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放射性与原子核
第 1 节: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结构
一、X射线的发现
听故事,思考
x射线的本质?
一、X射线的发现
x射线的本质:
频率极高的电磁波。
伦琴
1.什么是放射性?
2.什么是放射性元素?
3.天然放射性现象?
二、天然放射现象
放大了1000 倍的铀矿石
阅读教材,找答案
二、天然放射现象
1.放射性:物质发射________的性质称为放射性。
2.放射性元素:具有________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3.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________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4.天然放射现象:
元素这种自发地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
? ?____________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天然放射现象与元素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形式存在都无关,说明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来自原子内部。放射性的强度也不受温度,外界压强的影响。
射线
放射性
83
放出射线
贝可勒尔
思考:
射线到底是什么?
三种射线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射线
种类
组 成
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情况
带电量
速 度
对空气的
电离能力
贯穿本领
α射线
穿透能力___________
用________能挡住
β射线
穿透能力___________
能穿透几________厚的_______板
γ射线
穿透能力_________
能穿透几________厚的_______板
和几十_________厚的__________
氦原子核
偏 转
+2e
c
很强
最弱
纸
高速
电子流
偏 转
-e
0.99c
较弱
较强
毫米
铝
高能量
电磁波
不偏 转
0
c
很弱
很强
厘米
铅
厘米
混凝土
例1:一放射源放出某种或多种射线,当用一张薄纸放在放射源前面时,射线的强度减为原来的
1/3,而当用1cm厚的铝板放在放射源前面时,射线的强度减小到几乎为零。由此可知,该放射源所放射出的( ? ?)
A.仅是α射线 B.仅是β射线
C.是α射线和β射线 D.是α射线和γ射线
C
1897年,J.J.汤姆孙发现电子。
被称为“电子之父”
X射线
天然放射现象
电子的发现
近代物理三大发现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的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球内,电子镶嵌在其中。
三、原子的核式结构
汤姆孙原子结构模型
西瓜模型
枣糕模型
卢瑟福
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进行了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即 ?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射入金箔难免跟电子碰撞,电子的碰撞对α粒子速度影响大吗?
*2.按照西瓜模型,α粒子在原子附近或进入原子内部后会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预想:如果原子结构是汤姆孙的“西瓜模型”,α粒子穿过“西瓜模型”原子的轨迹是怎样的呢?
总结:按照西瓜模型,
α粒子基本沿原方向前进,即使偏转也很小,不会出现大角度
的偏转。
:α粒子
1.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3.极少数 α 粒子(1/8000)被弹回,偏转几乎达到180°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思考讨论:
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ɑ粒子的大角度偏转?
按照“西瓜模型”预想的结果和实验的真实结果一致吗?
1、绝大多数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
2、少数α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α粒子(1/8000)的偏转角度几乎达180°
思考:新模型如何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运动。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也被称为:行星模型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科学历程:
提出问题?猜想建模?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猜想出现矛盾?分析推理?重新建模?解释实验现象?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确地指出了原子核的存在, 很好地解释了?粒子散射实验。
四、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用符号“p”表示。
2.中子的发现:
(1)___________猜想,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另一种粒子:它的质量与质子相同,
但是不带电。
(2)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的猜想,
发现了中子,用符号“n”表示。
3.质子的电荷量:___________,质量:m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g。
中子的电荷量:___________,质量: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kg 。
4.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____________。
卢瑟福
α粒子
卢瑟福
卢瑟福
查德威克
+ e
0
1.6726231×10-27
1.6749286×10-27
质子
中子
核子
5.原子核的符号:____________
(1)核子数:质子和中子质量差别非常微小,二者统称为_________,所以_________数和__________数之和叫核子数。
(2)电荷数(Z):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总是___________电荷的整数倍,通常用这个整数表示原子核的电荷量,叫做原子核的电荷数,简称核电荷数。
(3)质量数(A):原子核的质量等于核内______和______的质量的总和,而质子与中子质量几乎相等,所以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这个整数叫做原子核的质量数。是一个纯数字,它与质量是不同的.如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数相同均为1,但它们的质量不同,中子的质量比质子的质量约大千分之一.
(4)注意:原子核的电荷数_______(填“是”或者“不是”)它所带的电荷量,
质量数_______(填“是”或者“不是”)它的质量。
6.原子核中的两个等式:
(1)核电荷数(Z)= ____________数 = 元素的原子序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 核子数 =____________数+____________数。
质子
X
A
Z
核子
质子
中子
质子
质子
中子
不是
不是
质子
中子
例2:据最新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 ,可有效治疗癌症,该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32 B.67 C.99 D.166
A
7.同位素:
(1)定义:具有相同____________数、不同____________数的原子核互称为同位素。
(2)同位素特点: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也相同,所以有相同的__________(填“物理”或者“化学”)性质,但他们的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他们的____________(填“物理”或者“化学”)性质不同。
(3)常见的同位素:
①氢的三种同位素:______、______、______;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铀核的同位素:
质子
中子
化学
物理
氕 氘 氚
H
1
1
H
2
1
H
3
1
例3:同位素是指:( )
A.质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
B.核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C.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D.中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
A
总 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习到了什么?
作业:
1.阅读课本第64页广角镜。
2.课后第64页,问题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