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
引入:
眼睛是人体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人们学习、接收和处理各种信息,绝大部分通过视觉完成。
我国大约有3亿人患近视眼,占全世界近视眼总数的30%以上。
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中小学生近视率高达34%,其中高中生达到70%左右。(目前这个比例还在上升!)
一、眼球的构造及原理
眼球中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屏幕”或照相机的感光底片。
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类似,物体在眼睛的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眼睛是一个非常精巧的变焦距系统,相当于一部高级的自动调焦照相机。正常的眼睛眺望远方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扁(薄),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在观看近处物体时,物距缩短了,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凸(厚),像仍成在视网膜上。
眼睛的调节还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眼睛的焦距最大时,人眼能看到的最远点,称为眼睛的远点。当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大,眼睛的焦距最小时,人眼能看到的最近点,称为眼睛的近点。
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 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叫做明视距离 。
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晶状体变凸(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到达视网膜时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可以矫正近视眼,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三、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其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矫正远视眼,可以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四、近视的预防
问题:如何保护我们的眼睛?
保护我们的眼睛。
预防近视
走路、强、暗光
下看书
躺 着 看 书
乘车看书
长时看书
不该这样做
多望远
加强锻炼
常看绿
做眼保健操
多吃红黄类蔬果
正确的读写姿势
该 这 样 做
问题:如何保护我们的眼睛?
1、要养成良好的用眼睛的习惯(不要在走路时、躺着时看书;不要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不要长时间不停地看书。要多远眺、常看绿色物体、常做眼保健操、要经常锻炼身体等。)
2、要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3、多吃红、黄类蔬菜和水果。
小结:
眼睛结构与照相机类似,其视物原理与照相机照相的原理相似。
多数近视眼是由于用眼不卫生导致的,造成晶状体变凸(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到达视网膜时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矫正近视眼用的是凹透镜。
远视眼看近处物体不清,其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可以用凸透镜来矫正。
预防近视,需要养成科学卫生的用眼习惯。
三、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课后活动:
1、阅读课本70页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
2、“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第三题。