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
1、联系日常生活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并增加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方向、角度。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绕一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活动角、三角形纸板、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场景?高速公路收费站,由于车辆来来往往,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课件播放视频)仔细观察,转杆的打开与关闭都是什么运动?(板书:旋转)
二、操作探究
(一)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
1、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请拿出转杆模型,同桌合作模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师拿出转杆模型贴在黑板上)
讨论:(1) 转杆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
(2) 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
请拿出转杆模型,同桌合作模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师拿出转杆模型贴在黑板上)
师操作,提问:转杆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
(全班集体汇报)
明确:转杆的打开和关闭旋转的角度都是90°(板书:角度:90°)
提问: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关闭)
指出: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板书:顺时针)
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板书:逆时针)
这就是旋转的两种方向(板书:方向)
提醒:你有没有发现转杆的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哪个位置是固定不动的?
我们把这个点称为旋转的中心。(板书:中心:固定不动)
2、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旋转模型(重合红绿两张纸条,水平放好,固定红纸条,旋转绿纸条)
中心向左,先顺时针旋转90°,还原后再逆时针旋转90°。
中心向右,先顺时针旋转90°,还原后再逆时针旋转90°。
(二)探究图形旋转90°的方法。
谈话: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可多了,今天我们主要研究图形的旋转。
(补充课题:图形的旋转)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 (指A点固定不动,描红A点)
指出:以A点为固定点将三角形旋转90°。(描红90°)
2、转一转、画一画。
谈话:我们可以借助三角形卡纸先在方格纸上按要求旋转。
首先请仔细阅读屏幕上老师的要求。(齐读一遍)
(1)观察旋转后的三角形边的位置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
(2)画出三角形绕A点旋转后的图形。
3、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画出三角形绕A点旋转后的图形的?
4、全班交流,个别汇报。
请两名学生板演,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小结: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发现画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画三角形旋转90°时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先旋转与中心A点相连两条直角边,再连成相应的图形。(课件演示)指出:画完后用带有箭头的弧线表示旋转的方向。
师示范画出两个三角形旋转90°的方向。
谈话:请在你旋转后的图形上标上旋转的方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读题(先想象一下旋转后的位置在哪,再按要求画出来)
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汇报展示)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明确:要确定旋转后长方形的位置,先旋转与A点相连的一组相邻的边;要确定旋转后小旗图的位置,先旋转旗杆。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3题
第3题的要求:
①观察:每组的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②思考:你是将哪个图形、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1)“想想做做”第1题
(如有困难可借助活动角,变成时钟的分针和时针,先自己转一转,再填空。)
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2)“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观察每组的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谈话:谁愿意到黑板上旋转给同学们看看?有不同的旋转方法吗?
提示:最后一组图形是把其中一个三角形连续两次旋转90°,也就是旋转了180°,以后我们还会学习把一个图形旋转其他的角度。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把一个图形放在方格纸上旋转应注意哪几点?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中心:固定不动
角度:90°
Bv 方向:顺时针 逆时针
顺时针旋转90° 逆时针旋转9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