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有大臣向嬴政建议:“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遵循这一策略,秦最终得以攻灭六国,统一全国。图中,秦国最先攻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晚年的唐太宗和康熙帝都曾做过自评。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康熙帝曾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评。下列对两人自评的看法正确的是( )
A.都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故不足为据
B.因两人皆为古代明君故可资参考
C.角度和结论相近故可进行比较分析
D.可供借鉴但须结合当时当地之情势
3.(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孔子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了他( )
①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②以“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④希望“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罗素说: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其“著书立说”主要是在( )
A.雅典主持吕克昂学园时 B.阿卡德米学园师从柏拉图时
C.马其顿王国教育亚历山大时 D.阿塔尔尼亚城从事科学研究时
5.(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有学者认为克伦威尔“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其主要依据有( )
①组建“新模范军”,打败王党
②解散议会,就任终身护国公
③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④颁布《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下列关于乔治 华盛顿在开创与完善美国总统制方面贡献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设立内阁
B.开创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范例
C.主持制定 1787 年宪法
D.创立总统对立法的绝对否决权制度
7.(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历史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空间环境。观察图,对图中所示地点的拿破仑活动,标注正确的是( )
A.①﹣兵败滑铁卢
B.②﹣将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C.③﹣“荒野雄狮”诞生
D.④﹣成为军政届无人不晓的大人物
8.(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部内容丰富的巨著中,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他们还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部“巨著”是( )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神圣家族》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9.(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了一次发言,指出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这一发言( )
①指明了当时俄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②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
④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1939年,毛泽东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并且用这个思想深刻地总结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的著作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论十大关系》
11.(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1978年春邓小平与来访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进行会谈,双方以直率的态度讨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布热津斯基的北京之行( )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打开了中美建交谈判的大门
C.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2.(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有学者指出:“当时有人想利用力学的概念﹣﹣特别是牛顿引力﹣﹣作为生物学与化学以及物理学的理论;但是,正是从日益增长的经验论中,即使一位数学家和理论家也看出了牛顿精神的真正体现。”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经典力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B.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得益于经验
C.牛顿的不朽价值在于其科学精神
D.经典力学是其他科学的共同基础
13.(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爱因斯坦是可以与牛顿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科学巨人,他那过人的智慧,他那非凡的洞察力,他那超越时代的卓越贡献成为科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不包括( )
A.创建量子理论 B.创立狭义相对论
C.建立广义相对论 D.提出光量子假说
14.(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据传从公元前12世纪开始,古希腊各地就盛行召开体育竞技大会作为祭神活动的重要庆祝形式。奥林匹亚竞技会,就是这种体育竟技盛会之一。奥林匹亚竞技会( )
①融宗教祭祀和体育竞技为一体
②每四年一届在雅典城郊举行
③蕴含公平竞争英雄崇拜等精神
④期间交战各邦须“神圣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古罗马的许多宏伟壮丽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工期都非常的短,大角斗场只用了5年时间就建成了,卡拉卡拉浴场耗时6年…万神殿稍长,也不过10年时间”。古罗马这些建筑能够在短时间内 得以建成,可能与下列哪些建筑材料和技术的使用有关( )
①石材
②混凝土
③柱式
④拱券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1508年,拉斐尔离开佛罗伦萨,来到罗马。在那里他历时10年,为教皇宫殿绘制了大量壁画,如图所示壁画就是其中最成功的杰作。这幅壁画( )
①以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
②表现人类创造世界的追求
③表现了拉斐尔高超的写实技巧
④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他)受的是雕刻专业教育,后来却自修成为一位极出色的建筑师,同时在与教皇赌气的时候,也能够画出壮美得惊世骇俗的壁画,家乡处于危急关头时,他就然担任城防工程总监,加固城垒布置大炮,此外他更是一位不错的诗人。”这里的“他”指( )
A.但丁 B.布鲁内列斯奇
C.贝尔尼尼 D.米开朗琪罗
18.(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长城既是一项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其丰富文化内涵的是( )
A.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故事 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防御思想
C.抵御西方经济侵略的重要堡垒 D.因地制宜协调一致的建筑风格
19.(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有学者在谈及秦始皇陵兵马俑时说:“工匠们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命令的控制、规范的约束和超 人意志的统摄,任何属于个人的艺术夸张与想象都会危及这种整体感和有序性,如此刻意保持整 体的一致性,正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该学者认为兵马俑( )
①首要目的不是满足单纯的审美需求
②在艺术化的精神个性方面确有缺憾
③“千人千面”的鲜明个性只是传说
④更重要的奇迹性在于文化的表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受正统观念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但也有因宗教信仰,区域民俗、地理位置等而进行例外布局的。下列建筑,因受制于地理位置而“坐南朝北”的是( )
A.仁寿殿 B.大昭寺 C.秦始皇陵 D.日昇昌票号
21.(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明清两朝皇帝登极、帝后大婚、册立垒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庆典。明代和清前期的殿试也在此举行。”“这里”指的是故宫中的( )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交泰殿
22.(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颐和园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为背景,把玉泉山的宝塔纳 入全园的画面之中,又以_____的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 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使有限的园子显得无限深远,构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幽美意境。_____处应是( )
A.西堤 B.智慧海 C.四大部洲 D.苏州街
23.(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中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各具特色,又有相似之处。下列不属于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民居共同建筑特色的是( )
A.呈二进、三进等院落式布局
B.反映传统文化中的礼制观念
C.饰以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
D.兼具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24.(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有人说:“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 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以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 民阶层,而是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古村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根源是( )
A.当地居民普遍脱离农业生产 B.明清时期徽商劲旅异军突起
C.人们的意识和追求超越农民 D.深受文人和官宦阶层的影响
25.(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的“活化石”,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昆曲对“近代百戏”产生深远影响不包括( )
A.“脚色”制 B.剧本结构
C.板腔体唱腔 D.演员组合体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26.(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二年,突厥来骚扰唐朝。当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仇也”,号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著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摘编自人教版选修4。
材料二: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史。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政治上曾出现过种种的动荡和危机,周以后,朝代更替,民族相争,但是商征服夏又继承夏,周征服商又继承商。政治史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表现持续的稳定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的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地理环境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疆域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太宗采纳了何种意见,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能最终奠定的因素。针对“政治上曾出现过种种的动荡和危机”,结合所学以西汉和清朝为例分别写出应对西北边疆危机的举措。
27.(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救亡图存是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的主题,詹天佑和孙中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詹天佑早期经历(部分)
1861年4月26日 出生于广州城西门外十二甫(隶属广州府南海县)
1871年夏 出洋肆业局驻泽副委员容宏赴港招收幼童出洋留学,詹天佑赴港应考入选
1872年8月 随第一桃30名幼童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
1876年 随中国留学生113人乘火车去费城参观百年博览会
1878年7月 山房高中学毕业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学习铁路工程
1881年 耶鲁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土木工程哲学学士学位,同年撤回国
——摘编自经盛鸿《詹天佑评传》
材料二: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 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
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以中国今日之情形言,人才少,奸佞多;有所措施,每反初愿,不能尽如人意;此乃社会之孽,而非中山之罪也。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摘自李菁《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詹天佑“科学报国”思想形成的背景,并简述詹天佑回国后的报国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史实加以说明“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28.(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宫殿建筑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它按照红山的自然地形由南麓
梯次修到山顶,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布达拉宫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政权的统治中心,整个建筑群由2层至13层不同层数的楼房组成,分为白宫红宫和僧舍三大部分,外部是明亮的白、黄、红三色。布达拉宫采用藏族的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殿顶飞雄翘角,殿内的木结构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围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遠产》等整理
材料二:紫禁城的总体设计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官”中央位置显赫,统领四方,以制万国,王者居中是礼制的需要……用重重宫门隔断视线,以这种“隔则深,畅则浅”布局方式,加强宫院的纵深感,以体现皇帝九重宫阙的神秘莫测……依据古人对天文学的
认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位居中天,紫微垣是天帝所居,太微垣是天帝施政之处,天市垣则为天帝聚众贸易之所,紫禁城在整体布局上取象于三垣,将皇宫比附 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的不争事实礼,有以多为贵;有以太(大)为贵;有以高为贵;有以文(蚊)为贵”,太和殿正是全面体现了传统的君王至高至贵的礼制思想。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
(2)皇城不仅要满足居住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请您选择作答:
①写出材料二图中A处建筑的名称和功能。仔细观察该图,分析 A 处所在的内廷建筑是如何“满足居
住和生活需要”的?
②根据材料二的提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故宫是如何“突出帝王至高无上 的绝对权威”的?
29.(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文明是在继承与创新中累积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不能领会古希腊人的精神和气质的话,是绝对无法理解其建筑和美术的精义所在的; 而如果不了解古希腊的历史渊源和社会结构的话,也不可能准确把握其人民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趣味。……编年史、风俗史和艺术史,其实都是互为表里的统一发展运动进程中的一部分,是同一块钻石的不同外切面。所以,如果仅仅将它们各自孤立起来个别研究,就会犯管中窥豹疏失,不能将真实加以全面客观的还原。
——宇文鸿吟 何崴《欧罗巴的苍穹下:西方古建筑文化艺术之旅》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一个很明显的品质就是务实,他们注重实用,而不喜欢想象,他们甚至直接就 拒绝想象。罗马人的这种品质给他们的文明打上了鲜明的烙印:罗马终其历史在科学理论上没有任何重要的创造发现,被人认为是“略输文采”,但在实用工程技术领域,罗马却达到了在古代无人能与之比肩的程度。说他们是古代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当之无愧。
——郭长刚《失落的文明:古罗马》
材料三:文艺复兴是封建主义的中世纪欧洲和资本主义的近代欧洲之间的一段过渡时期。它的含义为“复兴”、“再生”“新生”,诗人和艺术家们重新高扬古希腊的现世主义和罗马的个人主义……然而文艺复兴成为呼唤新时代到来的旗帜……文艺复兴于中古文化死亡的喧嚣之中孕育出希望的种
子。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整理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提炼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以雅典卫城为例,概括古希腊建筑的“精义所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万神殿的建筑特色来说明古罗马人“无人能与之比肩的实用工程技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结合图片所示大教堂建筑阐释该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可知,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六国。①是齐国,②是魏国,③是韩国,④是楚国。所以C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进行分析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晚年的康熙帝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评”,可知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并不是不足为据,故A错误;
明君”与“可供参考”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故B错误;
根据材料“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晚年的康熙帝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评“,可以看出二人评价的角度不同,故C错误;
根据材料“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晚年的康熙帝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评“,结合所学可知,虽都是自评,但可以借鉴,需要结合当时当地之形势,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进行分析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孔子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表明孔子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故①③正确;②④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进行分析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亚里士多德“著书立说”主要是在雅典主持吕克昂学园时,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亚里士多德“著书立说”主要是在雅典主持吕克昂学园时进行分析即可。
5.【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克伦威尔的活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即强调克伦威尔在政治中的激进和保守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克伦威尔领军取得内战胜利和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两个方面来回答他的“激进”,结合所学知识从担任护国主和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两个角度来回答他的“保守”。依据材料可知,强调的是克伦威尔在政治中的激进和保守表现,结合所学可知,“激进”的表现是组建“新模范军”,打败王党;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保守”的表现是解散议会,就任终身护国公,故①②③正确。
颁布《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是克伦威尔对外活动,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克伦威尔内战及成为护国主期间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立內阁”属于弄治华盛顿对美国政治发展所做的具体贡献,与题意不符。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创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范例”属于弄治华盛顿对美国政治发展所做的具体贡献,与题意不符。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属于弄治华盛顿对美国政治发展所做的具体贡献,与题意不符。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乔治 华盛顿开创了总统对立法的相对否决权制度,不是绝对否决权,与题意相符。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1887宪法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所学知识可知,③是科西嘉,是“荒野雄狮”拿破仑的诞生地,故C项正确。
①对应的是拿破仑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②对应的是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在巴黎镇压保王党人的叛乱,使拿破仑成为军政界无人不晓的大人物,④对应的是拿破仑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的土伦,故ABD三项错误。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中①②③④的地点结合拿破仑对外战争和诞生地以及上台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8.【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解题的关键是“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他们还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所学知识,《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他们还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分析即可。
9.【答案】D
【知识点】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题的关键是“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题干中“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指明了当时俄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根据,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故①②③④正确。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进行分析即可。
10.【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A.这是1925年发表的。
B.这是1928年发表的。
C.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的刊物《共产党人》撰写了的发刊词,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D.这是1956年发表的。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 1939年,毛泽东 言论结合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即可。
11.【答案】C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美关系发展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A.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在70年代初就开始了。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72年。
C.中美两国建交是在79年78年开始进行建交谈判。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最终实现是在1979年中美建交。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进行分析即可。
12.【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即使一位数学家和理论家也看出了牛顿精神的真正体现”表明该学者意在说明牛顿的不朽价值在于其科学精神,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即使一位数学家和理论家也看出了牛顿精神的真正体现”进行分析即可。
13.【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量子论,要求学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表现来分析。A.这是普朗克的科学贡献。
B.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C.这也是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
D.这是爱因斯坦的贡献。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结合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进行分析即可。
14.【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文明,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文明的特征来分析。
①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古希腊的奥林匹亚运动会确实融宗教祭祀和体育竞技为一体。
②每四年一届在雅典城郊举行是错误的,应该是在奥林匹斯山脚下。
③蕴含公平竞争英雄崇拜等精神是古希腊运动会的精神之一。
④期间交战各邦须“神圣休战”是召开奥林匹亚竞技会时期的要求。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结合古希腊文明的特征及备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15.【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罗马的历史遗产,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古罗马,建筑材料和技术”。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继承古希腊,达到了后者难以企及的高度,主要原因是罗马人发明了水泥,这种火山灰,石灰和水的混合物相当于现代的混凝土。古希腊的建筑出于承重目的,内部都是石柱林立,而罗马人利用水泥建造了高大简洁的拱廊和穹顶,这是希腊人望尘莫及的,故②④正确,所以B正确。
①③不是古罗马建筑材料和技术,排除。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结合古罗马建筑特征进行分析即可。
16.【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示判断出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结合该壁画的背景、艺术特点和内容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提倡人文主义思想,依据图示可知,该壁画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以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表现了拉斐尔高超的写实技巧,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故①③④正确。
表现人类创造世界的追求与《雅典学院》无关,故②错误,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拉斐尔结合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17.【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雕刻”、“建筑”、“诗人”,结合所学可知,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神学思想,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A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排除。
B项是意大利建筑师,排除。
C项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排除。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雕刻”、“建筑”、“诗人”结合米开朗琪罗的成就进行分析即可。
18.【答案】C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长城既是一项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不是抵御西方经济侵略的重要堡垒,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故C符合题意;
AB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长城既是一项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即可。
19.【答案】B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工匠们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命令的控制、规范的约束和超人意志的统摄”、“任何属于个人的艺术夸张与想象都会危及这种整体感和有序性,如此刻意保持整体的一致性,正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可以看出兵马俑首要目的不是满足单纯的审美需求,而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而且在艺术化的精神个性方面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命令的控制、规范的约束和超人意志的统摄,具有缺憾;兵马俑刻意保持整体的一致性体现了文化的表征性,故①②④正确。兵马俑“千人千面”,具有鲜明个性,并不是传说,故③错误,故B项正确。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学者对 秦始皇陵兵马俑 的言论内容结合备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20.【答案】D
【知识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解题的关键是“坐南朝北”。日升昌坐南朝北,故D正确。
仁寿殿坐西朝东,故A错误;
大昭寺坐西朝东,故B错误;
秦始皇陵坐西朝东,故C错误;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坐南朝北”。
21.【答案】A
【知识点】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故宫,要求学生结合故宫的结构特征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在故宫宫殿里面最重要的宫殿是太和殿,是举办重大的节庆典礼的地方。A是正确的。
其他选项的宫殿地位都没有太和殿重要,故排除。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结合故宫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即可。
22.【答案】A
【知识点】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颐和园,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联系所学可知,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所以西提的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A符合题意;
B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结合所学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湖中有一道西堤进行分析即可。
23.【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24.【答案】B
【知识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 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以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微商崛起,从商风气对皖南村落的农业生活方式形成冲击,儒商阶层兴起,造就了异于其他村落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A项,普遍说法绝对,排除。
C项,并非题干主旨,排除。
D项,题干现象受商业发展的影响,而非受文人与官宦阶层的影响,排除。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以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 民阶层”进行分析即可。
25.【答案】C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26.【答案】(1)第二种意见。说明: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太宗允许他们一部分人迁到中国内地,大部分仍居原处,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职可以世袭。故同意。
(2)因素: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民族融合;地理环境。汉:北击匈奴,修长城,打通丝绸之路。清: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太宗允许他们一部分人迁到中国内地,大部分仍居原处,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职可以世袭。故同意第二种意见。
(2)关于因素:依据材料“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民族融合;地理环境。关于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汉:北击匈奴,修长城,打通丝绸之路。清: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
故答案为:
(1) 第二种意见。说明: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太宗允许他们一部分人迁到中国内地,大部分仍居原处,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职可以世袭。故同意。 (2) 因素: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民族融合;地理环境。汉:北击匈奴,修长城,打通丝绸之路。清: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中国民族、边疆政策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7.【答案】(1)背景:受西方先进科技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的黑暗统治;近代民主思想和反封建反侵略的近代民主运动不断发展;詹天佑个人的经历。实践:出国留学,参加并实践洋务运动;修筑京张铁路。
(2)说明: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三民主义阐发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知识点】中华民国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的背景,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严重、西方思想的影响、近代民主思想和民主革命推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以及詹天佑的个人经历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的实践,依据材料一“出洋肆业局驻泽副委员容宏赴港招收幼童出洋留学,詹天佑赴港应考入选”、“耶鲁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土木工程哲学学士学位,同年撤回国”,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出国留学,参加并实践洋务运动;修筑京张铁路。
(2)本小问的说明,结合孙中山的活动分析,即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三民主义阐发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故答案为:
(1) 背景:受西方先进科技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的黑暗统治;近代民主思想和反封建反侵略的近代民主运动不断发展;詹天佑个人的经历。实践:出国留学,参加并实践洋务运动;修筑京张铁路。
(2) 说明: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三民主义阐发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8.【答案】(1)建筑特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匀称和谐;呈现藏汉合璧风格。
(2)选择①养心殿。功能:雍正开始,皇帝在此居住和理政,成为政治 活动中心。慈禧曾在这里垂帘听政。空间布局紧凑实用,院内布置花木、园林,富 有生活气息。
选择②,紫禁城处于北京的中心部位;重重宫门隔断视线,加强宫院的纵深感; 将皇宫比附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两侧建筑低矮简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中轴线不仅是故宫的中轴线,而且是北京城的中轴线;所有建筑面向正南方,体现“南面而王”观念;代表封建皇权核心的太和殿最大、最雄伟、最尊贵。
【知识点】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解析】【分析】(1)依据信息“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 3700 米的红色山峰之上”“分为白宫红宫和僧舍三大部分,外部是明亮的白、黄、红三色”“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围结协作的有力佐证”并进行概括可知特点;
(2)本题属于选择作答题型,选择①养心殿。功能:雍正开始,皇帝在此居住和理政,成为政治 活动中心。慈禧曾在这里垂帘听政。空间布局紧凑实用,院内布置花木、园林,富 有生活气息。选择②,紫禁城处于北京的中心部位;重重宫门隔断视线,加强宫院的纵深感;将皇宫比附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 的建筑高大、豪华,两侧建筑低矮简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中轴线不仅是故宫的中轴线,而且是北京城的中轴线;所有建筑面向正南方,体现“南面而王”观念;代表封建皇权核心的太和殿最大、最雄伟、最尊贵。
故答案为:
(1) 建筑特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匀称和谐;呈现藏汉合璧风格。
(2) 选择①养心殿。功能:雍正开始,皇帝在此居住和理政,成为政治 活动中心。慈禧曾在这里垂帘听政。空间布局紧凑实用,院内布置花木、园林,富 有生活气息。
选择②,紫禁城处于北京的中心部位;重重宫门隔断视线,加强宫院的纵深感; 将皇宫比附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两侧建筑低矮简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中轴线不仅是故宫的中轴线,而且是北京城的中轴线;所有建筑面向正南方,体现“南面而王”观念;代表封建皇权核心的太和殿最大、最雄伟、最尊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文化遗产--宫殿建筑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9.【答案】(1)观点:历史研究不能彼此割裂;须结合时代背景认识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特点。
精义所在:巧妙利用地形;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柱式风格,柱廊环 绕;外观宏伟壮丽;雕刻装饰是人类艺术瑰宝;体现人文精神。
(2)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希腊式的三角形 门墙;世界建筑史上首次出现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正殿内墙运用拱券技术;巨大圆 孔用于正殿采光;良好的排水系统。
(3)特点: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旗号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阐释:复兴古罗马 文化﹣﹣大圆顶。资产阶级新文化﹣﹣为了提高共和国声誉和公民自豪感,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依据信息“编年史、风俗史和艺术史,其实都是互为表里的统一发展运动进程中的一部分,是同一块钻石的不同外切面。所以,如果仅仅将它们各自孤立起来个别研究,就会犯管中窥豹疏失,不能将真实加以全面客观的还原”并进行概括可知作者的观点,联系所学可知,雅典卫城巧妙利用地形;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柱式风格,柱廊环 绕;外观宏伟壮丽;雕刻装饰是人类艺术瑰宝;体现人文精神。
(2)联系所学可知,万神殿是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希腊式的三角形 门墙;世界建筑史上首次出现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正殿内墙运用拱券技术;巨大圆 孔用于正殿采光;良好的排水系统。
(3)依据信息“诗人和艺术家们重新高扬古希腊的现世主义和罗马 的个 人主义……然而文艺复兴成为呼唤新时代到来的旗帜”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特点,复兴古罗马 文化﹣﹣大圆顶。资产阶级新文化﹣﹣为了提高共和国声誉和公民自豪感,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故答案为:
(1) 观点:历史研究不能彼此割裂;须结合时代背景认识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特点。
精义所在:巧妙利用地形;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柱式风格,柱廊环 绕;外观宏伟壮丽;雕刻装饰是人类艺术瑰宝;体现人文精神。
(2) 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希腊式的三角形 门墙;世界建筑史上首次出现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正殿内墙运用拱券技术;巨大圆 孔用于正殿采光;良好的排水系统。
(3) 特点: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旗号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阐释:复兴古罗马 文化﹣﹣大圆顶。资产阶级新文化﹣﹣为了提高共和国声誉和公民自豪感,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的历史遗产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 / 1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有大臣向嬴政建议:“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遵循这一策略,秦最终得以攻灭六国,统一全国。图中,秦国最先攻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可知,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六国。①是齐国,②是魏国,③是韩国,④是楚国。所以C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进行分析即可。
2.(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晚年的唐太宗和康熙帝都曾做过自评。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康熙帝曾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评。下列对两人自评的看法正确的是( )
A.都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故不足为据
B.因两人皆为古代明君故可资参考
C.角度和结论相近故可进行比较分析
D.可供借鉴但须结合当时当地之情势
【答案】D
【知识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晚年的康熙帝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评”,可知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并不是不足为据,故A错误;
明君”与“可供参考”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故B错误;
根据材料“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晚年的康熙帝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评“,可以看出二人评价的角度不同,故C错误;
根据材料“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晚年的康熙帝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评“,结合所学可知,虽都是自评,但可以借鉴,需要结合当时当地之形势,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进行分析即可。
3.(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孔子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了他( )
①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②以“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④希望“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孔子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表明孔子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故①③正确;②④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进行分析即可。
4.(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罗素说: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其“著书立说”主要是在( )
A.雅典主持吕克昂学园时 B.阿卡德米学园师从柏拉图时
C.马其顿王国教育亚历山大时 D.阿塔尔尼亚城从事科学研究时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亚里士多德“著书立说”主要是在雅典主持吕克昂学园时,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亚里士多德“著书立说”主要是在雅典主持吕克昂学园时进行分析即可。
5.(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有学者认为克伦威尔“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其主要依据有( )
①组建“新模范军”,打败王党
②解散议会,就任终身护国公
③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④颁布《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克伦威尔的活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即强调克伦威尔在政治中的激进和保守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克伦威尔领军取得内战胜利和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两个方面来回答他的“激进”,结合所学知识从担任护国主和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两个角度来回答他的“保守”。依据材料可知,强调的是克伦威尔在政治中的激进和保守表现,结合所学可知,“激进”的表现是组建“新模范军”,打败王党;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保守”的表现是解散议会,就任终身护国公,故①②③正确。
颁布《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是克伦威尔对外活动,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克伦威尔内战及成为护国主期间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6.(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下列关于乔治 华盛顿在开创与完善美国总统制方面贡献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设立内阁
B.开创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范例
C.主持制定 1787 年宪法
D.创立总统对立法的绝对否决权制度
【答案】D
【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立內阁”属于弄治华盛顿对美国政治发展所做的具体贡献,与题意不符。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创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范例”属于弄治华盛顿对美国政治发展所做的具体贡献,与题意不符。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属于弄治华盛顿对美国政治发展所做的具体贡献,与题意不符。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乔治 华盛顿开创了总统对立法的相对否决权制度,不是绝对否决权,与题意相符。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1887宪法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7.(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历史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空间环境。观察图,对图中所示地点的拿破仑活动,标注正确的是( )
A.①﹣兵败滑铁卢
B.②﹣将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C.③﹣“荒野雄狮”诞生
D.④﹣成为军政届无人不晓的大人物
【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所学知识可知,③是科西嘉,是“荒野雄狮”拿破仑的诞生地,故C项正确。
①对应的是拿破仑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②对应的是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在巴黎镇压保王党人的叛乱,使拿破仑成为军政界无人不晓的大人物,④对应的是拿破仑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的土伦,故ABD三项错误。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中①②③④的地点结合拿破仑对外战争和诞生地以及上台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8.(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部内容丰富的巨著中,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他们还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部“巨著”是( )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神圣家族》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解题的关键是“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他们还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所学知识,《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他们还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分析即可。
9.(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了一次发言,指出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这一发言( )
①指明了当时俄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②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
④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题的关键是“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题干中“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指明了当时俄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根据,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故①②③④正确。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进行分析即可。
10.(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1939年,毛泽东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并且用这个思想深刻地总结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的著作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论十大关系》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A.这是1925年发表的。
B.这是1928年发表的。
C.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的刊物《共产党人》撰写了的发刊词,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D.这是1956年发表的。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 1939年,毛泽东 言论结合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即可。
11.(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1978年春邓小平与来访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进行会谈,双方以直率的态度讨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布热津斯基的北京之行( )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打开了中美建交谈判的大门
C.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答案】C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美关系发展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A.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在70年代初就开始了。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72年。
C.中美两国建交是在79年78年开始进行建交谈判。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最终实现是在1979年中美建交。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进行分析即可。
12.(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有学者指出:“当时有人想利用力学的概念﹣﹣特别是牛顿引力﹣﹣作为生物学与化学以及物理学的理论;但是,正是从日益增长的经验论中,即使一位数学家和理论家也看出了牛顿精神的真正体现。”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经典力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B.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得益于经验
C.牛顿的不朽价值在于其科学精神
D.经典力学是其他科学的共同基础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即使一位数学家和理论家也看出了牛顿精神的真正体现”表明该学者意在说明牛顿的不朽价值在于其科学精神,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即使一位数学家和理论家也看出了牛顿精神的真正体现”进行分析即可。
13.(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爱因斯坦是可以与牛顿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科学巨人,他那过人的智慧,他那非凡的洞察力,他那超越时代的卓越贡献成为科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不包括( )
A.创建量子理论 B.创立狭义相对论
C.建立广义相对论 D.提出光量子假说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量子论,要求学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表现来分析。A.这是普朗克的科学贡献。
B.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C.这也是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
D.这是爱因斯坦的贡献。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结合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进行分析即可。
14.(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据传从公元前12世纪开始,古希腊各地就盛行召开体育竞技大会作为祭神活动的重要庆祝形式。奥林匹亚竞技会,就是这种体育竟技盛会之一。奥林匹亚竞技会( )
①融宗教祭祀和体育竞技为一体
②每四年一届在雅典城郊举行
③蕴含公平竞争英雄崇拜等精神
④期间交战各邦须“神圣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文明,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文明的特征来分析。
①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古希腊的奥林匹亚运动会确实融宗教祭祀和体育竞技为一体。
②每四年一届在雅典城郊举行是错误的,应该是在奥林匹斯山脚下。
③蕴含公平竞争英雄崇拜等精神是古希腊运动会的精神之一。
④期间交战各邦须“神圣休战”是召开奥林匹亚竞技会时期的要求。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结合古希腊文明的特征及备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15.(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古罗马的许多宏伟壮丽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工期都非常的短,大角斗场只用了5年时间就建成了,卡拉卡拉浴场耗时6年…万神殿稍长,也不过10年时间”。古罗马这些建筑能够在短时间内 得以建成,可能与下列哪些建筑材料和技术的使用有关( )
①石材
②混凝土
③柱式
④拱券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罗马的历史遗产,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古罗马,建筑材料和技术”。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继承古希腊,达到了后者难以企及的高度,主要原因是罗马人发明了水泥,这种火山灰,石灰和水的混合物相当于现代的混凝土。古希腊的建筑出于承重目的,内部都是石柱林立,而罗马人利用水泥建造了高大简洁的拱廊和穹顶,这是希腊人望尘莫及的,故②④正确,所以B正确。
①③不是古罗马建筑材料和技术,排除。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结合古罗马建筑特征进行分析即可。
16.(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1508年,拉斐尔离开佛罗伦萨,来到罗马。在那里他历时10年,为教皇宫殿绘制了大量壁画,如图所示壁画就是其中最成功的杰作。这幅壁画( )
①以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
②表现人类创造世界的追求
③表现了拉斐尔高超的写实技巧
④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示判断出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结合该壁画的背景、艺术特点和内容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提倡人文主义思想,依据图示可知,该壁画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以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表现了拉斐尔高超的写实技巧,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故①③④正确。
表现人类创造世界的追求与《雅典学院》无关,故②错误,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拉斐尔结合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17.(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他)受的是雕刻专业教育,后来却自修成为一位极出色的建筑师,同时在与教皇赌气的时候,也能够画出壮美得惊世骇俗的壁画,家乡处于危急关头时,他就然担任城防工程总监,加固城垒布置大炮,此外他更是一位不错的诗人。”这里的“他”指( )
A.但丁 B.布鲁内列斯奇
C.贝尔尼尼 D.米开朗琪罗
【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雕刻”、“建筑”、“诗人”,结合所学可知,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神学思想,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A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排除。
B项是意大利建筑师,排除。
C项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排除。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雕刻”、“建筑”、“诗人”结合米开朗琪罗的成就进行分析即可。
18.(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长城既是一项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其丰富文化内涵的是( )
A.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故事 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防御思想
C.抵御西方经济侵略的重要堡垒 D.因地制宜协调一致的建筑风格
【答案】C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长城既是一项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不是抵御西方经济侵略的重要堡垒,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故C符合题意;
AB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长城既是一项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即可。
19.(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有学者在谈及秦始皇陵兵马俑时说:“工匠们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命令的控制、规范的约束和超 人意志的统摄,任何属于个人的艺术夸张与想象都会危及这种整体感和有序性,如此刻意保持整 体的一致性,正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该学者认为兵马俑( )
①首要目的不是满足单纯的审美需求
②在艺术化的精神个性方面确有缺憾
③“千人千面”的鲜明个性只是传说
④更重要的奇迹性在于文化的表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工匠们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命令的控制、规范的约束和超人意志的统摄”、“任何属于个人的艺术夸张与想象都会危及这种整体感和有序性,如此刻意保持整体的一致性,正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可以看出兵马俑首要目的不是满足单纯的审美需求,而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而且在艺术化的精神个性方面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命令的控制、规范的约束和超人意志的统摄,具有缺憾;兵马俑刻意保持整体的一致性体现了文化的表征性,故①②④正确。兵马俑“千人千面”,具有鲜明个性,并不是传说,故③错误,故B项正确。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学者对 秦始皇陵兵马俑 的言论内容结合备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20.(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受正统观念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但也有因宗教信仰,区域民俗、地理位置等而进行例外布局的。下列建筑,因受制于地理位置而“坐南朝北”的是( )
A.仁寿殿 B.大昭寺 C.秦始皇陵 D.日昇昌票号
【答案】D
【知识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解题的关键是“坐南朝北”。日升昌坐南朝北,故D正确。
仁寿殿坐西朝东,故A错误;
大昭寺坐西朝东,故B错误;
秦始皇陵坐西朝东,故C错误;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坐南朝北”。
21.(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明清两朝皇帝登极、帝后大婚、册立垒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庆典。明代和清前期的殿试也在此举行。”“这里”指的是故宫中的( )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交泰殿
【答案】A
【知识点】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故宫,要求学生结合故宫的结构特征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在故宫宫殿里面最重要的宫殿是太和殿,是举办重大的节庆典礼的地方。A是正确的。
其他选项的宫殿地位都没有太和殿重要,故排除。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结合故宫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即可。
22.(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颐和园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为背景,把玉泉山的宝塔纳 入全园的画面之中,又以_____的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 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使有限的园子显得无限深远,构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幽美意境。_____处应是( )
A.西堤 B.智慧海 C.四大部洲 D.苏州街
【答案】A
【知识点】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颐和园,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联系所学可知,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所以西提的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A符合题意;
B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结合所学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湖中有一道西堤进行分析即可。
23.(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中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各具特色,又有相似之处。下列不属于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民居共同建筑特色的是( )
A.呈二进、三进等院落式布局
B.反映传统文化中的礼制观念
C.饰以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
D.兼具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24.(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有人说:“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 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以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 民阶层,而是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古村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根源是( )
A.当地居民普遍脱离农业生产 B.明清时期徽商劲旅异军突起
C.人们的意识和追求超越农民 D.深受文人和官宦阶层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 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以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微商崛起,从商风气对皖南村落的农业生活方式形成冲击,儒商阶层兴起,造就了异于其他村落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A项,普遍说法绝对,排除。
C项,并非题干主旨,排除。
D项,题干现象受商业发展的影响,而非受文人与官宦阶层的影响,排除。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以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 民阶层”进行分析即可。
25.(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的“活化石”,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昆曲对“近代百戏”产生深远影响不包括( )
A.“脚色”制 B.剧本结构
C.板腔体唱腔 D.演员组合体制
【答案】C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26.(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二年,突厥来骚扰唐朝。当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仇也”,号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著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摘编自人教版选修4。
材料二: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史。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政治上曾出现过种种的动荡和危机,周以后,朝代更替,民族相争,但是商征服夏又继承夏,周征服商又继承商。政治史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表现持续的稳定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的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地理环境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疆域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太宗采纳了何种意见,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能最终奠定的因素。针对“政治上曾出现过种种的动荡和危机”,结合所学以西汉和清朝为例分别写出应对西北边疆危机的举措。
【答案】(1)第二种意见。说明: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太宗允许他们一部分人迁到中国内地,大部分仍居原处,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职可以世袭。故同意。
(2)因素: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民族融合;地理环境。汉:北击匈奴,修长城,打通丝绸之路。清: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太宗允许他们一部分人迁到中国内地,大部分仍居原处,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职可以世袭。故同意第二种意见。
(2)关于因素:依据材料“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民族融合;地理环境。关于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汉:北击匈奴,修长城,打通丝绸之路。清: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
故答案为:
(1) 第二种意见。说明: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太宗允许他们一部分人迁到中国内地,大部分仍居原处,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职可以世袭。故同意。 (2) 因素: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民族融合;地理环境。汉:北击匈奴,修长城,打通丝绸之路。清: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中国民族、边疆政策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7.(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救亡图存是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的主题,詹天佑和孙中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詹天佑早期经历(部分)
1861年4月26日 出生于广州城西门外十二甫(隶属广州府南海县)
1871年夏 出洋肆业局驻泽副委员容宏赴港招收幼童出洋留学,詹天佑赴港应考入选
1872年8月 随第一桃30名幼童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
1876年 随中国留学生113人乘火车去费城参观百年博览会
1878年7月 山房高中学毕业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学习铁路工程
1881年 耶鲁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土木工程哲学学士学位,同年撤回国
——摘编自经盛鸿《詹天佑评传》
材料二: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 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
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以中国今日之情形言,人才少,奸佞多;有所措施,每反初愿,不能尽如人意;此乃社会之孽,而非中山之罪也。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摘自李菁《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詹天佑“科学报国”思想形成的背景,并简述詹天佑回国后的报国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史实加以说明“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答案】(1)背景:受西方先进科技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的黑暗统治;近代民主思想和反封建反侵略的近代民主运动不断发展;詹天佑个人的经历。实践:出国留学,参加并实践洋务运动;修筑京张铁路。
(2)说明: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三民主义阐发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知识点】中华民国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的背景,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严重、西方思想的影响、近代民主思想和民主革命推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以及詹天佑的个人经历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的实践,依据材料一“出洋肆业局驻泽副委员容宏赴港招收幼童出洋留学,詹天佑赴港应考入选”、“耶鲁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土木工程哲学学士学位,同年撤回国”,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出国留学,参加并实践洋务运动;修筑京张铁路。
(2)本小问的说明,结合孙中山的活动分析,即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三民主义阐发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故答案为:
(1) 背景:受西方先进科技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的黑暗统治;近代民主思想和反封建反侵略的近代民主运动不断发展;詹天佑个人的经历。实践:出国留学,参加并实践洋务运动;修筑京张铁路。
(2) 说明: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三民主义阐发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8.(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宫殿建筑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它按照红山的自然地形由南麓
梯次修到山顶,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布达拉宫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政权的统治中心,整个建筑群由2层至13层不同层数的楼房组成,分为白宫红宫和僧舍三大部分,外部是明亮的白、黄、红三色。布达拉宫采用藏族的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殿顶飞雄翘角,殿内的木结构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围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遠产》等整理
材料二:紫禁城的总体设计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官”中央位置显赫,统领四方,以制万国,王者居中是礼制的需要……用重重宫门隔断视线,以这种“隔则深,畅则浅”布局方式,加强宫院的纵深感,以体现皇帝九重宫阙的神秘莫测……依据古人对天文学的
认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位居中天,紫微垣是天帝所居,太微垣是天帝施政之处,天市垣则为天帝聚众贸易之所,紫禁城在整体布局上取象于三垣,将皇宫比附 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的不争事实礼,有以多为贵;有以太(大)为贵;有以高为贵;有以文(蚊)为贵”,太和殿正是全面体现了传统的君王至高至贵的礼制思想。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
(2)皇城不仅要满足居住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请您选择作答:
①写出材料二图中A处建筑的名称和功能。仔细观察该图,分析 A 处所在的内廷建筑是如何“满足居
住和生活需要”的?
②根据材料二的提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故宫是如何“突出帝王至高无上 的绝对权威”的?
【答案】(1)建筑特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匀称和谐;呈现藏汉合璧风格。
(2)选择①养心殿。功能:雍正开始,皇帝在此居住和理政,成为政治 活动中心。慈禧曾在这里垂帘听政。空间布局紧凑实用,院内布置花木、园林,富 有生活气息。
选择②,紫禁城处于北京的中心部位;重重宫门隔断视线,加强宫院的纵深感; 将皇宫比附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两侧建筑低矮简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中轴线不仅是故宫的中轴线,而且是北京城的中轴线;所有建筑面向正南方,体现“南面而王”观念;代表封建皇权核心的太和殿最大、最雄伟、最尊贵。
【知识点】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解析】【分析】(1)依据信息“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 3700 米的红色山峰之上”“分为白宫红宫和僧舍三大部分,外部是明亮的白、黄、红三色”“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围结协作的有力佐证”并进行概括可知特点;
(2)本题属于选择作答题型,选择①养心殿。功能:雍正开始,皇帝在此居住和理政,成为政治 活动中心。慈禧曾在这里垂帘听政。空间布局紧凑实用,院内布置花木、园林,富 有生活气息。选择②,紫禁城处于北京的中心部位;重重宫门隔断视线,加强宫院的纵深感;将皇宫比附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 的建筑高大、豪华,两侧建筑低矮简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中轴线不仅是故宫的中轴线,而且是北京城的中轴线;所有建筑面向正南方,体现“南面而王”观念;代表封建皇权核心的太和殿最大、最雄伟、最尊贵。
故答案为:
(1) 建筑特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匀称和谐;呈现藏汉合璧风格。
(2) 选择①养心殿。功能:雍正开始,皇帝在此居住和理政,成为政治 活动中心。慈禧曾在这里垂帘听政。空间布局紧凑实用,院内布置花木、园林,富 有生活气息。
选择②,紫禁城处于北京的中心部位;重重宫门隔断视线,加强宫院的纵深感; 将皇宫比附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两侧建筑低矮简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中轴线不仅是故宫的中轴线,而且是北京城的中轴线;所有建筑面向正南方,体现“南面而王”观念;代表封建皇权核心的太和殿最大、最雄伟、最尊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文化遗产--宫殿建筑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9.(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文明是在继承与创新中累积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不能领会古希腊人的精神和气质的话,是绝对无法理解其建筑和美术的精义所在的; 而如果不了解古希腊的历史渊源和社会结构的话,也不可能准确把握其人民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趣味。……编年史、风俗史和艺术史,其实都是互为表里的统一发展运动进程中的一部分,是同一块钻石的不同外切面。所以,如果仅仅将它们各自孤立起来个别研究,就会犯管中窥豹疏失,不能将真实加以全面客观的还原。
——宇文鸿吟 何崴《欧罗巴的苍穹下:西方古建筑文化艺术之旅》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一个很明显的品质就是务实,他们注重实用,而不喜欢想象,他们甚至直接就 拒绝想象。罗马人的这种品质给他们的文明打上了鲜明的烙印:罗马终其历史在科学理论上没有任何重要的创造发现,被人认为是“略输文采”,但在实用工程技术领域,罗马却达到了在古代无人能与之比肩的程度。说他们是古代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当之无愧。
——郭长刚《失落的文明:古罗马》
材料三:文艺复兴是封建主义的中世纪欧洲和资本主义的近代欧洲之间的一段过渡时期。它的含义为“复兴”、“再生”“新生”,诗人和艺术家们重新高扬古希腊的现世主义和罗马的个人主义……然而文艺复兴成为呼唤新时代到来的旗帜……文艺复兴于中古文化死亡的喧嚣之中孕育出希望的种
子。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整理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提炼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以雅典卫城为例,概括古希腊建筑的“精义所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万神殿的建筑特色来说明古罗马人“无人能与之比肩的实用工程技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结合图片所示大教堂建筑阐释该特点。
【答案】(1)观点:历史研究不能彼此割裂;须结合时代背景认识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特点。
精义所在:巧妙利用地形;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柱式风格,柱廊环 绕;外观宏伟壮丽;雕刻装饰是人类艺术瑰宝;体现人文精神。
(2)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希腊式的三角形 门墙;世界建筑史上首次出现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正殿内墙运用拱券技术;巨大圆 孔用于正殿采光;良好的排水系统。
(3)特点: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旗号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阐释:复兴古罗马 文化﹣﹣大圆顶。资产阶级新文化﹣﹣为了提高共和国声誉和公民自豪感,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依据信息“编年史、风俗史和艺术史,其实都是互为表里的统一发展运动进程中的一部分,是同一块钻石的不同外切面。所以,如果仅仅将它们各自孤立起来个别研究,就会犯管中窥豹疏失,不能将真实加以全面客观的还原”并进行概括可知作者的观点,联系所学可知,雅典卫城巧妙利用地形;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柱式风格,柱廊环 绕;外观宏伟壮丽;雕刻装饰是人类艺术瑰宝;体现人文精神。
(2)联系所学可知,万神殿是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希腊式的三角形 门墙;世界建筑史上首次出现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正殿内墙运用拱券技术;巨大圆 孔用于正殿采光;良好的排水系统。
(3)依据信息“诗人和艺术家们重新高扬古希腊的现世主义和罗马 的个 人主义……然而文艺复兴成为呼唤新时代到来的旗帜”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特点,复兴古罗马 文化﹣﹣大圆顶。资产阶级新文化﹣﹣为了提高共和国声誉和公民自豪感,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故答案为:
(1) 观点:历史研究不能彼此割裂;须结合时代背景认识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特点。
精义所在:巧妙利用地形;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柱式风格,柱廊环 绕;外观宏伟壮丽;雕刻装饰是人类艺术瑰宝;体现人文精神。
(2) 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希腊式的三角形 门墙;世界建筑史上首次出现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正殿内墙运用拱券技术;巨大圆 孔用于正殿采光;良好的排水系统。
(3) 特点: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旗号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阐释:复兴古罗马 文化﹣﹣大圆顶。资产阶级新文化﹣﹣为了提高共和国声誉和公民自豪感,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的历史遗产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