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诗两首之再别康桥》课件(2课件打包)(新人教版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诗两首之再别康桥》课件(2课件打包)(新人教版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10 21:09:12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了解意象,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2.体会韵律,理解诗中浓郁感情
语言美 意境美 情感美
3、品读诗味,陶冶性情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1918年到1922年,先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学习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1921年开始写诗。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之一。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但神秘、缥缈、感伤、颓废的倾向较明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徐志摩在中国新诗史上
是位毁誉不一的诗人。1918
年到1928年,他三次旅欧,
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研究英
国文学时,曾在康桥河里划
船,在康桥上漫步,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怀
抱中。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
内容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见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深切。究其原因: 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 另一方面,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英国剑桥大学
我敢说,
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
______徐志摩
“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弯弯曲曲的清澈见底的河水,河水里飘着柔长的青草,两岸四季长青的绿茵茵的草坪,斜依在桥的两端的棵棵垂柳,矗立于岸边的宏伟的教堂,庄严秀丽的各学院的建筑群……徐志摩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为这优雅、秀丽、宁静、和谐的大自然所陶醉。清晨,或傍晚,他常常在织锦一般的草地上读书,有时俯身观看康河里的流水,有时仰头眺望天上的行云,有时撑一只长篙在康河里划船,有时则在夕阳西下的晚景里,骑上一辆自行车,独自去追赶天边阔大的太阳……
“康河以她独有的灵性滋润着徐志摩,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可以说,是康桥创造了一个充满性灵的诗人。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般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空灵飘逸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这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肖邦的小夜曲,轻柔优美。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美……
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
漫溯(sù) 笙(shēng)箫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
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2.体会全诗意境鲜明,
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语言美)
(意境美)
鉴赏 . 品味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作 别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随风飘摇的枝影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丽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金 柳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
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如痴如醉,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桥柔波的爱抚。“甘心”一词,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醇厚的诗意!诗人融情入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青 荇
清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忘情的放声高歌。诗人的快乐达到了顶点。
寻梦(放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 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沉默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痴情。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告 别
作 别
寻梦(放歌)
金柳 青荇 青潭
现实(沉默)
告 别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情感美)
金柳 软泥 青荇 柔波 光影 榆阴 潭水 浮藻 夏虫


描幽静宁谧之景
状依恋不舍之情
意 境
意境 与 意象
意境指诗歌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的结果。
意象就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具体物象。
意 象 是 体 现 意 境 的 基 础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别的对象独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柳 咏《雨霖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柳宗元 《别舍弟宗一》
营造的气氛轻松
意象的选择新颖
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
“画面美”
3、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
艺术特色
为诗句燃断想象长须的
志摩写作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在《轮盘》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在《猛虎集》的自序里他又说:“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经燃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所以一些极普通的字眼,一经从他笔下流出就标出了自己的分量。
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再别康桥》。(共44张PPT)
徐志摩
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 徐志摩
康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
年轻的徐志摩是在1921年春天走进康桥的。这一个特定的春光明媚的季节,成了志摩和康桥永恒的春天;那些不能释怀的日子,成了志摩一生的感动。志摩也算是个见过真山远水的人,但他却毫不迟疑的断言:“我感说,康河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我在康河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
了解作者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
1931),浙江海宁人,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原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
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诗哲等,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曾留学美、英。“唯爱而生,为爱而死”是他一生的写照。
代表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诵读感受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软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澜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分析鉴赏
一、建筑美:样子别致在哪里?
二、音乐美:你感受到了哪些音乐性?
三、绘画美
1、意象和意境
2、想象、描述、体会
小 结
一、三美:整齐交错——建筑美
爽口悦耳——音乐美
秀丽迷人——绘画美
二、结构层次
轻轻的招手
金柳、艳影
青荇、水波
清潭、彩虹
小舟、星辉
夏虫、笙箫
挥一挥衣袖
作别西天的云彩
康桥风光
不带走一片云彩
恋恋不舍
飘逸潇洒
写作特色

整齐与错落的完美结合——建筑美
爽口又悦耳的动人旋律——音乐美
秀丽而迷人的异国风光——绘画美
轻盈而灵动的动画镜头——动态美
拓展阅读一
沙扬娜拉一首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拓展阅读二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1924.12.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