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遗传学上,把在杂种后代中表现出不同性状类型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 B.相对性状 C.基因分离 D.性状分离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 B.第二次分裂 C.第一分裂间期 D. 第二次分裂间期
3.一个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会产生几个卵细胞
A.2个 B.1个 C.3个 D.4个
4、能正确表示男性色盲基因型的是
A.XBXb B.XbXb C.XbY D.XBY
5.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6.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7.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8.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
A.毛桃 B.光桃 C.1/3概率为毛桃 D.1/3概率为光桃
9.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A.AaXHXH B.AABb C.AAXHXH D.aaXHXh
10.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11.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
A.1:1 B.1:2 C. 2:1 D.不成比例
1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出现四分体
13.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A.46、23、23 B.46、46、23 C.0、46、0 D.0、46、23
14.母马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4条,公驴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2条。母马与公驴杂交的后代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A.61 B.62 C.63 D.64
15.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是
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16.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
A.4、4、5 B.5、4、4 C.4、5、4 D.5、4、5
17.基因重组的过程发生在
A. 减数分裂过程中 B. 有丝分裂过程中
C. 受精作用过程中 D. 不同品种嫁接过程中
1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 、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 ,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 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C. 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D. 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
19.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与染色体毫无关系
C.一个基因是由一条染色体构成的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0.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21.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原细胞
22.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女儿正常,母亲不可能色盲 B.男孩正常,父亲不可能色盲
C.男孩色盲,母亲一定是色盲 D.女孩色盲,父亲一定是色盲
23.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基因型为YyRr与yyrr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为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4.在“建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模 型。他模拟的时期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5.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6.下列哪项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或实验设计思路
A.杂交实验法 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病毒侵染法 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作用
27.右图A和图B为动物细胞,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细胞A和B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B.细胞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将减半
C.细胞A有2个四分体,细胞B有8个DNA分子
D.细胞B下一步将发生着丝点分裂
28.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菌则没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29.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 紫花×白花→紫花 ④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30.下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或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精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与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曲线d和曲线a B.曲线b和曲线a
C.曲线c和曲线b D.曲线d和曲线c
株洲市南方中学2012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答卷
座位号
高一生物
一、请将选择题答在下表内(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总分为40分)
31.(8分) 下图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写出有关操作步骤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豌豆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把标号④杂种种子作为亲本种下,
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 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通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出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32.(10分)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 该病受一对基因A、a控制。 请回答: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2)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Ⅲ10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4)如果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生出患病病孩子的概率是 。
33.(10分)某生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据图回答:
(1)甲细胞的名称是 ,
丙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
(2)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
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
(3)乙细胞的染色体上有 个DNA分子。
34.(12分)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AN酶,RNA酶,蛋白酶。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两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实验相关内容如下表:
注射的物质 实验现象预测(有无禽流感病毒) 相关判断(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
第一组 核酸提取物+(________________) 1.如果有 1.RNA是遗传物质
2.如果无 2.DNA是遗传物质
第二组 核酸提取物+(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 3.DNA是遗传物质
4.如果无 4.RNA是遗传物质
(1)完成表格中有关内容的填空。
(2)该科学探究过程所依据的生物学理论基础是: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禽流感病毒的遗物物质为RNA,水解后生成的最终产物是______ ___________ ____,
禽流感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能力题(5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B.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乙豌豆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D.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相同
2.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3.下列为卵巢中一些细胞图像,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甲、丁不含染色单体 B.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细胞乙、丙各含2个染色体组 D.细胞丁所处时期能够发生基因重组
4.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5.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 B、 1/6 C、 1/8 D、1/16
6.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为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 (s) 为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是BbSs和BbSs
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是1︰1︰2︰2︰1︰1
C.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是3︰1︰1︰1
D.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是3︰1︰3︰1
7.一个基因型为AaX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AAaX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分别是
A.aX、Y、Y B.X、aY、Y C.aX、aY、Y D.AAaX、Y、Y
8.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9.果蝇的眼色遗传属伴X遗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在下列的杂交组合中,能通过眼色即可判断其后代性别的是
A.红眼♀蝇×白眼♂蝇 B.杂合红眼♀蝇×红眼♂蝇
C.白眼♀蝇×红眼♂蝇 D.杂合红眼蝇×白眼♂蝇
10.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是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简答题(共20分)
11.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
(2)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 。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
(4)Ⅲ-2基因型为 。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 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12.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 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 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 _____。
株洲市南方中学2012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基础部分(100分)
一、请将选择题答在下表内(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总分为40分)
31. (1) ①去雄 ②受粉 ③套上纸袋
(2) RR、Rr和rr 1︰2︰1 红花和白花 3︰1 (3)基因的分离
32.(1)常隐 (2)Aa aa (3) 2/3 (4)1/3
33、(1)初级精母细胞 精 (2)甲、乙 甲 (3) 8
能力题(50分)
11、(10分) (1)常显 (2) 1/2 (3) X 隐 (4) AaXbY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