣州港(海关总署批复设立的江西第一个铁路临时开放口岸)开通”可知,赣州港开通,进口木材直接通关,可以降低原料成本。从扩大市场来看,“有12趟中欧(亚)班列开通,直通中亚五国和欧洲经济腹地”,利于产品销售到全国和世界各地,可以扩大市场。相关企业集聚,南康区成为家具集散地,提高了南康家具产业的知名度等。(4)分析产业集群对提高南康家具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可以增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水平的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还可以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等。
【点评】工业集聚的利弊:
优点: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
④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缺点:
①工业的集聚会使得当地的污染
②用地用水紧张,出现争夺公共设施的现象。
6.(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千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蜿蜒蛇行,曾经有“十年九灾”的说法;建国后,国家重点治理了“九曲回肠”荆江,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如今荆江部分河道成为名符其实的“地上河”。下左图为“荆江治理示意图”,下右图 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
(1)分析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的原因。
(2)弯曲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演变为湖泊。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简析荆江裁弯取直后利于航运的原因。
(4)解释荆江部分河道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答案】(1)荆江河道地处冲积平原,堆积物质以泥沙为主,容易被侵蚀;地形平坦,河流侵蚀以侧蚀为主(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道更弯曲;流量季节变化大,洪水(泛滥)期河道易决堤改道等。
(2)裁弯取直后,新河道成为主河道,弯曲河道被弃;弯曲河道入口处流速变慢,泥沙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弯曲河道与主河道分开,成为湖泊
(3)河道变直,长度缩短,缩短航运里程;水流速度变快,泥沙沉积减少,通航能力提高
(4)(荆江河床坡度小,水流速度慢,)河流从上游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河床逐渐提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据材料可知,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为荆江河段,该河段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堆积物质以泥沙为主,容易被侵蚀;由于地形平坦,河流侵蚀以侧蚀为主,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越来越弯曲;洪水期河道容易决堤,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流改道。所以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2)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越来越弯曲;洪水期河道决堤,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流改道使新河道成为主河道,弯曲河道被废弃;在弯曲河道入口处,泥沙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弯曲河道与新河道分开,演变为湖泊。(3)荆江裁弯取直后,河道变平直,流程变短;河道平直水流通畅,流速加快,泥沙淤积减少,水位加深,提高了通航能力。所以荆江裁弯取直后更有利于航运。(4)可以从地形、河道以及人为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荆江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加之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所以从上游带来的泥沙不断在河床淤积;由于泥沙不断淤积,导致河床提高;河床提高之后,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最中形成“地上河”。
【点评】河岸凹入的部分称为凹岸,凸出的部分称为凸岸。当河水行至拐弯处,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而堆积下来形成边滩。这两种流向相反的水流在河流的横剖面上,构成了横向环流。在横向环流的作用下,河道愈来愈弯曲,结果形成曲流。在有深厚松散堆积物的平原上,多形成能自由摆动的自由曲流,(如长江中游的下荆江河段),在自由曲流的发展过程中,河道愈来愈弯曲,上下凹岸间的曲流颈逐渐弯窄,一旦曲流颈被洪水冲决,就产生自然的裁弯取直,被截去的河弯形成牛轭湖,而裁直的新河段,以后又可能发展新的弯曲。
7.(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大柴旦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区内。由于所含的矿物质浓度不同,形成了颜色多彩的景象。它海拔约3148米,距茶卡盐湖409公里,距西宁市695公里,距大柴旦镇12公里。相比游人如织的茶卡盐湖,这里安静的像深夜的小巷。但由于震慑人心的美,目前当地政府已在铺路。下图示意翡翠湖的位置。
说明翡翠湖游客稀少的原因。
【答案】翡翠湖与茶卡盐湖景观具有相似性,开发晚,知名度较低;位置偏远,远离城市和客源地;交通不便,景点地域组合差(单一),旅游时间比低;位于采矿区内,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接待能力有限。
【知识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翡翠湖游客稀少的原因可以从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客源市场、交通、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旅游资源本身来说,翡翠湖与茶卡盐湖的景观都为湖泊水域风光,景观具有相似性;茶卡盐湖游人如织,开发早,知名度高,而翡翠湖,目前政府正在铺路开发,开发晚,知名度低;而且景点单一,地域组合状况差。从地理位置、交通、客源市场来看:距西宁市695公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远离城市和客源市场;从基础设施、接待能力来看,位置偏远,位于采矿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差等。所以翡翠湖游客稀少。
【点评】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①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资源的集群规模越大,地域组合类型越丰富,则其游览价值越大。
②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此距离越小,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其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越便捷,资源开发条件越好。
④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游客规模。⑤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规模要与其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8.(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东北地区根据当地多风,多雨,多坡耕地的特点,采取了一种保证作物高产的方法——免耕法。根据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介绍,使用免耕法的田地,通常每年只需要让大型机械开进田间两次,第一次是用专门的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和耕种等一系列操作,而且播种时不需要挖开土地,而是用“排种器”将种子精准埋进地里;第二次则是用带有秸秆处理功能的收割机,一边收获作物,一边将秸秆切断,均匀覆盖在土壤表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土地肥力得到改善。
说明东北地区实施免耕法在保护黑土方面的作用。
【答案】(当地多风、多雨、多坡地,)实施免耕法可以减少对土壤的翻动,可以减少风、雨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最大程度保留土壤的原生结构),减缓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维持土壤的肥力等;秸秆覆盖土壤表层,既可以减少风、雨对土壤的侵蚀,还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等。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结合材料分析可知,传统的耕作方式要翻动土壤,深耕播种,而东北地区多风,多雨,多坡耕地,土壤被翻动之后,很容易被风力、流水等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而实施免耕法,一次性完成播种和耕种操作,不需要挖开土地,用“排种器”将种子精准埋进地里,实施这样的免耕法减少了对土壤的翻动,可以减少风、雨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减缓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保持土壤肥力等。而收割时,用带有秸秆处理功能的收割机,一边收获作物,一边将秸秆切断,均匀覆盖在土壤表面,因为土壤表面有秸秆覆盖,所以,可以减少风、雨对土壤的侵蚀;还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
【点评】保护性耕作法也叫免耕法,它是相对于传统播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这最后一条是错的。免耕法与用什么方式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无关,生物防治和自然培肥一样适用。其实所谓免耕,本来就是让植株烂在地里充当肥料,本身就是自然培肥的一种。
1 / 1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一、单选题
1.(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下图为2015年我国某村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村人口年龄结构说明,该村( )
A.农业经济发达 B.学校教育水平高
C.医疗卫生水平高 D.劳动人口外迁比例高
(2)据该村人口年龄结构推断,2016年后,该村( )
A.青少年人口比例提高 B.老龄化进程延缓
C.人口增长率下降 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2.(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 广西一跃成为我国桑蚕业第一大省区,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中西部“种桑养蚕”、东部“绰丝织绸”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桑蚕养殖业空间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B.东部地区环境退化
C.广西生产成本较低 D.广西消费市场广阔
(2)我国桑蚕养殖业空间转移会导致蚕茧(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3)与太湖平原相比,广西发展桑蚕业的自然条件优越,主要表现在( )
A.热量丰富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3.(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圣劳伦斯湾(下图)面积约 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127 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开始解冻。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圣劳伦斯湾海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暖流 B.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
C.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暖流 D.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
(2)卡伯特海峡的解冻期比贝尔岛海峡早一个月,原因主要是卡伯特海峡( )
A.附近海域较封闭 B.受暖流影响大
C.受冬季风影响小 D.接受太阳辐射多
(3)每年5月湾冰解冻时,受北风影响,浮冰主要集聚于圣劳伦斯湾的( )
A.南部 B.中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4.(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乌尔米耶湖(下图)位于伊朗西北部阿塞拜疆地区巨大的中央低地底部,没出水口,最长为140千米,最宽为55千米,海拔1275
米,湖水深度春季为4~6 米,夏季仅1~2 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流域降水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其原因主要是冬春季节( )
A.受西风带影响 B.利于水汽凝结
C.空气对流旺盛 D.湖面宽广
(2)导致该湖夏季水深变小的原因是( )
①泥沙淤积
②蒸发旺盛
③入湖水量减少
④引湖灌溉用水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湖面临的变化最可能是( )
A.湖面上升 B.面积缩小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湖风增强
二、综合题
5.(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江西省南部,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批南康人南下珠三角做家具活;90年代初,部分返乡木匠在家开办家具作坊,从国外进口木材,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销往全国各地;随后家具作坊数量迅猛增加,形成乡镇、村、家遍地开花景象,此为南康家具的“无中生有”阶段。2016年11月,赣州港(海关总署批复设立的江西第一个铁路临时开放口岸)开通,目前已有12趟中欧(亚)班列开通,直通中亚五国和欧洲经济腹地。现今的南康区已形成了集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家具基地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国中部的家具产业基地。下图示意南康区在江西省的位置和交通状况。
(1)概括“无中生有”阶段南康家具产业的特点。
(2)分析“无中生有”阶段南康家具以中低端为主的原因。
(3)说明赣州港开通对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作用。
(4)简述产业集群对提高南康家具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6.(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千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蜿蜒蛇行,曾经有“十年九灾”的说法;建国后,国家重点治理了“九曲回肠”荆江,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如今荆江部分河道成为名符其实的“地上河”。下左图为“荆江治理示意图”,下右图 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
(1)分析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的原因。
(2)弯曲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演变为湖泊。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简析荆江裁弯取直后利于航运的原因。
(4)解释荆江部分河道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7.(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大柴旦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区内。由于所含的矿物质浓度不同,形成了颜色多彩的景象。它海拔约3148米,距茶卡盐湖409公里,距西宁市695公里,距大柴旦镇12公里。相比游人如织的茶卡盐湖,这里安静的像深夜的小巷。但由于震慑人心的美,目前当地政府已在铺路。下图示意翡翠湖的位置。
说明翡翠湖游客稀少的原因。
8.(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东北地区根据当地多风,多雨,多坡耕地的特点,采取了一种保证作物高产的方法——免耕法。根据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介绍,使用免耕法的田地,通常每年只需要让大型机械开进田间两次,第一次是用专门的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和耕种等一系列操作,而且播种时不需要挖开土地,而是用“排种器”将种子精准埋进地里;第二次则是用带有秸秆处理功能的收割机,一边收获作物,一边将秸秆切断,均匀覆盖在土壤表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土地肥力得到改善。
说明东北地区实施免耕法在保护黑土方面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C
【知识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分布;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
【解析】【分析】(1)据图可以看出,该村20岁到60岁之间的男性劳动力严重缺失,20岁到50岁之间的女性也严重缺失,说明该地经济落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人口外迁比例高;学校教育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ABC错,D对。故本题选D。(2)读图可以看出,该地0-4岁的少儿人口比重小,说明该地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率下降,C对;青少年人口比例降低,A错;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B错;某地在某时段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固定值,D错。故本题选C。
【点评】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根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它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2.【答案】(1)C
(2)B
(3)A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但是自20世纪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劳动力价格迅速上涨,桑蚕养殖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导致成本增加,而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劳动力廉价,发展桑蚕养殖业的生产成本低,所以我国桑蚕养殖业发生空间转移,C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东部地区环境退化不是影响其转移的主要因素,AB错;东部地区人口更密集,经济水平更高,消费市场更广阔,D错。故本题选C。(2)我国桑蚕养殖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转移,形成了中西部“种桑养蚕”、东部“绰丝织绸”的局面,使加工厂与原料地相距变远,导致运输成本上升,B对;中西部交通相对不便,流通效率不会提高,C错;对出口数量、储存难度影响不大,AD错。故本题选B。(3)与太湖平原相比,广西所处的纬度更低,发展桑蚕业的热量更为丰富,A对;太湖平原地形更平坦,土壤更肥沃,水源更充足,BCD错;故本题选A。
【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等。
3.【答案】(1)B
(2)D
(3)A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美洲
【解析】【分析】(1)据材料“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可以判断海流为逆时针流动排除CD,“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即海流是从高纬度水温低的海区流向较低纬度水温较高的海区,可以判断为寒流,A错,B对。故本题选B。(2)卡伯特海峡的解冻期比贝尔岛海峡早一个月,原因主要是卡伯特海峡所处的纬度低,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水温上升快,ABC错,D对;故本题选D。(3)每年5月湾冰解冻时,受北风影响,浮冰被北风推动,向南移动,所以浮冰主要集聚于圣劳伦斯湾的南部,BCD错,A对。故本题选A。
【点评】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此外,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4.【答案】(1)A
(2)C
(3)B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由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整体位于大陆内部,气候较干旱,但由于所处纬度为37.50N,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带来一定的降水,所以该流域降水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A对;冬春季节或地形抬升均有利于水汽凝结,伊朗地形复杂,可以形成地形雨,冬春季节利于水汽凝结不是主要原因,B错;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空气对流并不旺盛,C错;湖面宽广度变化不大,D错。故本题选A。(2)导致该湖夏季水深变小的原因主要是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夏季降水少,入湖水量减少,②③对;冬季降水多,流量大,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更多,①错;根据材料可知,该湖没有出水口,可以判断为咸水湖,不能引湖水灌溉,④错。故本题选C。(3)该地气候干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更加旺盛,湖水减少,湖面下降;湖泊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减小,湖风减弱。ACD错,B对。故本题选B。
【点评】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5.【答案】(1)(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增长快等
(2)企业资金不足,规模小,生产加工能力受限;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低,缺乏高端家具制造能力;当时国内购买力较弱,中低端产品需求量大;起步晚,产业基础弱,家具产业的品牌意识差等
(3)赣州港开通,进口木材直接通关,(减少木材运输耗时,)降低原料成本;利于产品销售到全国和世界各地,扩大市场,增加销量;形成家具集散地,提高南康家具产业规模优势和知名度等
(4)家具产业集聚,促进技术创新(或促进品牌建设);增强专业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规模效益等。
【知识点】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解析】【分析】(1)据材料“随后家具作坊数量迅猛增加,形成乡镇、村、家遍地开花景象”分析可知,“无中生有”阶段南康家具企业数量多,增长快,规模小,分布分散等特点。(2)分析“无中生有”阶段南康家具以中低端为主的原因可以从企业规模、资金、技术、市场需求、品牌意识等方面考虑。据材料可知,90年代初,木匠返乡在家开办家具作坊,当时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低;所以缺乏高端家具制造能力。而且90年代初,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居民购买能力较弱,对高端家具需求量量小,对中低端产品需求量大;还有品牌意识薄弱等。(3)赣州港开通对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作用可以从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利于集散和提高知名度方面考虑。从降低成本来看:据材料“赣州港(海关总署批复设立的江西第一个铁路临时开放口岸)开通”可知,赣州港开通,进口木材直接通关,可以降低原料成本。从扩大市场来看,“有12趟中欧(亚)班列开通,直通中亚五国和欧洲经济腹地”,利于产品销售到全国和世界各地,可以扩大市场。相关企业集聚,南康区成为家具集散地,提高了南康家具产业的知名度等。(4)分析产业集群对提高南康家具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可以增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水平的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还可以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等。
【点评】工业集聚的利弊:
优点: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
④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缺点:
①工业的集聚会使得当地的污染
②用地用水紧张,出现争夺公共设施的现象。
6.【答案】(1)荆江河道地处冲积平原,堆积物质以泥沙为主,容易被侵蚀;地形平坦,河流侵蚀以侧蚀为主(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道更弯曲;流量季节变化大,洪水(泛滥)期河道易决堤改道等。
(2)裁弯取直后,新河道成为主河道,弯曲河道被弃;弯曲河道入口处流速变慢,泥沙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弯曲河道与主河道分开,成为湖泊
(3)河道变直,长度缩短,缩短航运里程;水流速度变快,泥沙沉积减少,通航能力提高
(4)(荆江河床坡度小,水流速度慢,)河流从上游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河床逐渐提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据材料可知,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为荆江河段,该河段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堆积物质以泥沙为主,容易被侵蚀;由于地形平坦,河流侵蚀以侧蚀为主,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越来越弯曲;洪水期河道容易决堤,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流改道。所以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2)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越来越弯曲;洪水期河道决堤,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流改道使新河道成为主河道,弯曲河道被废弃;在弯曲河道入口处,泥沙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弯曲河道与新河道分开,演变为湖泊。(3)荆江裁弯取直后,河道变平直,流程变短;河道平直水流通畅,流速加快,泥沙淤积减少,水位加深,提高了通航能力。所以荆江裁弯取直后更有利于航运。(4)可以从地形、河道以及人为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荆江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加之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所以从上游带来的泥沙不断在河床淤积;由于泥沙不断淤积,导致河床提高;河床提高之后,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最中形成“地上河”。
【点评】河岸凹入的部分称为凹岸,凸出的部分称为凸岸。当河水行至拐弯处,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而堆积下来形成边滩。这两种流向相反的水流在河流的横剖面上,构成了横向环流。在横向环流的作用下,河道愈来愈弯曲,结果形成曲流。在有深厚松散堆积物的平原上,多形成能自由摆动的自由曲流,(如长江中游的下荆江河段),在自由曲流的发展过程中,河道愈来愈弯曲,上下凹岸间的曲流颈逐渐弯窄,一旦曲流颈被洪水冲决,就产生自然的裁弯取直,被截去的河弯形成牛轭湖,而裁直的新河段,以后又可能发展新的弯曲。
7.【答案】翡翠湖与茶卡盐湖景观具有相似性,开发晚,知名度较低;位置偏远,远离城市和客源地;交通不便,景点地域组合差(单一),旅游时间比低;位于采矿区内,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接待能力有限。
【知识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翡翠湖游客稀少的原因可以从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客源市场、交通、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旅游资源本身来说,翡翠湖与茶卡盐湖的景观都为湖泊水域风光,景观具有相似性;茶卡盐湖游人如织,开发早,知名度高,而翡翠湖,目前政府正在铺路开发,开发晚,知名度低;而且景点单一,地域组合状况差。从地理位置、交通、客源市场来看:距西宁市695公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远离城市和客源市场;从基础设施、接待能力来看,位置偏远,位于采矿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差等。所以翡翠湖游客稀少。
【点评】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①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资源的集群规模越大,地域组合类型越丰富,则其游览价值越大。
②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此距离越小,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其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越便捷,资源开发条件越好。
④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游客规模。⑤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规模要与其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8.【答案】(当地多风、多雨、多坡地,)实施免耕法可以减少对土壤的翻动,可以减少风、雨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最大程度保留土壤的原生结构),减缓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维持土壤的肥力等;秸秆覆盖土壤表层,既可以减少风、雨对土壤的侵蚀,还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等。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结合材料分析可知,传统的耕作方式要翻动土壤,深耕播种,而东北地区多风,多雨,多坡耕地,土壤被翻动之后,很容易被风力、流水等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而实施免耕法,一次性完成播种和耕种操作,不需要挖开土地,用“排种器”将种子精准埋进地里,实施这样的免耕法减少了对土壤的翻动,可以减少风、雨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减缓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保持土壤肥力等。而收割时,用带有秸秆处理功能的收割机,一边收获作物,一边将秸秆切断,均匀覆盖在土壤表面,因为土壤表面有秸秆覆盖,所以,可以减少风、雨对土壤的侵蚀;还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
【点评】保护性耕作法也叫免耕法,它是相对于传统播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这最后一条是错的。免耕法与用什么方式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无关,生物防治和自然培肥一样适用。其实所谓免耕,本来就是让植株烂在地里充当肥料,本身就是自然培肥的一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