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分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活动中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
前置性作业汇报与检测
学生汇报前置性作业:说说你通过以前的学习对分数的了解和认识
三、互动解疑、探究新知
了解分数产生的历史,感受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增强学习分数的兴趣和责任感;
2、回忆铺垫,理解单位“1”
看课件,说出下列每个
4分之1
所表示的含义。
认识单位“1”
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上五幅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问:分别是把什么东西分成了四份?
指出:在这里,我们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看作了一个整体,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4分之
1
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单表不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
(3)提问: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成单位“1”?
【设计意图:】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举例说明并抽象成数学模型。
3、认识分数单位
(1)课件出示12块月饼
提问:这里是把什么看做了单位“1”?(12块月饼)
看谁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分数,并在1分钟内写出的分数最多?(将自己的分数写在黑板上。)
说说黑板上的二分之几、三分之几、四分之几、六分之几、十二分之几,说说这些分数的含义。
指出: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
3分之2的分数单位是3
分之1
,它有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提问:你能说出上面其它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吗?
【设计意图:】这一练习,既是对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又能为学习分数单位提供具体的实例。从分数的现实来源和数学内部来源两方面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认识
启思导疑
小组合作:怎样确定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几分之几?又怎样确定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在熟悉方法的基础上,发现规律、优化方法。
实践应用
判断。
1、把一根绳子剪成3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三分之一。
(
)
2、妈妈买回一个西瓜,爸爸吃了五分之三,小明吃了五分之二,妈妈吃了五分之一。
(
)
3、五分之四的分数单位是三分之一
。
(
)
填空
把单位“1”平均分成a份,表示这样的b份用分数表示是(
),分数单位是(
)。
十分之三是把单位“
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这里单位“1”
是(
),每份是5米的(
)。
七分之四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综合运用:(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