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德保县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题号下面,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D D D A C C D A C
题 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A B C C B B C A B B B
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B.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C.创立了科举制 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2、“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 郑国渠 B. 白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3、开创了“贞观之治”社会局面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人称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是唐高宗的皇后 C.她改国号为周 D.她当政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兴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A.骨耜 B.耦犁 C.翻车 D.曲辕犁
7、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8、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A.隋文帝 B.店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在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10、隋唐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治的诗句是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和同为一家” D.“唐风洋溢奈良城”
11、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1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13、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金刚经》 B.《古兰经》 C.《圣经》 D.《易经》
15、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唐朝著名画家是
A.颜真卿 B.阎立本 C.吴道子 D.关汉卿
17、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甘肃西部的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响堂山石窟
18、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 .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
19、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20、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21、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平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22、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C.南宋D.元朝
2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通令全国,禁止缠足,这才解救了深受缠足之苦的中国妇女。追溯历史,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始于
A,唐朝 B.宋朝C.元朝D.汉朝
24、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厅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交子 B.瓦子 C.市舶司 D.会子
二、史林释义(共38分)
25、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谁能载舟亦能覆舟。”(14分)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是哪位统治者的话?(4分)
(2)列举一例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水能“覆舟”的历史史实(4分)
(3)他引用这句话的的用意是什么?效果如何?(6分)
26、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成公主,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1)唐太宗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6分)
(2)尺带珠丹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这种亲戚关系权利所依据的相关史实是什么?(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成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出自宋朝谚语
请回答:(12分)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这一变化在什么时期已成定局 (3分)
(2)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6分)
(3)今天我国正在开展一项伟大的工程——西部大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西部大开发有哪些好的建议 (3分)
三、历史探究(14分)
28、材料一:唐太宗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的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材料二:以为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三: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1)分析材料一,你认为唐太宗沿用并发展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一、二说明唐朝占主导地位的考试科目是什么?(2分)开创这一考试制度的皇帝是谁?(2分)
(2)材料三反映的史实对唐朝文化产生的影响是什么?(2分)
(3)根据以上材料,请简述科举制度的作用。(4分)
(4)阅读下列诗句,找出相关诗句,将代号填在括号内
①与实施科举制的背景有关的诗句 ( )(1分)
②与科举考试落榜有关的诗句 ( )(1分)
A.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B. 上品五寒门,下品无士族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题号下面,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D D D A C C D A C
题 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A B C C B B C A B B B
二、史林释义(共38分)
25、(1)意思是:皇帝(君主)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唐太宗(4分)
(2)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隋炀帝最终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大意相同即可,4分)
(3)用意:① 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②政府轻傜薄赋,发展生产;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效果: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为“贞观之治”。(大意相同即可,6分)
26、(1)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6分)
(2)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2分)
(3) 正是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才有了“和同为一家“的局面(4分)
27、(1)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 南宋(3分)
(2)南方战乱少,社会较安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力;自然条件变化;政府对经济的重视;优良品种的推广;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只要答出4点即可,6分)
(3)开发大西北的建议:国家稳定;政府实行经济奖励政策;民族关系融洽;提供技术、资金、人才等支持;利用丝绸之路的资源(答出任意3点即可,3分)。
三、历史探究(14分)
28、 (1)选拔官员;(2分)进士科;(2分)隋炀帝(2分)。(2)促进了唐朝诗歌创作的繁荣。(2分)(3)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等(4分)
(4)①B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