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
2.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1.抽象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2.根据因数末尾0的个数判断积的末尾0的个数。
【教学过程】
课前回顾
笔算212×34
知识讲练
积的变化规律
出示表格,先按要求算一算、填一填,再比较填出的结果。
1.第二行和第一行相比乘数20不变,乘数3扩大了2倍,积也扩大2倍。
第三行和第一行相比乘数20不变,乘数3扩大了10倍,积也扩大10倍。
第四行和第一行相比乘数20扩大了4倍,乘数3不变,积也扩大4倍。
第五行和第一行相比乘数20扩大了5倍,乘数3不变,积也扩大5倍。
2.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出示: 月星小区现有850平方米草坪,这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现在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列出算式850×15
利用上节课的知识笔算
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计算
先让85和15相乘,乘数末尾的0先不管,结果等于1275。因为850是85的10倍,所以我们把积的结果也扩大10倍,也就是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2.月星小区现有850平方米草坪,这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 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列出算式850×20
先用85和2相乘,末尾的0先不管,等于170,最后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最后等于17000。
3.总结出: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我们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及时练习
1.450×20
2.360×24
3.265×30
利用两种方法计算,通过比较发现简便方法更简便。
拓展创新
用 0、 1、 2、 3、 4 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 要使乘积最大, 应是哪两个数? 要使乘积最小呢?
优化训练
1.根据每组第 1 题的积, 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24×3=72 7×15=105 16×5=80
24×30= 7×150= 16×50=
24×300= 7×1500= 16×500=
2.笔算
350×24= 73×60= 186×50=
3.一种计算器的单价是 30元/个, 买 4 个这样的计算器要多少元? 买 20 个、 200 个、 400 个或 800 个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数学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巧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这方面的旧知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自主迁移类推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零。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研究过程,学生参与到了认知的自主构建中来,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接触到了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