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利用气候条件、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区域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明程度、生活成本等指标对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某类型人口流动适宜度指数。下表是“2020年某类型人口流入适宜度指数排行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某类型人口流入适宜度指数排行榜表
城市 广州 海口 厦门 福州 南宁 三亚
适宜度指数 157 150 145 137 136 133
排名 1 2 3 4 5 6
(1)该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是( )
A.经商
B.旅游
C.养老
D.求学
(2)与三亚相比,广州适宜度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环境质量好③交通便捷④医疗水平高⑤社会服务水平高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该人口流入对迁入地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人口容量增大 B.社会服务短缺
C.科技水平提高 D.就业压力增大
2.(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特殊的水电站。它能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把多余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即将下水库的水抽送到上水库;在负荷高峰时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即上水库放水发电。图1是“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图2是“上水库水位周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发电量,保障能源供应 B.利用低谷电能,提高经济效益
C.削峰填谷,提高电网稳定性 D.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2)关于抽水蓄能电站营运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一到周五电网负荷低,持续抽水蓄能
B.周一到周五电网负荷高,持续放水发电
C.周末电网负荷较低,集中抽水蓄能
D.周末电网负荷较高,应该放水发电
3.(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第六产业”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形成“1+2+3=6”的叠加优势或“1×2×3=6”的乘法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农业相比,“第六产业”的突出特点是( )
A.农业投入更大,属集约型农业 B.科技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
C.产业交错融合,经济效益更好 D.生产规模大,产品商品率高
(2)影响“第六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科技水平 C.创新意识 D.交通条件
4.(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 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
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 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
(2)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 )
A.粤北 B.北疆 C.辽中 D.晋中
5.(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 2020年M月,由于瓦尔河流域雨季迟迟未到,遭遇严重干旱,瓦尔河水量持续下降。图1是“南非简图”,图2是“瓦尔河水库M月水位与该月多年平物水位比值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南非遭遇严重干旱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2)造成此次严重干旱的原因可能是( )
①副热带高压强盛②受寒流影响③气温高,蒸发旺盛④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8年以来瓦尔河水库M月水位持续变化,最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水资源总量同比下降 B.农业种植面积紧缩
C.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 D.促进节水技术革新
6.(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 )
A.海拔高,可见天空范围广 B.地广人稀,光源污染较少
C.湿度较大,对星光折射少 D.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高
(2)阿里“暗夜公园"观测璀璨星空(如图1),最佳节日是( )
A.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B.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C.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D.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7.(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大钦岛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多峭壁、海蚀崖。岛上海湾沿岸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鹅卵石滩。鹅卵石滩具有砾石光滑、颗粒大、滩面孔隙度大、坡度陡等特点。大钦岛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渔民将海带平铺到鹅卵石滩上晾晒,晒干的海带品相好,卖价高。下图是“大钦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鹅卵石来自哪里( )
A.海岛周边基岩海岸 B.陆地径流搬运
C.鹅卵石滩就地形成 D.日本暖流搬运
(2)与沙滩相比,大钦岛鹅卵石滩晾晒海带的优势有( )
①坡度陡,利于排水,②鹅卵石颗粒大且表面光洁,晒干的海着品质好③昼夜温差大,海带营养成分保持好;④鹅卵石滩孔隙度大,空气流通,利于蒸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8.(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上浮动核电站是核反应堆和船舶工程结合的一种移动式小型核电站,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偏远岛屿、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等提供稳定的电力。有效据显示,原油发电成本大约2.0元/千瓦时,而海上核能发电成本约0.9元/千瓦时。我国计划于2021年率先在渤海和南海部署此类核电站。
图1是我国“南海诸岛区域图”,图2是“海上浮动核电站与海水淡化关联生产过程示意图”
(1)描述南海诸岛分布特点。
(2)分析浮动核电站同步进行海水淡化的优势。
9.(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布法罗位于伊利湖东岸的湖滨平原、城区遍植树木,环境清幽宜人,2001年被《今日美国报》选为美国最友善城市”,2005年被《读者文摘》选为美国最清洁城市第三位。1758年法国皮货商在此建立皮毛贸易站,1803年正式设市。随着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布法罗成为湖区和伊利运河水道的交接点。1959年圣劳伦斯航道通航后,进一步发展成世界性港口,20世纪50年代人口规模达到项峰。今日布法罗正抛掉过去工业城市的形象,重新自我定位为文化、教育和医疗中心。下图是“布法罗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角度简要分析法国皮货商在布法罗建立皮毛贸易站的原因。
(2)说出布法罗的水运交通变化,并分析其对城市等级的影响。
(3)结合材料,说明布法罗进行城市转型有哪些优势条件。
10.(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冲蚀天坑是由地表流水以悬垂方式通过落水洞等,使之逐渐扩大加深而形成的大型竖向客斯特负地貌。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总面积38平方公里,总深度约500m,是世界唯一的地表水冲蚀形成的。下图是“冲蚀天坑的形成示意图”
(1)说出形成后坪天坑群的主要侵蚀作用。
(2)指出形成后坪天坑群的岩层条件。
(3)冲蚀天坑在形成过程中需要有搬运能力较强的地下输出通道。分析其在冲蚀天坑形以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D
(3)B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划分城市进行评价的指标主要是气候条件、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及医疗条件等,而这些指标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养老,C对。经商主要看该地商品贸易及制造和消费能力高低,与空气质量、医疗条件等关系不大,A错。旅游属于短缺的外出活动,对于区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要求高,而对于生活成本考虑较少,B错。所示排行较高城市在高等院校和教育方面不具优势,D错。故答案为:C。(2)三亚较广州纬度低,气候更加温暖湿润,①错。三亚人口较少,工业及经济发展水平较广州低,环境质量应好于广州,②错。但是广州交通便捷、医疗水平高,省会城市社会服务水平高,有利于老年人养老,所以广州适宜度指数较高,③④⑤对。故答案为:D。(3)老年人口流入不会增大当地的人口容量,A错。大量外来老年人口进入,会使得对社会服务需求增大,社会服务短缺,B对。老年人养老,不是大量高科技人才迁入,与科技水平无关,C错。老年人到该地是养老,不是去找工作,不会增大就业压力,D错。故答案为:B。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来说,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大量的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对迁出地来说,人口迁出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答案】(1)C
(2)C
【知识点】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1)抽水蓄能电站原理,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在用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在用电高峰时通过放水发电,提供电力。主要目的是削峰填谷,提高电网稳定性。C正确,不能增加发电量,A错误,不是利用低谷电能,而是转化为势能,B错误。对优化能源结构没有影响,D错误。故答案为:C。(2)周一至周五,负荷高,不能抽水,A错误,没有抽水,不可能放水,B错误。周末用电量相对上班时间少,为低谷,可集中抽水,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人类寻找新能源替代部分传统能源,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新能源多数为洁净能源,可以循环开发利用。
3.【答案】(1)C
(2)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与传统农业比较,第六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多种经营交错融合,经济效益晚高,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第六产业的形成是人类对产业融合的结果,故影响“第六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创新意识,自然因素对它的形成没有影响,A错误。科技水平、交通条件对第六产业影响不大,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工业区位指企业所在的地区,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所影响。
4.【答案】(1)A
(2)A
【知识点】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图示县域分为北部方言区和东部方言区、南部方言区,各区之间以山脊线为界,说明地形阻碍区域间的交流,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区,故答案为:A。(2)由于地理环境长期相互隔绝,文化发展长期相对独立的原因,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区。粤北山区,地势起伏大,各地彼此联系较少,最可能形成“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A对。而其它地区地势起伏相对较小,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比较顺畅,方言逐渐融化,差异较小,BCD错。故答案为:A。
【点评】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5.【答案】(1)D
(2)A
(3)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分析】(1)南非瓦尔河流域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冬季(6-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干季,夏季(10-次年2月)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形成湿季,根据材料M月雨季迟迟未到,表明该月份应在湿季的开始的月份,四个选项中4月、7月为干季,1月、11月为湿季,1月接近湿季的结束,所以该题选D。(2)根据材料M月雨季到来的晚,则干季持续时间长,干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即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强,影响时间长,导致来自海洋东南信风无法进入,故①正确;瓦尔河流域居于内陆地区,受洋流影响极小,故②错误;该地纬度较低,气温高,且干季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加剧干旱程度,故③正确;南非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对水资源需求量小,④错误,所以该题选A。(3)读图2018年以来瓦尔河水库M月水位持续下降,奥兰治河流域其余地区的水量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其他月份的降水材料也不全,所以其水资源总量变化无法判断,故A错误;根据材料瓦尔河水库M月水位降低,无法判断总水量的变化,故农业种植面积的变化无法确定,故B错误;瓦尔河水库水位下降,部分区域,下渗减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故C正确;根据瓦尔河水库M月水位下降,无法判断整个流域水资源状况,所以无法判断对节水技术的影响,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气压带风带对区域气候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纬度位置的高低影响气候的热量条件,海陆位置的远近影响气候的降水;处于山区的迎风坡降水多,而处于山区的背风坡降水少;暖流有增温加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受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的气候有: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受极地高气压带影响的终年寒冷干燥的苔原气候;受西风带影响的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的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的热带草原气候。
6.【答案】(1)D
(2)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暗夜公园”的建设就是依托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主题公园,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高,利于夜空观察;与可见天空范围广关系不大;地广人稀不是自然条件;该地是高原气候,湿度小。选D正确。(2)由该地气温和降水分配可知,中秋节、七夕节该地降水较多,大气的能见度较差,不利于夜空观察;春节气温低,不利于野外观察;端午节温度适宜,降水少,大气透明度高,利于夜空观察。选D正确。
【点评】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因素。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7.【答案】(1)A
(2)B
【知识点】海岸线与海岸带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可知,大钦岛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海岸带的岩石经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崩解破碎;碎石(砾石) 在海浪侵蚀或搬运中不断磨蚀成为鹅卵(状)石;在海湾地区随着波浪、潮流搬运作用减弱,鹅卵石在海边堆积,形成鹅卵石滩。因此该地鹅卵石来自海岛周边基岩海岸,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与平坦沙滩相比,鹅卵石滩孔隙度更大,空气流动性好,便于水分蒸发,④正确;坡地(及鹅卵石凹凸不平)有利于海带表面的水分迅速排走(流失) ,①正确;白天,鹅卵石升温更快,更利于快速晾干海带,鹅卵石颗粒更大且表面光洁,使晒干的海带杂质少(少沙粒、泥土等),品质好,②正确;海带营养成分主要与海水中营养物质有关,③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海岸具有多种类型,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可将海岸分为四种类型:基岩海岸、沙质海岸、
淤泥海岸和生物海岸。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以滩涂资源开发、港口建设及其相关产业为主,级渔业、港口运输、水产养殖、旅游开发等许多方面。
8.【答案】(1)岛屿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分布不均匀(相对集中),集中分布于东北部、中部及南部;
(2)浮动核电站发电过程,可利用其废热和电能进行海水淡化,缓解海岛普遍缺水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热污染;
【知识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海岸带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要从总体分布特征、极值及区域差异角度叙述。读图可知,南海诸岛分布范围广大,数量众多,多小岛和群岛,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东沙群岛,东北部就中部和南部较为集中,总体分布不均匀。(2)浮动核电站同步海水淡化的优势要结合海上浮动核电站与海水淡化关联生产过程示意图进行分析。海岛远离陆地,淡水资源储存空间不足,淡水资源短缺,从关联图可知,浮动核电站发电过程,可利用其废热和电能进行海水淡化,缓解海岛普遍缺水问题;废热如果不加处理,会导致热源污染,而利用废热进行海水淡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热污染。
【点评】潮汐能发电需一定的条件:一是潮差足够大;二是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海水并可以进行土建
施工。波浪能的优点: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最大;海面极少平静,波浪随时
可以利用。波浪能主要集中在南北纬40-60度之间的西风带海区。
9.【答案】(1)因瀑布阻断,布法罗成为五大湖东部的水陆交通连接点(交通枢纽),有利于五大湖沿岩及北美中西部的皮毛集聚;位于伊利湖的东岸,靠近北大西洋航线,有利于将皮毛输送到欧洲;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利于皮毛的储运
(2) 伊利运河开通,沟通了五大湖与大西洋的水运系统,成为湖区和伊利运河水道的交接点;圣劳伦斯航道的开通,进一步扩大了布法罗港口的服务范围,发展成世界性港风口;提高了港口服务功能和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布法罗城市人口的集聚和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城市等级不断的上升
(3)重新自我定位,政策条件优越;城区遍植树木,环境清幽宜人,生态环境优越;城市友善清洁,人文环境优越;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条件优越。
【知识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地理位置的描述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布法罗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气温低,有利于皮毛的储存和运输。位于伊利湖的东岸,靠近北大西洋航线,交通便利,有利于将皮毛输送到欧洲。布法罗成为五大湖东部的水陆交通连接点(交通枢纽),交通位置重要,有利于五大湖沿岩及北美中西部的皮毛集聚。(2)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沟通了五大湖与大西洋的水运系统;1959年圣劳伦斯航道通航,扩大了布法罗港口的服务范围。交通条件的改善,布法罗发展成为世界性港口,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吸引大量人口集聚,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等级不断提升。(3)城市重新自我定位为文化、教育和医疗中心,政策条件优越,支持力度大。城区遍植树木,环境清幽宜人,环境优美。2001年被《今日美国报》选为美国最友善城市”,2005年被《读者文摘》选为美国最清洁城市第三位,人文环境优越。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条件优越。
【点评】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
10.【答案】(1)流水溶馆;流水冲蚀
(2)上覆岩层较薄且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层(可溶性岩层)足够深厚和宽广;石灰岩层(可溶性岩层)裂隙发育;(上部薄层的非可溶性岩层与下部厚度较大的可溶性岩层同时存在;可溶性岩含水层有百米以上的包气带厚度。
(3)随着漏水洞的发育,(流水不断冲蚀、侵蚀、溶蚀竖井底部和四周岩壁)底部会堆积有大量的堆积物(剥落物质)。搬运能力较强的地下输出通道快速搬运堆积物,为下一轮侵蚀做好基础,可以不断增大竖井的深度和容积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分析】(1)后坪天坑群是喀斯特地貌的表现,是流水溶蚀和流水冲蚀作用共同形成的。(2)后坪天坑群的岩层条件要结合材料信息总面积、深度表现,图示冲蚀坑的形成过程进行说明。由图示可知,后坪天坑群上覆岩层较薄且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下层的石灰岩层是可溶性岩层,足够深厚和面积宽广,在经历外力作用后能形成众多的天坑;石灰岩层(可溶性岩层)裂隙发育,容易被侵蚀;上部薄层的非可溶性岩层与下部厚度较大的可溶性岩层同时存在,底部可溶性岩石被侵蚀破坏后,上覆薄层易掉落形成天坑;总深度约500m,可溶性岩含水层有百米以上的包气带厚度,容易被侵蚀。(3)冲蚀天坑是由地表流水以悬垂方式通过落水洞等,使之逐渐扩大加深而形成的大型竖向客斯特负地貌。冲蚀天坑在形成过程中需要有搬运能力较强的地下输出通道,其在冲蚀天坑形成中的作用可结合竖直状态氷冲蚀力度大角度去分析。冲蚀天坑是由地表流水以悬垂方式通过落水洞等,使之逐渐扩大加深而形成的大型竖向客斯特负地貌;随着漏水洞的发育,(流水不断冲蚀、侵蚀、溶蚀竖井底部和四周岩壁)底部会堆积有大量的堆积物(剥落物质);侵蚀和溶蚀能力都很强,在冲蚀和崩塌联合作用下,洞口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搬运能力较强的地下输出通道快速搬运堆积物,为下一轮侵蚀做好基础,可以不断增大竖井的深度和容积。
【点评】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
1 / 1福建省三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利用气候条件、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区域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明程度、生活成本等指标对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某类型人口流动适宜度指数。下表是“2020年某类型人口流入适宜度指数排行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某类型人口流入适宜度指数排行榜表
城市 广州 海口 厦门 福州 南宁 三亚
适宜度指数 157 150 145 137 136 133
排名 1 2 3 4 5 6
(1)该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是( )
A.经商
B.旅游
C.养老
D.求学
(2)与三亚相比,广州适宜度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环境质量好③交通便捷④医疗水平高⑤社会服务水平高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该人口流入对迁入地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人口容量增大 B.社会服务短缺
C.科技水平提高 D.就业压力增大
【答案】(1)C
(2)D
(3)B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划分城市进行评价的指标主要是气候条件、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及医疗条件等,而这些指标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养老,C对。经商主要看该地商品贸易及制造和消费能力高低,与空气质量、医疗条件等关系不大,A错。旅游属于短缺的外出活动,对于区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要求高,而对于生活成本考虑较少,B错。所示排行较高城市在高等院校和教育方面不具优势,D错。故答案为:C。(2)三亚较广州纬度低,气候更加温暖湿润,①错。三亚人口较少,工业及经济发展水平较广州低,环境质量应好于广州,②错。但是广州交通便捷、医疗水平高,省会城市社会服务水平高,有利于老年人养老,所以广州适宜度指数较高,③④⑤对。故答案为:D。(3)老年人口流入不会增大当地的人口容量,A错。大量外来老年人口进入,会使得对社会服务需求增大,社会服务短缺,B对。老年人养老,不是大量高科技人才迁入,与科技水平无关,C错。老年人到该地是养老,不是去找工作,不会增大就业压力,D错。故答案为:B。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来说,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大量的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对迁出地来说,人口迁出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特殊的水电站。它能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把多余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即将下水库的水抽送到上水库;在负荷高峰时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即上水库放水发电。图1是“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图2是“上水库水位周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发电量,保障能源供应 B.利用低谷电能,提高经济效益
C.削峰填谷,提高电网稳定性 D.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2)关于抽水蓄能电站营运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一到周五电网负荷低,持续抽水蓄能
B.周一到周五电网负荷高,持续放水发电
C.周末电网负荷较低,集中抽水蓄能
D.周末电网负荷较高,应该放水发电
【答案】(1)C
(2)C
【知识点】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1)抽水蓄能电站原理,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在用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在用电高峰时通过放水发电,提供电力。主要目的是削峰填谷,提高电网稳定性。C正确,不能增加发电量,A错误,不是利用低谷电能,而是转化为势能,B错误。对优化能源结构没有影响,D错误。故答案为:C。(2)周一至周五,负荷高,不能抽水,A错误,没有抽水,不可能放水,B错误。周末用电量相对上班时间少,为低谷,可集中抽水,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人类寻找新能源替代部分传统能源,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新能源多数为洁净能源,可以循环开发利用。
3.(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第六产业”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形成“1+2+3=6”的叠加优势或“1×2×3=6”的乘法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农业相比,“第六产业”的突出特点是( )
A.农业投入更大,属集约型农业 B.科技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
C.产业交错融合,经济效益更好 D.生产规模大,产品商品率高
(2)影响“第六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科技水平 C.创新意识 D.交通条件
【答案】(1)C
(2)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与传统农业比较,第六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多种经营交错融合,经济效益晚高,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第六产业的形成是人类对产业融合的结果,故影响“第六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创新意识,自然因素对它的形成没有影响,A错误。科技水平、交通条件对第六产业影响不大,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工业区位指企业所在的地区,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所影响。
4.(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 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
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 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
(2)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 )
A.粤北 B.北疆 C.辽中 D.晋中
【答案】(1)A
(2)A
【知识点】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图示县域分为北部方言区和东部方言区、南部方言区,各区之间以山脊线为界,说明地形阻碍区域间的交流,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区,故答案为:A。(2)由于地理环境长期相互隔绝,文化发展长期相对独立的原因,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区。粤北山区,地势起伏大,各地彼此联系较少,最可能形成“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A对。而其它地区地势起伏相对较小,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比较顺畅,方言逐渐融化,差异较小,BCD错。故答案为:A。
【点评】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5.(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 2020年M月,由于瓦尔河流域雨季迟迟未到,遭遇严重干旱,瓦尔河水量持续下降。图1是“南非简图”,图2是“瓦尔河水库M月水位与该月多年平物水位比值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南非遭遇严重干旱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2)造成此次严重干旱的原因可能是( )
①副热带高压强盛②受寒流影响③气温高,蒸发旺盛④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8年以来瓦尔河水库M月水位持续变化,最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水资源总量同比下降 B.农业种植面积紧缩
C.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 D.促进节水技术革新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分析】(1)南非瓦尔河流域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冬季(6-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干季,夏季(10-次年2月)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形成湿季,根据材料M月雨季迟迟未到,表明该月份应在湿季的开始的月份,四个选项中4月、7月为干季,1月、11月为湿季,1月接近湿季的结束,所以该题选D。(2)根据材料M月雨季到来的晚,则干季持续时间长,干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即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强,影响时间长,导致来自海洋东南信风无法进入,故①正确;瓦尔河流域居于内陆地区,受洋流影响极小,故②错误;该地纬度较低,气温高,且干季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加剧干旱程度,故③正确;南非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对水资源需求量小,④错误,所以该题选A。(3)读图2018年以来瓦尔河水库M月水位持续下降,奥兰治河流域其余地区的水量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其他月份的降水材料也不全,所以其水资源总量变化无法判断,故A错误;根据材料瓦尔河水库M月水位降低,无法判断总水量的变化,故农业种植面积的变化无法确定,故B错误;瓦尔河水库水位下降,部分区域,下渗减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故C正确;根据瓦尔河水库M月水位下降,无法判断整个流域水资源状况,所以无法判断对节水技术的影响,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气压带风带对区域气候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纬度位置的高低影响气候的热量条件,海陆位置的远近影响气候的降水;处于山区的迎风坡降水多,而处于山区的背风坡降水少;暖流有增温加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受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的气候有: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受极地高气压带影响的终年寒冷干燥的苔原气候;受西风带影响的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的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的热带草原气候。
6.(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 )
A.海拔高,可见天空范围广 B.地广人稀,光源污染较少
C.湿度较大,对星光折射少 D.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高
(2)阿里“暗夜公园"观测璀璨星空(如图1),最佳节日是( )
A.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B.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C.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D.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答案】(1)D
(2)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暗夜公园”的建设就是依托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主题公园,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高,利于夜空观察;与可见天空范围广关系不大;地广人稀不是自然条件;该地是高原气候,湿度小。选D正确。(2)由该地气温和降水分配可知,中秋节、七夕节该地降水较多,大气的能见度较差,不利于夜空观察;春节气温低,不利于野外观察;端午节温度适宜,降水少,大气透明度高,利于夜空观察。选D正确。
【点评】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因素。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7.(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大钦岛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多峭壁、海蚀崖。岛上海湾沿岸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鹅卵石滩。鹅卵石滩具有砾石光滑、颗粒大、滩面孔隙度大、坡度陡等特点。大钦岛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渔民将海带平铺到鹅卵石滩上晾晒,晒干的海带品相好,卖价高。下图是“大钦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鹅卵石来自哪里( )
A.海岛周边基岩海岸 B.陆地径流搬运
C.鹅卵石滩就地形成 D.日本暖流搬运
(2)与沙滩相比,大钦岛鹅卵石滩晾晒海带的优势有( )
①坡度陡,利于排水,②鹅卵石颗粒大且表面光洁,晒干的海着品质好③昼夜温差大,海带营养成分保持好;④鹅卵石滩孔隙度大,空气流通,利于蒸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A
(2)B
【知识点】海岸线与海岸带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可知,大钦岛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海岸带的岩石经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崩解破碎;碎石(砾石) 在海浪侵蚀或搬运中不断磨蚀成为鹅卵(状)石;在海湾地区随着波浪、潮流搬运作用减弱,鹅卵石在海边堆积,形成鹅卵石滩。因此该地鹅卵石来自海岛周边基岩海岸,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与平坦沙滩相比,鹅卵石滩孔隙度更大,空气流动性好,便于水分蒸发,④正确;坡地(及鹅卵石凹凸不平)有利于海带表面的水分迅速排走(流失) ,①正确;白天,鹅卵石升温更快,更利于快速晾干海带,鹅卵石颗粒更大且表面光洁,使晒干的海带杂质少(少沙粒、泥土等),品质好,②正确;海带营养成分主要与海水中营养物质有关,③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海岸具有多种类型,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可将海岸分为四种类型:基岩海岸、沙质海岸、
淤泥海岸和生物海岸。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以滩涂资源开发、港口建设及其相关产业为主,级渔业、港口运输、水产养殖、旅游开发等许多方面。
二、综合题
8.(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上浮动核电站是核反应堆和船舶工程结合的一种移动式小型核电站,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偏远岛屿、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等提供稳定的电力。有效据显示,原油发电成本大约2.0元/千瓦时,而海上核能发电成本约0.9元/千瓦时。我国计划于2021年率先在渤海和南海部署此类核电站。
图1是我国“南海诸岛区域图”,图2是“海上浮动核电站与海水淡化关联生产过程示意图”
(1)描述南海诸岛分布特点。
(2)分析浮动核电站同步进行海水淡化的优势。
【答案】(1)岛屿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分布不均匀(相对集中),集中分布于东北部、中部及南部;
(2)浮动核电站发电过程,可利用其废热和电能进行海水淡化,缓解海岛普遍缺水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热污染;
【知识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海岸带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要从总体分布特征、极值及区域差异角度叙述。读图可知,南海诸岛分布范围广大,数量众多,多小岛和群岛,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东沙群岛,东北部就中部和南部较为集中,总体分布不均匀。(2)浮动核电站同步海水淡化的优势要结合海上浮动核电站与海水淡化关联生产过程示意图进行分析。海岛远离陆地,淡水资源储存空间不足,淡水资源短缺,从关联图可知,浮动核电站发电过程,可利用其废热和电能进行海水淡化,缓解海岛普遍缺水问题;废热如果不加处理,会导致热源污染,而利用废热进行海水淡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热污染。
【点评】潮汐能发电需一定的条件:一是潮差足够大;二是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海水并可以进行土建
施工。波浪能的优点: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最大;海面极少平静,波浪随时
可以利用。波浪能主要集中在南北纬40-60度之间的西风带海区。
9.(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布法罗位于伊利湖东岸的湖滨平原、城区遍植树木,环境清幽宜人,2001年被《今日美国报》选为美国最友善城市”,2005年被《读者文摘》选为美国最清洁城市第三位。1758年法国皮货商在此建立皮毛贸易站,1803年正式设市。随着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布法罗成为湖区和伊利运河水道的交接点。1959年圣劳伦斯航道通航后,进一步发展成世界性港口,20世纪50年代人口规模达到项峰。今日布法罗正抛掉过去工业城市的形象,重新自我定位为文化、教育和医疗中心。下图是“布法罗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角度简要分析法国皮货商在布法罗建立皮毛贸易站的原因。
(2)说出布法罗的水运交通变化,并分析其对城市等级的影响。
(3)结合材料,说明布法罗进行城市转型有哪些优势条件。
【答案】(1)因瀑布阻断,布法罗成为五大湖东部的水陆交通连接点(交通枢纽),有利于五大湖沿岩及北美中西部的皮毛集聚;位于伊利湖的东岸,靠近北大西洋航线,有利于将皮毛输送到欧洲;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利于皮毛的储运
(2) 伊利运河开通,沟通了五大湖与大西洋的水运系统,成为湖区和伊利运河水道的交接点;圣劳伦斯航道的开通,进一步扩大了布法罗港口的服务范围,发展成世界性港风口;提高了港口服务功能和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布法罗城市人口的集聚和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城市等级不断的上升
(3)重新自我定位,政策条件优越;城区遍植树木,环境清幽宜人,生态环境优越;城市友善清洁,人文环境优越;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条件优越。
【知识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地理位置的描述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布法罗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气温低,有利于皮毛的储存和运输。位于伊利湖的东岸,靠近北大西洋航线,交通便利,有利于将皮毛输送到欧洲。布法罗成为五大湖东部的水陆交通连接点(交通枢纽),交通位置重要,有利于五大湖沿岩及北美中西部的皮毛集聚。(2)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沟通了五大湖与大西洋的水运系统;1959年圣劳伦斯航道通航,扩大了布法罗港口的服务范围。交通条件的改善,布法罗发展成为世界性港口,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吸引大量人口集聚,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等级不断提升。(3)城市重新自我定位为文化、教育和医疗中心,政策条件优越,支持力度大。城区遍植树木,环境清幽宜人,环境优美。2001年被《今日美国报》选为美国最友善城市”,2005年被《读者文摘》选为美国最清洁城市第三位,人文环境优越。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条件优越。
【点评】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
10.(2021高三上·三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冲蚀天坑是由地表流水以悬垂方式通过落水洞等,使之逐渐扩大加深而形成的大型竖向客斯特负地貌。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总面积38平方公里,总深度约500m,是世界唯一的地表水冲蚀形成的。下图是“冲蚀天坑的形成示意图”
(1)说出形成后坪天坑群的主要侵蚀作用。
(2)指出形成后坪天坑群的岩层条件。
(3)冲蚀天坑在形成过程中需要有搬运能力较强的地下输出通道。分析其在冲蚀天坑形以中的作用。
【答案】(1)流水溶馆;流水冲蚀
(2)上覆岩层较薄且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层(可溶性岩层)足够深厚和宽广;石灰岩层(可溶性岩层)裂隙发育;(上部薄层的非可溶性岩层与下部厚度较大的可溶性岩层同时存在;可溶性岩含水层有百米以上的包气带厚度。
(3)随着漏水洞的发育,(流水不断冲蚀、侵蚀、溶蚀竖井底部和四周岩壁)底部会堆积有大量的堆积物(剥落物质)。搬运能力较强的地下输出通道快速搬运堆积物,为下一轮侵蚀做好基础,可以不断增大竖井的深度和容积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分析】(1)后坪天坑群是喀斯特地貌的表现,是流水溶蚀和流水冲蚀作用共同形成的。(2)后坪天坑群的岩层条件要结合材料信息总面积、深度表现,图示冲蚀坑的形成过程进行说明。由图示可知,后坪天坑群上覆岩层较薄且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下层的石灰岩层是可溶性岩层,足够深厚和面积宽广,在经历外力作用后能形成众多的天坑;石灰岩层(可溶性岩层)裂隙发育,容易被侵蚀;上部薄层的非可溶性岩层与下部厚度较大的可溶性岩层同时存在,底部可溶性岩石被侵蚀破坏后,上覆薄层易掉落形成天坑;总深度约500m,可溶性岩含水层有百米以上的包气带厚度,容易被侵蚀。(3)冲蚀天坑是由地表流水以悬垂方式通过落水洞等,使之逐渐扩大加深而形成的大型竖向客斯特负地貌。冲蚀天坑在形成过程中需要有搬运能力较强的地下输出通道,其在冲蚀天坑形成中的作用可结合竖直状态氷冲蚀力度大角度去分析。冲蚀天坑是由地表流水以悬垂方式通过落水洞等,使之逐渐扩大加深而形成的大型竖向客斯特负地貌;随着漏水洞的发育,(流水不断冲蚀、侵蚀、溶蚀竖井底部和四周岩壁)底部会堆积有大量的堆积物(剥落物质);侵蚀和溶蚀能力都很强,在冲蚀和崩塌联合作用下,洞口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搬运能力较强的地下输出通道快速搬运堆积物,为下一轮侵蚀做好基础,可以不断增大竖井的深度和容积。
【点评】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