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因数和倍数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因数和倍数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19:1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倍数和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3、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到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学号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都带来了自己的学号卡。学号卡上的数字都是些什么数?
生:自然数。
师: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自然数。
相机板书:自然数
  二、认识因数
1、出示例题
师:边拼边想,摆了几排,每排摆了几个。
生动手操作。
  2、学生汇报,课件相机演示。并请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应的摆法。(这里的摆法有三种,课件在演示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与其相同的摆法。)
  3、让学生一起看乘法算式4×3=12,向学生指出: 4和3都是12的因数。师相机板书:因数(课件在出示“4和3都是12的因数”时,“4”和“3”分别从“4×3=12”这道算式中来,这样提前渗透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这个知识点。)
  4、指名学生说,同桌互说。
5、让学生仿照说出6×2=12和12×1=12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课件相机出示:6和2都是12的因数;12和1都是12的因数。
  6、提问:12的因数有哪些?(课件将三种摆法、三道算式、三中说法,放在同一页面,便于学生观察并归纳总结出12的所有因数。)
7、练一练
出示“11×4=44”、“ 12×5=60”,请生说一说这两道乘法算式里谁是谁的因数。
小结:在乘法算式里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
8、出示36÷4=9
师:在这道除法算式里谁是谁的因数呢?你是怎样想的?
师:36的因数除了4和9,还有哪些?你又是怎样知道的?
小结:根据乘法或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36的因数。
9、找36的所有因数
出示:( )×( )=36 36÷( )=( )
  请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找一找36的所有因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投影汇报交流。(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首先让学生在本环节中获得成就感,其次让他们更深层次地去比较各自的方法,得出有序地找,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师:按一定的顺序找,你觉得会怎样?
出示: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学生齐读并修正。
10、完成“试一试”
11、仔细观察,发现特征
(出示36、15、16的因数)师:学习数学需要不断地思考。仔细观察,36、15、16这三个数的因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交流反馈。(学生找到共同点的时候,课件相机将他们发现的共同点标上红色,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便于归纳。)
小结: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师相机板书:“最小” “1” “最大” “本身”
  三、认识倍数
1、出示数字卡片5




师:5的最小因数是几,5的最大因数是几?由此,你想到哪道乘法算式?(课件相机出示: 5×1=5 )
2、找5的倍数




课件依次出示:




5×2=10
















5×3=15
师:我还可以摆4个5,5个5,如果我的正方形有足够多,这样的图形摆得完吗?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5和3都是15的因数。15是5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相机板书:倍数)
小结:在这样的乘法算式里,我们可以说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
相机揭示:5的倍数有:5,10,15,20,25……
3、找一找3和7的倍数。
课件出示:3的倍数有:3,6,9,12,15……
7的倍数有:7,14,21,28,35……
4、观察发现
师:观察这3个数的倍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相机板书:最小 本身 无限大 个数 无限的
师:回想一下,一个数因数的个数呢?相机板书:有限的
5、小结
师:今天我们先研究了自然数的因数,后来又研究了自然数的倍数,所以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倍数和因数)这些自然数不包括0。(板书:非0)
(“认识倍数”这一环节,同样也采用了摆小正方形的形式呈现,这样便于两个知识点的衔接,同时也是先根据示意图说乘法算式找5的倍数,得出:用自然数依次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便是这个数的倍数。然后学以致用,找出3和7的倍数,再找这3个数倍数的特征,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而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中,它没有机械地去呈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出示;它没有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将重点部分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去思考,去归纳;它没有色彩斑斓,而是有条理又简洁明了,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奇妙和有趣。)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2、3
出示表格,生独立填一填,填后反馈交流
2、做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拿出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老师出一个数,符合条件的请举卡片。
(1)、我是6,我的倍数在哪里?
(2)、我是24,我的因数在哪里?
(3)、我是8,我的最小倍数在哪里?
(4)、我是30,我的最大因数在哪里?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倍数和因数
最小 最大 个数
非零 因数 1 本身 有限的
自然数 倍数 本身 没有 无限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从动手到动脑,从观察到发现,从学到用,总的来说,他们这节课的收获还是挺大的。课始,因为是校内公开课,他们有些紧张,但是很快他们便投入到课堂中来,能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分析,大胆地发言,自信地展示,愉快地游戏。而自始至终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并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