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1 因数和倍数整理复习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1 因数和倍数整理复习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18:0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因数和倍数整理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进一步明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能找出某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熟练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能快速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3、进一步理解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4、知道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
明确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根据数的特点合理灵活的确定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直出课题“因数和倍数整理复习”
师:看到课题,你回忆起了什么知识?
预设:生:(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
出示自探提示
你能试着把刚才回忆起来的知识串连起来吗?
给你一组数:0、1、2、3、4、5、12、27、30、85,你能找出这组数中隐含的各种关系吗?
解疑合探
自探提示中的问题,学生自主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教师小结:在非零自然数中,数的整除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数基础上的因数和倍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数的基础上,有了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及其求解方法;根据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根据因数的个数,可以把非零自然数分为1、质数和合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质数的数,又叫这个数的质因数,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这个过程又叫分解质因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以上内容,如果学生汇报展示能够说出,则教师适当补充即可。)
质疑再探
本节课整理复习的主要知识复习完了,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或数的关系我们没有提到的,请说出来,我们大家共同探讨。
运用拓展
第一关
填空
在1-20的自然数中,有( )个奇数,有( )个偶数,有( )个质数,有( )个合数,
奇数中的( )是合数,偶数中的( )是质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 )。
1.一个数是3、5、7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
2.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两位数( ),最小三位数(?? ),最大三位数(? )。
4.m和n是非零自然数,如果m=n-1,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如果
3m=n,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一个数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商是( )。?
6.有两个不同质数的和是22,它们的积是( )。?
7.两个数是质数,那么它们的乘积是(? )。?
8.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 )。??
9.有两个连续自然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
10.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两个合数的积一定是(?)。
11.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判断
(1)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互质。
(3)24分解质因数:24=2×2×2×3×1.
(4)一个自然数的最大因数一定等于它的最小公倍数。
(5)3×6=18;3、6是因数;18是倍数。
(6)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
(7)连续的两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奇数。
(8)用2、5、5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一定是5的倍数.
(9)把36分解质因数是2×3×2×3=36
(10)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质数。
(11)奇数乘奇数结果还是奇数。偶数乘偶数结果是偶数。
(12)非“0”自然数按因数个数划分为1、质数和合数。
(13)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1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15)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
第二关
1、在( )填上适当的质数
10=( )+( )=( )×( )
20=( )+( )+( )
8=( )×( )×( )
2、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3和1 7和8 9和12
3、把一张长30厘米,块18厘米的长方形纸,分成若干个等大的正方形,且纸张没有剩余,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个?
4、一堆苹果,3个3个地分剩一个,5个5个地分剩一个,4个4个地分还多3个,这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第三关
两个质数的和既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这两个数可能是多少?
一张1米长的纸条上,在起始的位置上先用
红、绿笔各画一道线,然后每隔5厘米用红笔画一道,每隔6厘米用绿笔画一道,两种颜色画在同一个地方的有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