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回忆多边形面积公式再次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姐姐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教师设计了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先看书回顾,并结合单元整理复习的反思性作业,对多边形面积公式、字母表示及应用的知识进行整理,唤起孩子对旧知识的记忆。教学时,让学生借助导学案对课前整理的知识进行交流,建构起多边形面积的知识网络体系;教师把孩子遗漏的知识点、学生的易错点等灵活穿插其中,并借助微视频,引导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进行回顾;最后通过综合性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蓬莱是一座拥有2150年历史的古城,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近几年蓬莱的发展突飞猛进,(出示课件)尤其是美丽乡村的建设更是全国闻名。这是马家沟的蔬菜采摘园的平面图,你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多边形,这学期我们主要研究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让我们打开记忆宝库,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一次整理与复习。(板书: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设计意图:教师以蓬莱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话题导入新课,呈现了美丽乡村的蔬菜采摘园,克服了复习课的枯燥与乏味,为总复习活动的展开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热情。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蔬菜采摘园的平面图,让学生联想本学期相关的单元知识,从而引出这节课的复习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二、汇报交流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认真看书,复习回顾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结合单元整理复习的结果,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字母表示及应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在导学案上。
你们都完成了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对自己的整理结果进行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复习导学案,让学生课前看书回顾,并结合自己在单元整理复习课留下的相关资料完成。这种设计既有效地利用了前期单元整理复习的成果,同时又是对单元整理复习的延伸和深化。这种设计有效唤起了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节省了课上二次整理的时间,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2、谁愿意起来说说你整理的结果。(学生汇报交流)
对他的整理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小结:谢谢这位同学的补充,我们做题过程中经常遇到求高或底的情况。可以利用面积公式倒过来想,还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列方程解决会更简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补充,主要是联系实际,把一些拓展公式引申出来,为平日做题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势。〗
3、同学们看,刚才这个小组是用表格的方式整理的,老师在巡视的时候,还发现有的同学是用大括号、树形图的形式整理的。都非常清楚,明白。老师也设计了几份作品,(简单介绍)你觉得怎样?(课件)希望老师的整理能对你有所启发,设计出更有特色的作品。对这部分知识的整理,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学生呈现的方式应该是丰富多彩,不仅仅局限在大括号、表格、树形图上,借助老师设计的作品,给学生启发,让学生创造出更具特色的作品。〗
三、面积公式的推导
1、同学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下面我们就通过微视频再来回顾一下。(微视频)老师希望大家一边认真观看,一边深刻体会图形之间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设计微视频,不仅仅是形象直观的让学生回顾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回顾的过程中,加深图形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让学生全面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同学们,这段微视频中,你发现这些图形之间有哪些密切联系?(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借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的。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其实我们多边形家族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员,是(正方形)谁还记得正方形的公式是由谁推导出来的?(长方形)为什么?(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课件)
小结:同学们看黑板,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由已学过的图形总结、“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公式,从右往左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在探讨每一种新的图形面积时,都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们借助小小的箭头就清楚的表示出图形之间的密切联系,小箭头的作用真大啊!在面积推导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转化的数学思想(板书)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将新知识转化为学过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同学们一定要和他交上朋友!
〖设计意图:加深了学生对图形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转化方法的重要作用。通过小箭头,培养孩子有序梳理知识的能力,加深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框架〗
四、巩固提高
1、用刚才整理的知识解决各采摘园的面积的问题!写在本子上。谁来列式?
边说便在课件上演示。茄子=8×6=48平方米
黄瓜=16×6÷2=48平方米
西红柿=(10+6)×6÷2=48平方米
仔细观察它们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相等)这是一种巧合吗?这其中隐藏着什么奥秘?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有什么发现?(发现一:高一样。发现二:其余数都是8)
这又是怎麼回事?我们来观察一下梯形的上底是6,下底是10,如果用看梯形的眼光去看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你认为它的上下底是多少?它们的底有什么关系?(上下底的和一样,除以2都得8.)让我们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去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课件演示,你发现了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真是太奇妙了!那长方形呢?我们试一下
你觉得正方形可以吗?因为是特殊的长方形。
小结:这几个多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因此人们把梯形的面积公式叫做“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件)怎样比较它们的面积关系?
〖设计意图:将复习定位于知识的拓展与图形之间的沟通,万能公式的引入,让学生发现知识间内在的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2、美丽乡村马家沟的食品原材料都是自产的,纯天然的。这是李大伯家的养鸡场(如图)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对应的底和高)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平日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结合总复习后的综合练习,精心编写了这道题,让学生明确只有相对应的底和高相乘,才是它的面积。意在通过这些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养鸡场的附近有几处空地,为了美观想设计成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花圃,(如图),谁知道围成什么图形面积最大?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确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大!〗
4、李大伯家在养鸡场的附近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它的底400米,高是50米,
(1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还学过哪个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它们的进率是多少?(侧板书)
(2如果种果树每4平方米种一棵果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
(3、如果种花,每平方米可以种4棵,一共可以种多少棵?
(乘除法对比)
〖设计意图:注意单位不统一,进行单位换算;根据信息的不同,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强调了解决同类问题应该注意的方面,有效避免了类似错误的发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这是美丽乡村马家沟的鱼塘,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添补,分割)。
六、课堂小结:
孩子们,一节课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通过这节课的回顾与整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接下来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复习过程。首先我们利用课前整理公式,唤醒了大家对本单元知识的记忆,课上我们汇报交流,沟通图形之间的关系,构建起本单元的知识网络。最后在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你对今天的表现还满意吗?(课前回顾,分类整理---课上交流,构建网络----拓展延伸,知识提升)
看到大家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也非常开心,老师希望能把这节课整理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用流程图的方法再现了整个复习过程,突出了总复习课构建知识大网络的意图,为学生的后续复习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方法。〗
教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