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复习目标
知识梳理
一、单项选择题
1.被欧洲西部的人们称为“绿色金子”的是( )
A.森林 B.牧草
C.无公害蔬菜 D.无公害畜产品
【解析】选B。欧洲西部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畜牧业发达。
2.下列各组气候类型中,欧洲最为典型的是( )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
【解析】选A。欧洲西部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等,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非常典型。
3.有关欧洲西部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农业产值约占世界的1/2
B.对外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4
C.多数属于经济发达国家
D.许多国家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
【解析】选C。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工农业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3,对外贸易总额约占世界1/2以上。
4.拉丁美洲是指( )
A.美国以南的美洲 B.黑西哥以南的美洲
C.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 D.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总称
【解析】选A。拉丁美洲为地区,不是大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包括北美洲的南部,以及整个南美洲。
5.下列关于拉丁美洲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安第斯山脉位于拉美西部,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B.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覆盖着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C.本区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
D.亚马孙平原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解析】选C。由所学可知,安第斯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上覆盖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而巴西高原上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6.南极洲气候严寒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水温低 B.有巨厚冰层
C.地处高纬地区 D.高原地形
【解析】选C。影响气候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纬度因素。因南极洲地处高纬度,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30℃左右。
7.有关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极地区中心的大洋是面积最大的太平洋
B.北冰洋大陆架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C.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D.环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
【解析】选B。北极地区中心的大洋为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其代表动物为北极熊。
8.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地区中心为陆地,周围为海洋;而北极地区中心为海洋,周围为陆地
B.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科学考察宝地
C.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小
D.极地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解析】选C。南极地区中心为陆地,且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气温更低。
二、综合题
9.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穿过该区域北部的重要纬线是_______。该纬线以北属五带中的________带,夏至日时,会出现_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2)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_______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____
____、奶酪等乳畜产品。
(3)从伯明翰到华沙,由于距离________(海洋或陆地)越来越远,气候逐渐过渡到____________气候。
【解析】该题考查欧洲西部纬度位置,所属的温度带及气候的差异原因,气候的特征与传统的畜牧业、欧洲人的饮食习惯的关系等问题。
温带海洋性气候→适于多汁牧草生长
↓
欧洲人喜食乳畜产品←畜牧业发达
答案:(1)北极圈 北寒 极昼
(2)温带海洋性 牛奶、牛肉、羊肉、香肠等(一种即可)
(3)海洋 温带大陆性
【例1】(2010·山东临沂)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下图所示)召开,商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区域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 )
A.世界贸易组织
B.东盟
C.欧佩克
D.欧盟
(2)下列能减缓气候变暖的措施有( )
①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②植树造林
③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④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⑤毁林造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思路点拨】此题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为背景,考查欧盟的位置及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措施。读图可以看出,此图所示为欧洲西部,目前该地区已形成了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倡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及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参考答案】(1)D (2)B
(2010·山东济宁)读欧洲西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A、B、C三城市气候资料分析,由A→B→C气温年较差________,年降水量越来越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欧洲西部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之间,有一列连绵、高峻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范围将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气候资料和你学过的知识,说明本地区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欧洲西部沿海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大陆性增强,则年温差逐渐增大,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此地区北部为斯堪的纳维亚山,南部为阿尔卑斯山,中部为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其地势特征为南北高,中间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阴雨天,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答案:(1)越来越大 受海洋(洋流、西风带)影响越来越小 (2)南北高,中部低 变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将只分布在山脉西侧) (3)本区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利于发展畜牧业
【例2】(2009·湖北恩施州)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西部①海域位于________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图中山脉的变化趋势是( )
A.可能断裂 B.可能扩张
C.可能升高 D.可能降低
(3)图示地区大陆部分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从图中大陆轮廓和经纬线可知,为拉丁美洲的南美洲部分,图中山脉为安第斯山脉,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受西部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可能升高。南美洲大陆部分地形特点为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参考答案】(1)南极洲 (2)C
(3)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2009·泰安中考)有关南、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拉丁美洲由中美洲和南美洲组成
B.东部都蕴藏着丰富的煤、铁资源
C.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相同
D.两洲地形都是呈南北三大纵列带
【解析】选B。拉丁美洲由南部的南美洲和北部的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组成。南美洲地形为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两大洲西部沿海地区气候类型不完全相同。
【例3】(2010·山东聊城)读极地地区图,回答问题。
(1)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
A为_______洲,B为__________洋。
(2)C为________站(科学考察站)。
(3)根据图中哪些信息可以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4)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科学考察队需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___________。
(5)两个极地地区相比较,哪个地区更寒冷?
【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的位置、气候及生物资源。读图可知A为北美洲,B为太平洋,科学考察站C为长城站,图甲中的动物为北极熊,图乙中为企鹅,还可以通过海陆位置及经纬度来判定北极与南极。由于南极洲的气候特点为酷寒、烈风、干燥,因此去南极考察应选择在其暖季,为每年的11、12月至次年3月。
【参考答案】(1)北美 太平 (2)长城
(3)动物、海陆位置、经纬度等。 (4)此时是南极的暖季 酷寒、干燥、烈风等 (5)南极
(2009·广东中山)中国南极考察队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洲内陆最高的冰盖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洲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位于图中的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中,科考队员们在昆仑站考察期间,最不可能遭遇的是( )
【解析】1选B,2选C。我国在南极洲先后建立了3个科学考察站。如图中甲——长城站,丙——中山站,乙——昆仑站。由于南极洲地处地球最南端,气候特点为酷寒、干燥和烈风,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30 ℃左右,因此不可能降雨。
3.(2009·山东德州)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候非常寒冷,多烈风
B.至今没有常住人口
C.多冰雪,降水丰富
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解析】选A。北极地区有常住人口,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多冰雪,但是降水较少;两极地区矿产资源都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