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透镜成像规律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透镜成像规律 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3 09:0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光的折射
1.4 透镜成像规律
导入新课
初中我们初步研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今天我们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放大镜与被放大物体之间的距离慢慢拉长物体会随之一直放大吗?
想一想
在凸透镜的一侧放一个物体—蜡烛,另一侧放一个光屏,承接蜡焰的像。
1.先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使他们之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p>2f),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分别测量物体、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量像到透镜的距离。
2.把蜡烛逐渐移近透镜(缩短物距),使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p=2f),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3.继续缩短物距(2f>p>f),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分别测量物体、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4.当物距等于透镜焦距(p=f)时,观察发生的情况。
5.把物距再缩短(p物体到透镜的距离p/cm
像到透镜的距离p’/cm
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p>2f
P=2f
2f>p>f
p=f
p按上述步骤操作,把数据记入下表:
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1.透镜成像规律
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
利用凸透镜既可以得到实像(p>f时),也可以得到虚像(p2.透镜成像作图法
为了作图方便,我们常用一根两端带箭头的,通过光心O并跟主光轴垂直的线段表示薄透镜。
O
O
甲 凸透镜 乙 凹透镜
某一发光点A所发出的光束由很多条光线组成,经凸透镜后又会聚到A′,A′就是A所成的像。
只需求出该发光点发出的任意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焦点就可以确定这一点的像了。
1、三条特殊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
1.通过光心O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F’;
3.通过焦点F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
F
F
f
作图研究
p>2f f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p=2f p/=2f 倒立等大实像
F
F
f
f2f 倒立放大实像
实际问题
F
F
f
如果物体位于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p>2f),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2f>p′>f)。人眼、照相机的成像都属于这种情况。
当p=2f时,相聚为2f,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复印机在复印比例为1:1时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若A′B′是物体,根据光的可逆性可以知道,AB就是物体的像。在这种情况下,物距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2f>p>f),像位于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p′>2f),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书写投影器的成像都属于这种情况。
图例
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和光心之间(p 大家做
手持放大镜,将手臂伸直,透过放大镜观看远处物体。有什么现象?
1.透镜成像规律:利用凸透镜既可以得到实像(p>f时),也可以得到虚像(p课堂小结
2.透镜成像作图法:
三条特殊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
1.通过光心O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F’;
3.通过焦点F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
f2f 倒立放大实像
f
f
2f
2f
f
f
2f
2f
p=f 不成像
f
f
2f
2f
f
f
2f
2f
p=f 不成像
f
f
2f
2f
p2f
2f
f
f
f
f
2f
2f
作业;
课后练习题: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