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
第16课
难忘九一八
第一篇章
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 的制造了 事件,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1931
柳条湖
有预谋
为什么说“日本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材料一:16世纪时,丰臣秀吉提出占领中国后定都北京
的设想。
材料二:1868年3月,明治天皇颁布“继承列祖列宗伟
业,……宣布国威于四方”的《御笔信》。
材料三: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奏折:“欲先
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支那,欲先征
服支那,必先征服(中国东北)满蒙”。
第二篇章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
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
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蒋介石1931年8月16日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又电令张学良: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
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即使勒令缴
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蒋介石政府对该事件
所持的态度吗?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以后,在东北广阔的土地上,各种抗日武装风起云涌:城市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农村的秘密会社,尤其是各地没有撤走的东北军,纷纷起儿抗敌……
材料二: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指出:“只有工农兵劳 苦群众自己的武装军队,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东北各级组织的 领导与组织下,东三省各地陆续建立了抗日游击队武装。?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对该事件所持的态度吗?
蒋介石政府:
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
积极抗日
不抵抗政策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这是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
难忘九一八 ,难忘……
它写满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
饱含着国土沦丧的民族屈辱,
充盈着中华民族的英勇抗争。
“华北事变”中日本企图控制的华北五省图
第三篇章
中国共产党:
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国民政府爱国官兵:
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求联共抗日。
蒋介石政府:
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调军围攻红军。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
重大历史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不抵抗
中共和人民奋勇抵抗
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总结
2
3
4
6
5
1
2
3
4
6
5
如要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 为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中应选择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长征胜利 D.九一八事变
D
2
3
4
1
6
5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侵略者武器先进
B.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C.日本蓄谋已久
D.中国军队孤军奋战
B
2
3
4
1
6
5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九一八事变发生
C.长征开始 D.长征胜利
A
2
3
4
1
6
5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①中共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④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D
2
3
4
1
6
5
根据答案出题
1、1931年9月18日
2、周恩来
2
3
4
1
6
5
6
左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左图反映的是______,发生于_____年______月。
2、其发动者是爱国将领______和______ 。
3、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
1936
12
张学良
杨虎城
东三省沦亡
赵一曼
杨靖宇
马占山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